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整天都很乖,唯獨媽媽回來就各種鬧騰!”
昨天在小區裏和一羣寶媽、奶奶們聊天,一位奶奶跟我説:“孩子一整天都很乖,唯獨媽媽回來就各種鬧騰!”
言語中,能感覺到老人對媽媽的一絲埋怨,可能是覺得媽媽太慣着孩子了,或許是覺得媽媽教育方式不對。
以前女兒小的時候,我白天上班,都是婆婆在帶,晚上下班回來女兒就會粘着我,甚至連我上廁所,都非得讓我抱着。然後婆婆就會在旁邊説,白天好好的,我上廁所的時候就能自己在外面玩,怎麼媽媽一回來就跟變了個人似的……説多了女兒就會覺得委屈,然後開始哭鬧。
為什麼媽媽一回來,孩子就變得特別粘人?
這種情況其實很普遍,就比如説上幼兒園後,孩子在學校會很獨立,自己吃飯、自己穿衣,回到家立馬就變了,吃飯讓媽媽喂,衣服讓媽媽穿,而且各種粘人,各種鬧騰。
難道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嗎?
我們都知道,安全感對孩子來説非常重要,但安全感這種東西又看不到、摸不着,經常讓我們感到迷茫。每當孩子出現了一些“異常行為”,尤其是粘人、鬧騰,我們第一反應就是,是否孩子缺乏安全感?
心理學家曾經通過“陌生清境”指出,年幼的孩子在媽媽離開或者回來時都會哭鬧,這種行為不能直接定義成缺乏安全感。
孩子和母親之間的情感聯結,是與生俱來的!
這就導致,即使孩子已經習慣了媽媽上班的節奏,但在他們心裏,依然會非常想念自己的媽媽。因為孩子小,不懂得如何表達思念,所以就會出現在外面看來“粘人、鬧騰”的表現。
比如,有的孩子很早就不吃夜奶了,自從媽媽開始上班後,突然又有了夜奶需求;平時都是奶奶接放學,這次突然媽媽去接,孩子開始蠻不講理,非要買東西,不買就大哭大鬧等等。
説真的,千萬別把這些行為定義成“不乖”,而是他們很想念媽媽。有時候他們會通過這種鬧騰的方式,來試探媽媽是否也如此想念自己。
很多時候,當孩子“妨礙”到我們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如何讓他停止鬧騰。於是,孩子認為自己的情緒沒有得到父母認同,就會更進一步來強化自己的情緒,以此試探媽媽到底有多愛他、多想念他。
這就跟我們談戀愛的時候一樣,有時發脾氣並不是因為這件事讓你有多麼生氣,而是你希望通過自己生氣的行為,來試探對方到底有多愛你。
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教育孩子,而是反饋來自孩子的這份情緒,告訴孩子“寶貝,媽媽好想你,讓媽媽抱一抱、親一親。”用語言、行動來表現出對孩子的想念。
當孩子鬧騰時,媽媽應該感覺到慶幸,因為只有當孩子感受到足夠被愛、被信任時,他們才願意把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
如果孩子在誰面前表現的“很乖”,説明他在“討好”對方,這種討好也是為了取悦他人來贏得關愛。長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這樣的性格在以後的生活中會受委屈,會不被人重視。
我們不應該一味地要求孩子服從自己,因為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不教”,是喚醒孩子內心想要變更好的驅動力。
美國曾經有個跨度20年的數據調查,他們希望從成功孩子的家庭找到一些相似之處,其中有一條就是:父母,尤其是母親,焦慮水平越低,情緒越穩定,對孩子的影響越正面。
只要父母三觀正,基本上養不出太過分的熊孩子,至於孩子小時候鬧騰一點,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甚至是值得自己內心慶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