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機靈懂事、討人喜愛。但有時孩子的小聰明並不代表着他以後能夠擁有大智慧,有時看似是聰明的表現,但卻常常招人厭惡。
高鐵出站口媽媽“指揮”兒子逃票,成功後誇讚兒子聰明
週末的時候和同事出差去外地,當我們從高鐵出站口出來的時候,正巧遇到一位媽媽帶着兒子也要走出去。原本在前面走的兒子想要去刷票,身後的媽媽急忙攔住了他,説到:“你的票沒有買到這站,你跟緊我,和我一起出去。”
在混亂的人羣中,兒子機靈的和媽媽一起從閘機口出去了。兒子順利的出去之後,媽媽還一臉得意的看着兒子説:“真聰明!”看似是兒子的聰明,使得兒子逃了票,買票的時候還省了錢。
但是兒子如果學會了用這種方式逃票,他會用類似的方式在其他的場合做投機的事情,我們不難想象如果這個孩子長期在這種環境下成長,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雖然家長們渴望孩子能夠聰明伶俐,但是像上面這個孩子一樣用“小聰明”來取得方便,往往會讓孩子養成一個投機取巧、沒有擔當的習慣。
孩子的這些“小聰明”是機靈?家長別竊喜,或許外人眼裏很厭煩
1)上車故意逃票,特意彎下身子
孩子超過一米二就需要買票了,有的家長為了少掏錢,會讓孩子孩子測量身高的時候故意往矮站一點,這樣方便逃票,孩子這麼做,家長還會竊喜省錢。
外人看來,只會笑話家長和孩子的精神貧窮,並且覺得他們素質不夠高,打破了一些大家遵守的規矩,從心裏生出厭煩感。長此以往,孩子也養成了佔小便宜的性格。
2)自己犯錯嫁禍他人
有的時候,孩子犯了錯,會把錯誤推卸給他人,而且還有很巧妙的理由,可以説是一個合格的“甩鍋俠”。
有的家長會覺得自己的娃太聰明瞭,犯了錯還能縝密逃脱,並找到替罪羊,當然有的時候他們覺得事情不大,過去就過去了。
但是外人尤其是“替罪羊”會對孩子的看法有所改變,不會再深入和孩子接觸,覺得這樣的孩子很煩,也會告誡身邊人跟孩子交往要注意的東西。
久而久之,孩子容易被孤立,對孩子的人際發展影響嚴重。
3)飆眼淚,博關注
孩子犯錯的時候,免不了遭到大人的批評。有的孩子很“聰明”,家長還沒開始罵的時候,就開始放開嗓子大哭,彷彿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如果有其他人在場,別人會以為,家長虐待了孩子,對家長進行批評,家長也只好中斷教育。
如果沒有其他人,家長看見孩子這樣,也不好意思繼續批評孩子,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地過去了。
孩子覺得這一招管用,會反覆用,看似避免了家長的批評教育,實際上損失最大的是自己,因為他難以反思到自己錯誤的行為,不反思就難以成長,下一次還會犯。
對於家長來説,孩子是挺機敏的,總是能“逃過一劫”,但對外人來説,這一招用久了,不過跟“狼來了”一樣,只會覺得孩子矯情做作,對孩子的印象分大打折扣。
盧梭曾經説過:
每一個正直的人都應該去維護自己的尊嚴。
孩子小聰明的行為看似得到了一些利益,實際上也是本身自尊的踐踏,他們可能破壞了眾人遵守的規則,在外人眼裏,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很惹人厭煩。
孩子的小聰明行為對自身影響不小,家長要注意
1)孩子小聰明容易推卸逃避責任,侷限自身發展
耍小聰明的孩子經常靠自己的“機制”來遮蓋住一些事情不被別人發現,他們很“聰明”,利用他人的習慣做一些有利於自己的事情。久而久之,他們更多的時間用在了觀察他人身上,而對於自身發展則沒有太多的思考,導致自身發展局限。
而且在發生一些情況的時候,他們會很巧妙地推卸責任讓自己脱身,時間久了,總會被人發現,便沒有人願意和他們一起共事了。
2)孩子易顯得矯情,招人討厭
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人都喜歡大方懂事的孩子,而對於那些矯情懶惰的孩子,人們總是較為厭惡。
如果孩子經常通過哭泣的方式來博取別人的關注,或者讓別人原諒自己,那麼會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誤的認知:只要自己示弱,別人就能夠來關注並幫助自己。
他們會將這種行為帶到學校或者工作當中,但是在羣體當中,這種行為往往會遭到部分人的唾棄,會影響到他的人際關係。
要知道,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你的父母,都需要無條件地慣着你,大家都很累,一個人經常示弱會讓人有“同情疲憊”之感。
3)孩子愛貪小便宜,以後可能吃大虧
孩子的小聰明有時候會讓他得到一些利益,當孩子嘗慣了利益的甜頭,就會樂此不疲,他們總是想方設法地佔一些小便宜,在外人看來卻嗤之以鼻。
有的小孩子為了得到利益,可能會暗地中學習偷盜,一旦被發現,就難以讓人對他們再次嘗試信任,給孩子未來發展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如果孩子“愛耍小聰明”的性格被人發現,會被有心之人利用,最後得不償失。
孩子有小聰明很正常,想要有大智慧卻不易,家長平時應該怎麼做
1:以身作則,樹立好自身形象
三觀正的孩子,需要有正確的模仿對象。
試想一下,如果身邊的家長總是有偷雞摸狗的行為,孩子又怎能從家長的行為當中學到好的習慣呢?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經説過:“遵照道德標準去生活,才能感受到幸福的真諦。”確實,如果家長能夠在小事上遵守道德規範,那麼在很多大是大非上面,他們也能夠遵守規則、守住本心。
這類人往往都能保持着樂觀的心態,對待他人也能夠保持尊重和理解。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以身作則,孩子自然能潛移默化地學會這些好的行為習慣。
2:家長有責任有擔當,不耍小聰明
有責任感有擔當的人,能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當中獲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孩子小的時候便學會了耍小聰明的這種行為,當是沒有得到他人的糾正,他們很可能會將這個行為帶到未來的生活和工作當中去。
這種抖機靈的方式在工作當中是十分遭人厭惡的,不但會影響到工作效率,有時甚至會給工作的進展帶來巨大的阻力。
所以家長應該及時的糾正孩子這些小聰明,教會孩子去勇於擔當,承擔自己做事的後果。要讓孩子學會勇於承擔責任,才能讓孩子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負責,這不但會讓他們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向正軌,也會讓他們在未來的社會上承擔一份責任,為社會做貢獻。
3: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很多孩子博關注的行為,是因為他們獨立意識不夠強,總想求助別人。這可能也跟家長在正中大包大攬有關。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不要直接幫助他們解決,應該引導孩子讓他們去想出解決方法,並且通過自己的雙手去解決它,這種方法不但能夠讓孩子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還會讓孩子增加成就感,推動他們進步。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總能看到孩子習慣性地表現出自己小聰明的一面。雖然有些小聰明的行為,能夠為孩子獲取一些好處,但是有些行為卻常常遭到別人的嫌棄。生活中需要小機靈,但是更需要大智慧,想要讓孩子擁有大智慧,家長平時就要做好以上三點。
你遇見的孩子在生活中有哪些小聰明的行為?他們的行為你覺得惹人討厭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説出你的看法。我是豆寶奶奶,育兒路上我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