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洋是一個五歲的小女孩,生性開朗活潑,在幼兒園裏也是一副風風火火的樣子,喜歡幫助老師約束不守規矩的小朋友,還被老師選為小班長,到了鄉下姥姥家,洋洋完全沒有城市女孩的矜持感,和表哥一起跑到田裏野去了,甚至還到小溪中撈蝦了,媽媽事後知道後,還有些後怕,媽媽心裏就納悶了,這孩子是繼承了誰的基因了呢?怎麼不像一個文靜的女孩子?
難道女孩子就應該天生文靜温柔嗎?不能越雷池一步嗎?難道女孩子只能穿花裙子,不能穿短褲嗎?男孩子就可以將拼搭類的樂高遊戲玩得很溜,而女孩子就玩不好嗎?男孩子就是應該具備堅強的性格,就要擁有一顆“勇敢的心”嗎?一些固有的思維約束了家長們進一步行動的方向,其中,就包括這種“男孩要堅強、女孩要温柔”的傳統觀念。
中國僅有的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分別是獲得文學獎的莫言和獲得生理學和醫學獎的屠呦呦,這個現實似乎不符合傳統的認識,男生不應該更加擅長於數理化嗎?女生不應該是文藝小青年嗎?而現在,已經有先驅打破了這些束縛,也給家長們提了個醒,在培養孩子個性方面,也不應該束手束腳了,那麼,為啥依舊有很多人覺得“男孩要堅強、女孩要温柔”呢?
1、傳統延續下來的慣性思維
按照中國傳統的理念,男孩長大後,就是要主外的,而女孩子最好的表現就是在家相夫教子,這些古老的生活現象一直延續下來,形成了一種觀念上的慣性思維模式,以至於到了現代社會,許多人還存在這種根深蒂固的想法,揮之不去,影響了對孩子性格的全面培養。
2、家長帶有一定的思維禁錮
家長的某些思維模式延續了上一輩老人們的想法,因此,無形中會對家長的開放性思維產生限制,男孩子穿粉色的衣服就會認為是另類,女孩子剃一個板寸就不能外出見人,這些陳舊的觀念根植於潛意識的深處,隨時都可能表現出來。
3、社會環境對性別差異有影響
孩子們長大了參加工作,許多單位招工也有性別差異,男孩子就需要到一線去展示自己的堅強與闖勁,女孩子只能待在辦公室內做些後勤工作,而在某些崗位,比如護士,就是女生居多;而編程的程序員,就是男生更多些,這些社會上的不同分工,也影響了家長對孩子性格的塑造。
隨着時代的進步,家長們的觀念也要與時俱進,若家長依舊保持固有的觀念,形成對性別的“刻板印象”,非但不會助推孩子愉快成長,反而會形成人為障礙,美國心理學會的研究就發現,不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地鼓勵男孩子掩飾其柔弱的一面,卻促使其性格變得好鬥,傾向於採取暴力手段來解決問題。所以説,性別“刻板印象”會阻礙孩子成長。
1、孩子被標籤束縛,不能全面發展自己
女孩要温柔,男孩要堅強,給孩子從小打上某些標籤,讓孩子在設定範圍內成長,將會約束孩子的性格發展,性格變得單一而不全面,現代化的社會進程不單單需要温柔的女孩,同樣也需要堅強隱忍的女孩,《安家》中的房似錦是不是展示了女性更為多面的個性?現實生活中的女性也變得越來越全面,承擔着更廣範圍的工作。
2、孩子的真實性格受到壓抑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環境的影響,在經歷過某些事情之後,會對其性格的發展產生影響,而一旦在堅強或者温柔間取捨,無疑會對孩子的真實性格產生壓抑的作用,使得孩子不能真正地展示自己的個性,不但自己內心受煎熬,還會影響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天賦養成。
3、孩子容易產生性別偏見
孩子在固定的條條框框中長大,看慣了玩娃娃的女孩子,玩沙子的男孩子,自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因而有了固定性的思維模式,見到開朗大氣的女孩子就會感覺不舒服,拒絕交往;遇到較為温柔的男孩子會覺得人家較“娘”,而忽略了對人友善的優點,這樣帶有性別偏見的想法和做法,會影響孩子的社交圈發展。
“男兒有淚不輕彈”就一直正確嗎?在一定的場景下,展示男生的柔弱一面,才能使這個人的性格更加豐滿,更加有人味兒,但也不鼓勵男生的性格太過温柔,缺乏擔當,也不強調女生太過強勢,沒有柔情。家長要適當將性別限制摒棄,從小培養孩子釋放自己的天性,成為真正的自己。
1、不給孩子隨意貼標籤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也會遇到一些性別上的困擾,家長不要因為女孩子大聲説話就對孩子説,女孩子就要文文靜靜,細聲細語;也不要因男孩子遇到困難哭鼻子、流眼淚而對孩子説,男孩子不能哭,哭就意味着軟弱,沒有男子漢氣質,輕易地給孩子下標籤,是缺乏理智的衝動行為。
2、從繪本、書籍中尋找合適的性格形象
若是家長髮現孩子在生活中有對性別與行為產生模糊印象之時,不妨給孩子提供一些繪本或者書籍,從中尋找合適的性別與性格之間的相互關係,若是發現生活中有“性別偏見”的事情,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以便消除其對孩子的不正確引導,許多健康向上的書籍,均能夠給人以爭正確的引導,逐漸幫助孩子認識自我。
3、在安全前提下鼓勵孩子多加嘗試
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家長要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活動,若男孩子對過家家感興趣,也可以讓孩子玩玩,然後詢問其對角色扮演的想法。若女孩子想去做些刺激性的事情,也不要太過約束,讓孩子嘗試下,以便從中挖掘孩子的真正興趣,做他樂意做的事情。
“九球天后”潘曉婷從小學習畫畫,也練習打枱球,但最終,潘曉婷將枱球作為了自己的職業,並且獲得了成功,若潘曉婷的父親認為女孩子就應該安靜地畫畫,不應該去打男孩子擅長的枱球,那麼,中國也就會少一個冠軍,而多一個默默無聞的女孩子了,潘曉婷的成長經歷就可説明,家長們不要讓性別的“刻板印象”影響了自己的思維,從而阻礙了孩子正常成長。
今日互動話題:各位家長,您家的孩子性格發展全面嗎?若是您的孩子出現男孩温柔,女孩堅強的一面,您會怎麼對待孩子呢?歡迎您積極留言,大家共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