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小就對外界充滿好奇,也充滿探索欲。所以爸媽帶孩子去逛超市的時候就很頭疼,孩子不是想拿這個玩具,就是想拿那個零食,也不管爸媽有沒有付錢,既可愛又純真,但也令爸媽很無奈。
不久前,小張和老公帶着兒子去逛超市,到了超市後,孩子像撒了歡一樣,不時地想用手抓抓這個,摸摸那個,但是因為爸爸把孩子掛在胸前,媽媽覺得應該沒事,所以也就和寶爸放心地挑選商品。
不過意想不到的是,寶寶竟然趁着爸爸挑選水果,自己就眼疾手快地抓取了一顆。等到買完東西回到家時,他們才意外地發現寶寶手裏有東西。寶媽糾結是否還回去,寶寶擅自拿了超市的東西,爸媽十分抱歉,可是去還的話又十分費勁,因為那個大型超市離家要十多公里,所以寶媽進退兩難。
網友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分享了自己同樣的“遭遇”,有的勸説不用放回去,就一小顆,不用上心。
其實去逛超市,孩子亂拿東西還是挺常見的,這時候家長的及時引導很重要。
學齡前的孩子已經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家長就要好好引導和教育孩子。對於孩子在超市拿東西的行為,如果家長不加以引導,孩子就很難養成良好的習慣。家長可以和孩子説明“要付錢了才能吃”或者和孩子説“到門口了才能吃”,多和孩子説幾次,孩子就會明白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進行及時的引導是很有效的。
家長可以怎麼引導呢?除了用語言教育孩子,用行為來引導孩子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比如説下面的幾種方式都可以嘗試。
1.彌補錯誤
當你發現孩子拿了別人或者超市的東西,要帶着孩子一起到超市去歸還東西,並要求孩子道歉。
2.嚴重警告
父母不要覺得自己和孩子説一次不要隨便亂拿超市的東西,孩子就會聽進去。因為孩子年齡小,他們還是會屢次三番地犯這種錯誤,所以這時候家長責罵或者吼叫,效果還是會不盡如人意。因此家長最好還是和孩子反覆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事情的嚴重性。
3.讓孩子付款
在超市的時候,如果孩子拿了一樣商品,那麼媽媽就可以把孩子帶到前台,把錢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付錢,加深孩子的印象。以後孩子拿了東西,就知道自己要去付錢,不會隨便亂拿了。
爸爸媽媽不用太擔心這樣的事情,耐心教育、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沒買的東西不能擅自據為己有,讓孩子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這樣的事情就會減少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