育兒路上選李玫瑾還是尹建莉?沒有主見的父母聽誰的也沒用
文/可馨育兒
朋友圈的媽媽們已經持續近半年的時間來分享自己追捧各路育兒觀念的了。然而大部分人還是沒能好帶孩子。
正如:聽了那麼多大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這是為什麼呢?在管教孩子這個問題上,大致地分成了兩派:
李玫瑾,犯罪學專家,精通相關心理學,着重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因此建議從小預防犯罪。
尹建莉,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現在主要研究的是家庭教育。
對比兩個人的基本情況,這兩個人雖然都發表有關於育兒的理念,但目的和方法大相徑庭。
一、“親李派”追捧的觀念是什麼?
她的觀點一出來,很多因為帶娃苦不堪言的父母彷彿看到了救星。
在這些人中,他們的孩子大多數不服管教、犯過嚴重錯誤。還有一些人的孩子可能現在已經成年了,家長們回想曾經的種種,發現教授説的正是自己的心路歷程,因此深信不疑。
我找到了她的一些熱門觀點:
“孩子六歲前得管好,否則等到十四歲以後你再想調教,他就會出走,輕生。”
“一個幼年沒有被好好對待過的孩子,別盼望着他長大能夠善待社會。”
“愛説話的人都不暴力,不愛説話的人,才暴力,……動手的都是不愛説的,他説不出來,才會動手。”
她的觀念還有很多,涉及到各面。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她的觀念出發點都是在孩子心中已經預設了一個“壞孩子”的形象,只要沒管好,那這個負面的形象就會顯現出來。在她的觀念中,很多都是非此即彼的答案。
這源於她的工作——對犯罪心理的研究。
李教授的觀念,在她設定的那個場景中看上去準確無誤,未雨綢繆。但是,這些育兒觀念是存在一定侷限的。那就是,它只適合於那些很小就開始顯露一些犯罪特徵的孩子。
如果孩子不愛説話就是很暴力的人,那我都不知道,我小時候身邊藏了多少容易打人的人。
性格和犯罪有關,但不起決定作用。很多人直接使用她的辦法去管教一些很正常的孩子,自然不起作用,甚至還會出現反面效果。
二、“親尹派”追捧的觀念是什麼?
“我們把善意給孩子,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東西回報你。”
“孩子犯了小錯誤,即使你不説,他也會因此感覺不好意思了。”
這樣來看,她和李教授的觀念幾乎南轅北轍。尹老師認為,小孩子都是美好的,是很容易被感化的。
但是,這種理念只適合在那些天使寶寶身上用用,不然不會起到什麼好效果。
三、為什麼我要建議你有自己的主見才聽別人的意見
兩個人的觀念各有利弊,側重點也不一樣。李教授更傾向於讓大家管理出一個守規矩的孩子。尹老師更偏向讓大家把孩子培養得温文爾雅。
這兩種觀念顯然不適合用在同一個孩子身上。
如果你的孩子是個“惡魔”,你可以去聽前者的。
但如果孩子本身就很乖,你卻聽多了看多了未成年犯罪的消息,想借此預防,沒有什麼必要。那樣做只能讓子女覺得你在控制他。
因此,後者才是這類孩子的更好的選擇。
教育孩子也要對症下藥,像個屋頭蒼蠅一樣看誰火就聽誰的,還不如不聽。
一個真正懂得教育孩子的大人,應該有自己的思想。
知道自己的孩子問題是什麼,哪種方式更適合他。一味把專家的看法硬套在你的孩子身上,不可能教育出理想中的孩子。
沒有主見的家長,可能今天看到這個人的辦法好就這樣做,明天看到那個人的建議不錯就那樣做。帶孩子找不到一個屬於自己的模式,永遠無法取得成功,畢竟孩子是你自己的,還會有別人比你更瞭解他嗎?(作者:mar106)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象,圖文無關,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