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教你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健康

孩子做事愛磨蹭,通常是因為他們不像成人一樣具有時間緊迫感,引領右腦專家認為:8歲以前的孩子尚不明白抽象的時間概念,他們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並不知道如果把一件事儘快做完之後會有什麼更好的結果,也不認為自己慢有什麼不好的。另外,“時間”這個看不見、摸不着的概念,很難通過解釋説明的方式,讓孩子瞭解到它的意義。因此,家長應該通過培養孩子有規律的生活,將時間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讓吃飯、睡覺,都變成培養時間觀念的一個環節。

説起孩子們的時間觀念,相信不少爸爸媽媽都滿腹牢騷:每天早起都要不停催促,否則就磨磨蹭蹭的;做兩道數學題拖拖拉拉,但玩起來卻總是沒完沒了;整天都在問:“什麼時候放假?”“怎麼還沒到週五?”;但剛放完假,又會不“知足”地抱怨道:“我還什麼都沒幹呢”!家長急的團團轉,孩子反而“從容淡定”。

要知道良好的時間觀念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守時、惜時的孩子,往往心智的成熟程度較高,很容易建立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學習的效率高,同時他們有自信、有樂觀精神,對外交往能力也強。

那麼沒有“時間觀念”,孩子會有哪些問題?

一、從小作息混亂,與他人生活不同步

例如寶寶進入托兒所或幼兒園後,與他人的生活嚴重脱節,別的小朋友吃飯時他要睡覺,別的孩子睡覺時他要玩耍,常常被老師視為“搗亂分子”加以斥責,換言之,從來沒有經歷過“時間培訓”的孩子,乍一進入一個對時間要求嚴格的環境裏,他會有很嚴重的挫折感。這種挫折感有可能強化孩子的分離焦慮,令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不喜歡上幼兒園,排斥集體生活。寶寶做事磨蹭拖沓,長大以後容易學習效率差,嚴重的還會誘發“哭泣綜合徵”和“橡皮綜合徵”。

二、寶寶每天活動的目標性差

對“時間”懵懂不明的孩子,很少要求自己何時何地完成什麼,換言之,很少有主動的“目標”,在幼兒園老師眼裏,常常被視作心智發育滯後的表現,自然而然的,這樣的寶寶會感到自己承受了很多額外的壓力。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時間觀念不明的寶寶也面臨“信用缺失”,久而久之,小夥伴會對動輒遲到、缺席的他有批評、有疏遠,認為他講話不算數,不守信用,這將嚴重阻礙寶寶“外交活動”的正常進行。

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

1、給孩子自己支配時間的機會

孩子沒有成人那種“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概念,這就需要父母幫助孩子樹立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時間觀念。把每天孩子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可自由支配的時間。每次給1-2小時就可以了,也不需太多。

2、讓時間“看得見”

家長可以在家裏顯眼地位置擺個時鐘,給孩子購買一個手錶,這樣家長就可以指指牆上的時鐘,或者問他現在幾點幾分了,孩子就會明確時間,做自己該做的事。有了“時間”這根無形的指揮棒,可以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孩子也比以前更“聽話”了,做事也不會那麼磨蹭了。

3、制定時間任務表

做作業時,家長不妨與孩子商量好做作業的時間和休息的時間,這樣做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緊迫感,加強了注意力,最終使其學習效果得以提高。

孩子自己制訂計劃表,能夠讓他明白時間的重要性,計劃好的事情要按時完成,否則後面的計劃就無法完成。制定計劃表,可以有效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珍惜時間。

4、規律的生活起居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作息時間表,最好是具體到細節,比如什麼時間起牀,洗漱需要多長時間,吃飯需要多長時間,放學後做作業和看電視多長時間,幾點休息等,都要嚴格制定,這樣會對孩子起到約束和監管的作用。

對時間管理越嚴越細,效率越高。孩子將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才能明確地認識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良好的作息習慣還有助於幫助孩子學會守秩序。

5、獎懲分明

如果剛開始孩子還沒有時間觀念,在做某件事情前家長要和孩子約定好時間,先約法三章,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衝突和親子關係危機。由於都是事先約定好的,到了約定的時間,就一定要遵守約定。

可能剛開始孩子會耍賴,家長可以事先承諾:如果遵守約定,將會得到一定的獎勵。有了獎勵的刺激,孩子會更認真地遵守約定。當一向對時間缺乏概念的孩子做出了按時作息的事情時,父母不要吝嗇獎勵,因為讚賞和表揚可以激發起孩子更大的積極性。

教育在路上,我們從未停止!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引領右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