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月,娃的英語啓蒙進入的瓶頸期。從丟棄《培生》,丟棄《Raz》,再到丟棄《牛津樹》,甚至到了固定看書時間就説"媽媽我不要看英文",天知道我的內心是多麼失落。我可是買了一筐一筐的書,你説不要就不要了麼!
好吧,出了問題找問題,兩週不到的時間,經過各種嘗試與調整,到再次撿回《牛津樹》為小勝的第一步,終於,那個愛看英文的3歲娃回來了。(圖為近日恢復興趣,一口氣讀完的書)
我想先從內驅力的話題開始講起,娃進入疲倦期,也是在提醒我,應該對家長自身行為進行自我認識。於是找了些關於內驅力的資料,發現關於內驅力有這幾點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1、不可否認內驅力在個體上的先天差異
2、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放手給孩子充足的自由時間
3、善於發現並尊重孩子的興趣,讓孩子的興趣朝着有利的方向發展,自身產生強大的內驅力。
4、提供保持內驅力所需的物質條件:孩子喜歡運動,就給孩子提供運動的場地、器具;孩子喜歡昆蟲,就帶孩子收集昆蟲的標本、資料...
5、賞識孩子所有的勞動成果,做孩子最忠實的觀眾,給孩子展示才華的舞台,並給予最中肯的建議。
作為3+的小童我覺得可以加一條:
6、興趣的持續引導與呵護(此次調整的主要問題所在)
引導孩子向你的出發點靠近。首先讓孩子心情愉悦輕鬆,做到不強迫;其次孩子走開也不必叨叨,再次吸引他回到身邊這才是關鍵;最後有足夠的耐心,或許也可叫温柔有辦法!
好了,現在切入我與娃啓蒙的狗糟過往,以下是口水時間...
一、吹響英語啓蒙的號角
正式啓蒙英語是從今年的元旦開始的,此前就是時不時聽聽英文兒歌。娃31個月,從最初的聽兒歌,自制 SSS(Super Simple Songs的簡稱,聽力啓蒙必備的兒歌童謠)圖片式兒歌點讀書,自制安靜書,用大白卡做 TPR(全身動作反應法,用身體動作、表情等配合詞彙認知)教學,到後來能夠把 SSS 裏的兒歌熟練唱出來,還自制了185首清單式點讀書,同時切入低階分級。開場的“興趣領進門”,還是進行的蠻順利(當然會順利啊,玩中學是公認的好辦法)。
185首 SSS 點讀書,出門攜帶方便
大量的安靜書
二、珍惜啓蒙關鍵期,計劃分級進階
從元旦到4月,我們看完了 《RAZ aa,》 《海尼曼》GK,《RAZ A》 看了一部分,此時的興趣還是可以的,“小火慢燉娃”開心,我也開心。
後來刷到很多雞娃大神的文章,以及一些雞娃羣裏的討論,對分級的升級問題刷新了認知後,領悟到“大量重複”是各大門派統一的思想也是精髓所在,再有差異就是時間與技巧問題,老母親們自是拿出十八般武藝。我也不例外,4月中旬,真的如對待工作般,開啓分級計劃並有力實施,響應的是“不要在低階徘徊”。
三、調整策略,找回內驅力,推進與興趣並存
1. 初期顯現問題
由於“大火猛攻”,近兩個月的時間,我們刷完了《RAZ A》,《RAZ B》,《RAZ C》的一半,其實與大神們比這個量真的不多,但是作為上班族媽媽,也是不容易的。一本看3-5遍,而且大多數還是人肉,這真是誰陪誰知道。因為主要以《RAZ》為進階主線,所以《培生》,《牛津樹》都是輔助進階,添加趣味(都知道,Raz 相對還是枯燥一些),此時《牛津樹》2級也是刷到一半。
這段時間,會遇到他的小情緒。初期基本靠“安撫+哄騙”,最初還是能乖乖坐回來。但是班媽到家吃好飯也要7點了,安頓好他的陪玩小遊戲環節,動畫片時間,洗澡時間,一般8點切入閲讀時間(這個閲讀習慣我家是從2歲起中文閲讀養成的),10點關燈睡覺(時間的緊迫,催動了效率的提高)。但是娃各種不配合,上竄下跳,坐不住啊...
從最初的哄騙,到耐心的喪失,我的表情開始流露出不滿,語言不太友好了。娃感覺到了我強大的氣場,空氣開始變得低壓,一切似乎變得不美好了。儘管媽媽還在儘量忍,用朋友的語氣來講,內血都憋出來了,但是有時還是會控制不住情緒的傷到他。
2. 意識到問題
從開始勉強的配合,到後面他的耐心盡失,乃至言語的表達“媽媽,就是不要看英文書”,就這樣他離英文漸行漸遠。
從他的一點點變化,我也慢慢意識到,先前培養出的內驅力沒有了,我也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不僅需要從刷分級的方式方法上改進,也要從態度上徹底改變。總結下來就是要從兩方面改變:方法+心態。
3. 解決問題,改變策略
A: 依舊從興趣入手
從放手那天開始,娃在英文方面就暫時散養,他愛看啥看啥,考慮到娃的興趣點在各種車上,搬出英文繪本《汽車鎮》,娃從起初的二三本,到一口氣36本,英文也算沒有丟掉,至少是持續進行中...
娃喜歡的《牛津小土豆》,以前沒有精講現在補上,看到當媽的誠意,是熾熱真心的
B:從學習區切換到舒適區
在不反感的情況下,看以往的繪本或安靜書作精講,再擴展到有關聯的知識分級作為鞏固。我娃是特別喜歡看舊書的小朋友,新的中英文書推進全靠騙,所以這點很愁人,但這會發揮了作用。
C:持續玩中學,增加趣味性
之前為了推動進階,在方法上考慮欠缺,反思下來,不能一味前進,畢竟還是小娃,趣味性還是很重要的。有時停下來,做個與內容相關的小遊戲,小動作表演,雖然之前多少也有些,所以還是家長把握個度吧。
D:加入思維導圖,玩中學加強思維發散與聚合
現在都強化思維能力,所以這會也摻合一些這方面的元素進去,進行導圖的啓蒙,一邊玩一邊鞏固,學完做過發散思考,導圖做聚合。説説我們用思維導圖學英語的方法步驟:
第一步:確定導圖主題
一般我會從某本或多本繪本中採集圖片,小娃不會寫字,因此圖片替代填圖。
再次看到我的決心,這文檔裏每個小圖都是一個個截出排版再打印的
第二步:從多元的信息中抓住導圖的主線
娃在思考中,幫助複述,歸納分類與總結,使其抓住主線,比如這是蘋果,是水果,這是山羊是動物等。這也是有趣的部分。
歸納與總結
第三步:依據主線,深入發散
如果不是沿着主線去深入,而只是任由孩子想到什麼説什麼,那就是無規則的發散,最後能説出來的東西,往往比沿主線去深入發散要少很多。所以此時引導入發散,比如河裏遊的除了你書上看到的還有些什麼?
流程圖
是不是覺得有些很眼熟,部分圖片來自《Raz》和《海尼曼 GK》
比較和對比
第四步:重新講述做導圖,建立全局觀
一邊填圖(思維聚合),一邊説(口語輸出),一邊玩(親子關係+興趣建立)。好了,導圖好像説得有點多,因為也是最近新研究的方式,感覺特別好。
E:口語日常推進英語環境
生活中口語浸潤,也是先從感興趣的話題開場。比如我們熱衷的車車,然後引入其他生活日常,再比如喜歡的迷宮資源,思維資源等。將英文環境儘量多融入生活,使其日常化。之前就是口語太少,渣媽英語的口語差的不是一兩點,所以在刷迷宮,還有 BrainQuest 卡這些,可以補足。
(這樣的資源是不是對渣媽特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