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種“毀滅性”的教育方式,或許正發生在你孩子身上...

1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

這兩種“毀滅性”的教育方式,或許正發生在你孩子身上...

起初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很驚訝,驚訝於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相處,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這種模式?

“你什麼都不懂,憑什麼跟我談自尊?”

這句話,我不知道孩子聽到是什麼感受,但我看到這句話時,不僅有憤怒,更有傷心。憤怒於為什麼不能好好跟孩子交流,傷心於為什麼不願意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這兩種“毀滅性”的教育方式,或許正發生在你孩子身上...

2

我曾經很多次見過這樣的場景:

在家裏一起吃飯時,孩子興致勃勃地跟爸爸媽媽説着自己的喜怒哀樂,而爸爸媽媽要不就是不搭理,要不就是冷漠地敷衍過去。

而孩子的話語和情緒,也隨着父母的態度,變得沉默了下來。

-“媽媽,我長大想當老師。”

-“你成績這麼差,怎麼當?”

-“我今天被老師批評了。”

-“你又闖什麼禍了!”

-“媽媽,你看我畫的花好看嗎?”

-“你這畫的什麼啊,亂七八糟。”

這些對話,在生活中經常能聽到,而漸漸地你也會發現,家長的回答會逐步影響孩子的情緒和興趣。

前段時間,有一位家長找到我,他的孩子今年初三,距離普高線還差五六十分,家長跟我説想讓孩子補習,衝一下普高,我跟這位家長聊了很久,後來家長説回去問問孩子的想法,再考慮考慮。

可是第二天,家長卻給我説了這樣一句話:“我們孩子不願意讀高中,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

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其實是有些震驚的,因為我也碰到過不少不想學習的孩子,但多數家長都選擇不放棄,而是想盡各種辦法説服孩子,只為孩子的人生能有更多機會。

所以,當這位家長説選擇放棄的時候,我震驚了...

這兩種“毀滅性”的教育方式,或許正發生在你孩子身上...

3

宋慶齡曾説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父母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如上面那位家長,或許他給了孩子自己選擇的權利,但同時也形成了一種“傷害”,在孩子該學習卻懵懂的年紀,沒有給到孩子適當的引導,等孩子長大之後,再後悔就不知該怪誰了。

正如人們常説的一句話: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是的,對孩子來説,父母的影響是最大的,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會在孩子的人生路上留下印記。

如那位説着“你憑什麼跟我談自尊”的媽媽,如那位講着“我們孩子不願意讀高中”的家長,或許在短期內看不到影響,但時間久了之後,你就會發現,這些印記一直被留在孩子的人生中。

我們不能説把所有過錯都歸結於父母身上,但在孩子需要引導的年紀,父母不僅是引導者,更是教育者。

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作為父母,我們都有着一顆望子成龍之心,但卻也要懂得合適的教導。

不要固執的“自以為”,也不要過分的“你開心就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02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兩種“毀滅性”的教育方式,或許正發生在你孩子身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