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桃子,今天我們來講范蠡救子的故事,傳言范蠡有三個孩子,大兒子二兒子早年和范蠡經商,老三是范蠡出走齊國在陶邑(此時化名陶朱公)安居時生下來的,老來得子讓范蠡對小兒子寵愛有加,好吃好喝哄着。
隨着時間推移,小兒子也長大了。有一天,范蠡家老二跑到老家楚國,在那邊殺了人。既然殺人,就要償命。范蠡知道後,讓小兒子帶錢去把老二救出來,因為當時有這麼一個説法:千金之家,可以免死於市。范蠡想讓家裏最小的老三前去營救的消息被范蠡大兒子知道了,他心裏很不服氣,老大覺得平時慣着小兒子也就罷了,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情,怎麼可以胡鬧呢,平心而論,論長相,確實不如小兒子玉樹臨風,英俊瀟灑,但是論見識自己可以甩他好幾條街,這麼多年從父經商難道不如他遊手好閒麼,胡吃海塞麼?説着便以性命相威脅,看那架勢,不讓他去,今天喇叭嗩吶立馬安排上。
范蠡一看這,心想造的什麼孽呀,不讓他去,今天就可以直接辦白事。沒辦法只好讓他去營救。寫了封信,告訴他,回到楚國把信交給自己的好兄弟莊生,臨走前還囑咐他一定要謹言慎行,謙虛。可是大兒子口頭答應挺好,到了楚國,見了莊生住的地方十分簡陋,有些生疑。
莊生看到自己好兄弟范蠡的來信,明白了事情的原委。然後就對范家老大説:“賢侄,你父親的書信我已經看到,一切交給我,你趕快回家,不要留在這裏,就算你弟弟放出來了,也別問什麼原因。”大兒子經商多年,身上不免沾上了俗氣,愛以貌取人,莊生的話,他只信了一半,暗地裏還是偷偷盯着莊生。
莊生覲見楚王,他以天象不好為由,勸説楚王大赦天下,建議大王施仁政,莊生的話,楚王哪敢不聽,楚國發展迅速,實力強大的原因都是因為莊生的輔佐。第二天楚王就打算大赦天下。
本來事情都挺順利的,壞就壞在這大兒子商人氣息太重,把錢看得太重,覺得莊生沒用自己送來的錢來疏通關係,就打算去找莊生把錢要回來,大兒子明面上是過來請辭,實際上就是過來要錢,莊生也看出來了這范蠡家大兒子的打算。其實莊生本來就是打算讓救出來的二兒子把錢一起帶回去。
莊生越想越氣,自己一生清廉,連楚王都對他行老師之禮,此時被范家大兒子一番戲弄羞愧難當,莊生找到楚王,就説“在下聽聞百姓議論,楚王身邊的大臣收到陶邑富翁陶朱公賄賂,大赦天下只是為了他的一個孩子,而非楚國民眾。楚王一聽這個”,勃然大怒,先殺再赦。結果在老大沾沾自喜時候,收到的卻是自己兄弟屍體。
其實范蠡已經料到了,這一路不會一帆風順,最瞭解自己孩子的無非是父母,讓小兒子去就不是因為偏愛,只是因為大手大腳慣了,往往不會把錢當回事。大兒子不一樣,和自己做生意很多年,是純正的商人,對錢財看的太重。對於這件事范蠡也是無可奈何。
結語:大家對於范蠡救子有什麼看法呢?後人都在説范蠡救子,顯示了范蠡的智慧,告訴人們“月盈則虧,物盛則衰“,”盈而不溢,勝而不嬌”。不要執着眼前利益,這是愚蠢的。
在我看來范蠡是受過高等教育,從師計然,為人處世之道極其擅長,肯定會着重於孩子的教育,不可能放任自己孩子。反觀他的兒子,大兒子商人氣息重,以貌取人,二兒子無視法律,當街行兇,三兒子交奢放縱,大手大腳。種種行為,不像是高級知識分子教出來的孩子。那就有一種真相了,極有可能陶朱公不是范蠡,而是另外一個富有的商人。
選擇很重要,人的一生有許多道路需要選擇,范蠡其實給孩子做出了選擇題,發展不一樣的性格,發展他們的個性,任他們自己發展自己,在生死攸關時刻給與重要的抉擇。我們的父母在我們成年後都不會過多幹涉我們的生活,只在人生重大方向給自己建議,道路怎麼走,需要我們自己去選擇,選對了之後的道路會很順暢,路走不暢 ,需要我們用腳,踏實的去踏平。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不好設計,要努力面對。
感謝大家閲讀,大家有什麼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