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多睡少基因定 不必都學谷愛凌

睡多睡少基因定 不必都學谷愛凌

科技日報北京3月16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還在學谷愛凌每天睡眠10小時嗎?新研究表明:不必強求,你的基因影響着你所需睡覺的時長。有的人每天睡8小時還遠遠不夠,可有的人睡5個小時卻綽綽有餘。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一些人天生就將睡眠集中在一個有效的時間窗口中,每晚只睡4至6小時就能保持精力充沛。此外,這些“優質睡眠者”表現出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心理彈性和抵抗力,這可能為抵禦神經疾病指明瞭方向。

這項研究的資深作者之一、神經科醫生路易斯・普塔切克説:“在睡眠領域有一種教條,即認為每個人都需要8小時的睡眠,但我們到目前為止的研究證實,人們需要的睡眠時間因基因而不同。”

普塔切克和共同資深作者傅穎慧博士都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威爾神經科學研究所的成員,十多年來,他們一直在研究家族性自然短睡眠(FNSS)者,這類人羣擁有令人“羨慕嫉妒恨”的高效睡眠能力,每晚睡覺時間多在4到6小時。研究已經證明,這種睡眠在家族中存在。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確定了基因組中的五個基因,這些基因在實現這種高效睡眠方面發揮了作用。研究人員説,還有更多的FNSS基因有待發現。

發表在《iScience》上的這項研究驗證了傅穎慧的假設,即優質睡眠可以成為抵禦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盾牌。對許多人來説,睡眠不足會加速神經退化。可是傅穎慧認為,FNSS的情況下,大腦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睡眠任務。換句話説,有效睡眠的時間減少,不一定就等同於睡眠不足。

研究人員培育了同時具有短眠基因和易患阿爾茨海默氏症基因的小鼠,發現它們的大腦發育出的與痴呆症相關的標誌性聚集體要少得多。為了證實這一發現,他們用具有不同睡眠不足基因和另一種痴呆症基因的小鼠重複了實驗,並看到了類似的結果。

研究人員認為,對其他大腦疾病的類似研究將顯示出,高效睡眠基因具有類似的保護作用。他們説,改善人們的睡眠可以延緩各種疾病的進展。

瞭解睡眠調節的生物學基礎可以確定有助於避免睡眠障礙問題的藥物。此外,研究人員説,改善健康人的睡眠可能會維持幸福感,提高每個人的時間質量。但追尋其中涉及的眾多基因則道阻且長,他們將其比作“拼湊出一千塊拼圖”的漫長遊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06 字。

轉載請註明: 睡多睡少基因定 不必都學谷愛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