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媽媽,咱家有錢嗎”,三種媽媽不同的回答,影響孩子不同性格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健康

大家好,我是索菲,也是個寶媽!每天堅持分享家庭教育經驗、育兒優質內容,喜歡的請關注!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部分家長在如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時都會十分迷茫,也不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説,直到自己家的寶寶突然有一天問到家裏有沒有錢的時候,家長才開始思考應該如何回答。

這個問題不同的解答方式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所以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三個例子。


1、家長哭窮,容易讓孩子養成自卑的性格

年僅五歲的浩浩在看到幼兒園裏其他小朋友都拿着一塊能夠用來寫字畫畫的小平板,一打聽原來需要一千塊錢才能買到,本來就已經非常懂事的浩浩回家並沒有直接要求媽媽給自己買,而是先拐了個彎問家裏有沒有錢。


浩浩的媽媽心想如果能對浩浩説自己的家境貧寒也許能激勵浩浩努力學習,便對浩浩説家裏很窮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學習。

浩浩聽到了媽媽的話以後便再也不去奢望能買這塊平板了,不僅如此,在以後的日子裏他總像抬不起頭一樣,認為自己低人一等,非常自卑,明明能活潑開朗的他最後變得一個朋友都沒有。


其實浩浩媽媽本來也只是希望能通過自己的話讓孩子更加懂事節儉,結果弄巧成拙,讓孩子變得自卑摳門。因此這樣的回答會讓孩子失去金錢帶來的自信感,也會影響人際交往,更有可能變得金錢至上,不懂感恩。


2、家長炫富,容易讓孩子養成虛榮浪費的性格

瑞瑞在幼兒園的時候總看見朋友們聚在一起談論身上鞋子和衣服的價格,便希望能夠融入其中。於是在媽媽來接他的時候,便詢問媽媽家裏有沒有錢,媽媽也不想孩子委屈着長大,便誇下海口説家裏有的是錢,想要什麼都可以。


瑞瑞便向媽媽提出了一雙非常想要的鞋子,拿到以後他也並不知道這雙鞋子花去了爸爸每個月四分之一的工資,瑞瑞也因為媽媽的話從此以後想要什麼都開口,爸爸媽媽也為了能滿足他的要求而非常吃力地生活着。


本來是好心好意不希望瑞瑞自卑,卻養成了他大手大腳愛慕虛榮的性格,這樣不僅不可取,還會讓孩子們變得不懂感恩,肆意浪費。


3、家長如實回答,養成孩子不卑不亢的性格

苗苗也在放學以後問過媽媽同樣的問題,但是媽媽卻告訴苗苗雖然家裏比不上富豪,但也是衣食無憂,不用過分擔心家裏的經濟問題,現在只需要你好好學習就行了。這番話讓苗苗底氣十足,不僅自信許多,在學習上也更加認真努力了。

苗苗媽媽的回答無非是其中最明智的,因為孩子需要家長給予一定的安全感,可是又不需要過分誇張,只要如實告知才能讓孩子不卑不亢地生活着。


那麼,在孩子對金錢還很懵懂時,家長要怎麼跟孩子談錢?

不能欺騙

善意的謊言有時候雖然能夠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保護他們幼小的心靈不受到外界傷害,但也會讓他們永遠感到對不起父母,產生愧疚之心,一輩子也難以治癒,還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親子關係。


不能虛榮

也有些家長本就貪慕虛榮死要面子,為了讓自己孩子能夠抬起頭做人硬裝自己非常有錢,這樣有朝一日被孩子識破後,孩子就會加倍自卑,無法自拔。


最後,如果孩子詢問到了有關家庭經濟狀況的問題時,家長也不要過分在意,以一顆平常心去面對孩子單純的提問,實話實説比任何謊言都好。

我是索菲,90後、倆娃媽,專注家庭育兒內容分享!在這裏你能發現最實用、最有意義的家庭教育相關內容和育兒知識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