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斑變性治療新進展!首款脈絡膜上腔注射基因藥物完成給藥
(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 劉靜怡)據安龍生物官微10月1日消息,9月28日,北京協和醫院眼科陳有信教授團隊完成了AAV基因藥物AL-001治療濕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wAMD)國內首例受試者給藥,這是國內首款通過脈絡膜上腔注射給藥的AAV基因治療藥物。
10月2日,北京協和醫院眼科主任陳有信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用藥過程順利,目前患者狀態良好。
據《中國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臨牀診療指南(2023年)》,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是老年人羣低視力乃至失明的主要原因,2040年全球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數量預計將達到2.88億例。中國70歲以上人羣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患病率為20.2%。陳有信表示,黃斑是視網膜中心的一小塊區域,富含視錐細胞,視錐細胞是一種光感受器,使人能夠在日光或光照條件下感知細節、顏色和物體。當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病變導致黃斑區視錐細胞退化時,就會導致中心視力的喪失。
官微截圖
“年齡是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發展的主要風險因素之一。遺傳因素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有家族成員患有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個體罹患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的風險將明顯增加。”北京友誼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孟照洋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除此之外,吸煙、高血壓、高膽固醇、肥胖以及缺乏營養等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也與發病風險密切相關。
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分為乾性和濕性,多數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開始時都是乾性,大多數情況下,患者不會因為這種情況失去視力,其中,約10%~15%的乾性黃斑變性患者會有一隻或兩隻眼睛出現濕性黃斑變性。通常,濕性黃斑變性進展迅速,如不及時治療,會導致中心視力的嚴重喪失。“雖然濕性黃斑變性發病率明顯低於乾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卻是導致90%以上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患者視力損害的主要原因,對視功能危害極大。”陳有信指出。
孟照洋表示,抗VEGF治療、光動力療法、激光光凝為目前常用的治療方式,而目前最新的基因治療,其作用原理是通過基因藥物將眼內的組織轉變成蛋白藥的生產工廠,使其不斷產生治療黃斑變性的蛋白藥物。
北京安龍生物官微顯示,“AL-001眼用注射液”是其研製的1類生物新藥,該藥物可在眼內長期持續表達阿柏西普蛋白,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達到長期治療濕性黃斑變性的目的。目前該藥物正在國內多家研究中心開展“AL-001眼用注射液”的臨牀研究。
“濕性黃斑變性基因治療是一個具有前景的治療手段,而基因產品給藥途徑是其成功的關鍵因素。”陳有信表示,目前玻璃體腔注射、視網膜下腔注射和脈絡膜上腔注射給藥是視網膜基因治療的三種給藥途徑。
陳有信表示,脈絡膜上腔注射途徑是近年來開發的一種先進微創性給藥技術。與前兩者相比,注射不必穿透眼球壁全層,僅穿透最外層組織鞏膜層,保持了眼球的密封性和完整性,減少了注射操作導致的眼內出血和眼組織損害等併發症。同時,減少了基因產品脱靶效應相關的風險,增加了安全性,也提高了藥物的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