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們都有很多玩具,但在這之中肯定有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特殊者。
小主子們去哪都要帶着它。
甚至睡覺的時候也要抱着它,形影不離。
跟它聊天,餵它吃飯,給它講故事。
它不在身邊時就會哭鬧不止。
雖然僅僅是一個物品,但在孩子的世界裏扮演着極為重要的角色。
心理學家把這種特殊的物品稱作孩子的安撫物。
這種能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的東西,是每個孩子小時候都需要的情感支持的一部分。
這個安撫物可能是一種毛絨玩具、或者是一個毯子,這種質地柔軟的東西。
也有可能是媽媽的某一個物品,比如媽媽的手套。
但有時也會有奇怪的東西混進來。
我見過一個小朋友,他的安撫物竟然是一個塑料的叉子,他去哪都帶着一個叉子…
孩子一般會在8-12個月的時候選擇一個專屬的物品。
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年裏都保持這一習慣。
當孩子疲憊時,它會幫助孩子入睡。
( 在這裏要強調一點,在睡覺時為小朋友使用安撫物,一定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入睡安全,避免出現有窒息風險的物品。比如太蓬鬆或絨毛很長的玩偶以及太厚重的被子。)
當孩子與你分開時,它會陪伴孩子。
當孩子擔心害怕時,它會安慰孩子。
當孩子身處陌生環境時,它會讓孩子感覺到家一般的安全。
同時因為安撫物會讓孩子產生安全感,所以,小朋友剛上幼兒園時,老師會建議家長為小朋友帶上一個熟悉的玩具。
這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小朋友的分離焦慮。
在孩子選擇了自己的專屬物品之後,家長最好準備兩個一模一樣的。
我就認識一位有輕微潔癖的媽媽,快要被兒子已經玩的黝黑、但怎麼也奪不過來的玩具熊逼瘋。
好不容易趁寶寶睡着給洗了,結果第二天孩子就不認那個乾淨的熊了,哭鬧不停…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準備兩個,玩的時候兩個輪流伺候着小主,避免出現一個太新,一個太舊的情況。
如果小朋友的安撫物是一個毯子,那你就可以偷偷的把它剪成兩塊,因為小朋友對於毯子的大小通常沒那麼敏感。
有些家長有個誤區:覺得孩子過度依賴某一個物體是懦弱或者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其實這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的正常心理需求,完全沒必要去制止。
因為這樣的物品可以幫助孩子做出情感方面的轉移,慢慢的由依賴變得獨立。
你家寶寶的安撫物是什麼呢?可以在評論區跟皮特老師一起來互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