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數三四十年,我們根本不用擔心孩子不肯吃飯,孩子不吃飯,家長一般都不會很關注,孩子的營養狀況也是比較差的,一般都是有什麼就吃什麼,而且吃得特別的香甜,那種情況只存在於剛剛温飽的情況。吃過苦的老年人大都覺得孩子不吃飯是燒包,大都不會重視,認為餓一頓,下一頓肯定就會吃飯了,實際上這是2回事。
一、孩子不吃飯,千萬不要盲目”餓他一頓“
造成孩子不吃飯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下面我們就扒一扒孩子不吃飯的原因,家長一定要積極的針對不同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千萬不要盲目的認為“餓他一頓”就好了。
現在的爺爺奶奶帶孩子,總認為多吃就是愛孩子,想方設法能多喂一口是一口,殊不知 “積食”“胃傷”都是從過度餵養開始的 。為了讓孩子多吃幾口飯,哄喂、追喂、看電視喂,也是非常不利於孩子消化的。
養好孩子,一定要從養好他的“胃”開始。吃講究食療,不吃其實也是一種食療,必要的時候,也得給腸胃放個假。
正確的“飢餓療法”這麼療
適當地 延長寶寶的吃飯間隔 ,且控制每次進餐的時間 不超過半小時 ,讓寶寶體會到“餓”的感覺。也許剛開始還是會出現吃幾口就不吃的現象,千萬不要強求寶寶。
看過一個外國媽媽養娃視頻,寶寶10個月大,她把做好的意大利麪放在餐桌上,任由孩子自己吃。
半個小時後,直接收掉餐具和剩下的面,好像不怎麼在乎孩子有沒有吃飽,有沒有吃好。
多數情況下,沒到下餐寶寶就餓了,父母們要堅持不給他吃任何東西,可以用玩具或是其他方法 轉移注意力 等到下餐時再給寶寶吃。幾次下來寶寶就會明白吃飽的真正意義,並且會珍惜這吃飯的短短半小時,集中注意力好好吃飯。
除了這個之外,家長不應該在孩子不想吃飯的時候,再跟他討論吃飯的態度、餐桌禮儀的問題了,很多時候有的孩子將在餐桌上多次的表揚看作是父母的阻礙,從而產生拒食的情況發生。
一般情況下,家長在這個過程中只是 引導 的作用,最後還要按照孩子的意向。家長的角色要從原來決定寶寶吃什麼吃多少,改變為,為寶寶提供豐富的、搭配均衡的飲食,而 吃什麼、吃多少這樣的基礎的東西,可以讓孩子説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