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學會與子女“劃清界限”

困擾匡先生的故事,也許很多老年朋友都似曾相識,大家不妨聽一聽。

匡先生今年70多歲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都已成家,也都人到中年的人了。大兒子沒有穩定的工作,一直在老家。二兒子和小女兒都在城裏工作。匡先生退休前做文化工作,現在沒事翻翻書,寫點東西,老伴照顧家,也算老而無憂。哪成想,因為錢的問題,匡先生最近和孩子鬧得很不愉快。

多少年來,匡先生和孩子們在錢上都不大計較,誰有事需要錢了,匡先生都會幫一把。匡先生覺得和自己的孩子都是一家人,還分什麼你的我的,所以也就“模糊數學”了……

父母要學會與子女“劃清界限”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現在的情況是,在老家的大兒子最近也想買個樓房。匡先生此時拿不出那麼多錢了,就思量着把現在住的宿舍平房賣了,賣房的錢幫助大兒子買個大平米的,老兩口將來就和大兒子住在一起。沒想到,二兒子和小女兒不高興了,説老先生的宿舍賣了應該三家都有份,怎麼能就給一家呢?更可氣的是居然還傳出話來,説匡先生手裏起碼還有幾十萬,不能都偏了老大。

如此鬧來鬧去,匡先生身心俱疲。工作一輩子,辛辛苦苦把孩子們養大,有些積蓄也都幫他們了。現在就是老兩口每月那點退休金,哪裏還有多少錢?怎麼越是幫他們,他們越沒夠了?現在家裏這個局面,可讓人如何是好?

根源是心理上存在誤區

乍聽起來,匡先生的孩子確實有些可氣可惱。老人辛辛苦苦的積蓄都給了兒女,兒女怎麼能越來越沒夠呢?再説,好女不穿嫁時衣,好兒不吃分家糧,總是惦記老人手裏那點錢,算什麼好兒女?難怪匡先生又氣又惱。

可是,仔細想想,也不能都怪孩子,就是讓匡先生生氣的二兒子也不是多沒良心。匡先生和子女的經濟關係,真的就像匡先生説的模糊數學,父親兜裏的錢似乎就是孩子的錢,而且似乎父親兜裏的錢從來沒掏光過。如此,從孩子們的角度想,誰不惦記父親的錢?誰不以為父親還有大把的錢?於是,難免冒出“三家都有份”的説法;於是,難免冒出父親手裏“還有幾十萬”的説法。

您也許説,這樣説,匡先生幫孩子幫錯了?雖然不能説幫錯了,但確實有點心理誤區。也就是説,表面看來似乎只是個錢的問題,根源卻是心理上存在誤區。

父母要學會與子女“劃清界限”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心理解析:自我界限模糊導致的麻煩

用心理學的話説,匡先生在處理家人關係上的心理誤區叫做自我界限模糊。

何謂自我界限

所謂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際關係中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責任和權力範圍,既能保護自己的個人空間,也不侵犯他人的個人空間。自我界限模糊,就不能清楚地把握自己和他人的責任和權力範圍,似乎總是期望與他人融為一體,在心理上依賴他人,也想讓他人依賴自己。

自我界限模糊的表現

具體説來,自我界限模糊有很多表現。其中一個表現就是“一家人不説兩家話”,“一家人不分彼此”。一家人是應該親密一些,但別忘了,“親兄弟,明算賬”,一家人也需要有個人的自我界限:父親應該在父親的位置上,子女應該有子女的樣子,丈夫是丈夫,妻子是妻子。如果彼此的自我界限不清,就會生出許多麻煩。

回到匡先生的問題上來,表面看來,匡先生的模糊數學,似乎是經濟上的界限模糊,其實,從心理根源上説,反映了匡先生和子女在心理上的界限模糊。這是我們中國許多家庭親子關係上的一個普遍特點。

這種親子關係上彼此自我界限模糊,具體的表現就是親子心理一體化傾向,親子之間有一條永遠也沒有斷開的心理臍帶,讓親子成了心理上的連體人。於是,在親子關係上彼此依賴,缺乏獨立,分不清彼此界限。

父母要學會與子女“劃清界限”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而且在親子一體化心理中,與其説是子女缺乏獨立意識,不如説是父母更缺乏獨立意識;與其説子女對父母有依賴意識,不如説是父母對子女更有依賴意識;與其説是子女與父母心理上界限模糊,不如説是父母與子女心理上更是界限模糊。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啃老現象,其中的一個關鍵的心理因素,就是親子心理一體化傾向,就是親子關係心理界限模糊,從而導致了親子關係上的麻煩,導致了啃老現象。

這種界限模糊的親子關係,必然導致很多親子關係上的麻煩。

如果一個家庭就是一個子女,麻煩也許還少些。當一個家庭有幾個子女的時候,這種心理上的自我界限模糊,就不單單表現在縱向的親子關係上,還會表現在橫向的兄弟姊妹關係上。於是,家人關係上的麻煩就錯綜複雜了。這種錯綜複雜的家人心理關係上的彼此界限不清,最終必然會導致經濟利益上的彼此界限不清。於是,家人經濟利益上的紛爭也就在所難免了。於是,也就出現了匡先生家庭遇到的麻煩,以及諸如此類的家庭關係上的麻煩。從某種角度説,家庭的這類麻煩,往往起源於此。

具體説來,匡先生與子女在經濟上似乎是模糊數學,可是,當匡先生現在要幫助大兒子的時候,似乎不再是模糊數學了。匡先生為什麼覺得應該這樣幫助大兒子?顯然是自己算了一筆賬之後,才覺得應該幫助大兒子了。可是,這筆賬只是匡先生自己心裏清楚的賬,對家裏所有其他人來説,可就不清不楚。這樣的“模糊數學”,很難不生出許多麻煩。

父母要學會與子女“劃清界限”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心理對策:來個“一家人明算賬”

不錯,如果有的是錢,如果可以無限的滿足子女的需要,儘可以和子女繼續模糊數學。問題是這種可能性幾乎是零。因為不用説一般人手裏沒有多少錢,即便錢再多也是有限的,而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所以,繼續模糊下去總不是辦法。

不錯,如果我們都是聖人,不管彼此如何自我界限模糊,也可以避免家人的經濟利益紛爭。問題是我們都不是聖人,都是俗人。所以,模糊數學在這裏不好使了。還是那句話,親兄弟明算賬,親父子也要明算賬,而父母與幾個子女更要明算賬。

匡先生現在需要做兩件事

一是心理上劃清自我界限。先反思自己過去在哪裏存在自我界限模糊的表現,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在親子之間嘗試劃清自我界限。這樣,不僅可以免去許多經濟紛爭,還可以讓自己的晚年生活少一些依賴性,多一些獨立性。即便現在對大兒子的幫助,也應該在心理上劃清界限的前提下來具體操作。

二是經濟上不再模糊數學。找個合適的時間把孩子們召集在一起,心平氣和的開一個家庭會議,把問題擺到桌面上來,來個“一家人明算賬”,商量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必要的話,還可以達成文字協議。如此明算賬,如此劃清界限,一家人才會少一分爭鬧,多一分和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00 字。

轉載請註明: 父母要學會與子女“劃清界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