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能力,體現在與人溝通、理解他人説話等方面,而這種能力每個人都具有,不過也有高低之分。
現在社會發展如此快,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已經成為是優秀人才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很多行業都需要口齒伶俐、能言善辯的人才,這樣才能用自己的語言去説服她他人達到自己的目的。
案例:
想要讓孩子擁有好的口才,就要從小培養,對於寶媽來要多加留意,如果孩子説話太晚就要注意了。
而這樣的例子,同事小張就是其中一位,她和老公都是外地人,在本市買了房後才把公婆接來住,後來孩子出生了小張就在家做起了全職媽媽。
她自認為管理孩子比較有一套方法,可是兒子2歲了卻遲遲沒有開口説話,和他同齡的孩子們已經能過完整表達自己想法了。
一開始她還納悶,後來乾脆帶兒子去醫院檢查了,沒想到醫生給出的答案很耐人尋味,醫生表示:你家人太多了,太過於熱鬧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小張其實知道,因為老公是東北人,平時在家從來不説普通話,公婆也是也是如此。
而自己是雲南人,在家總説家鄉話,有時就連她都聽不懂老公的話,更別提小寶寶了。這樣複雜的語言環境下,真的不利於寶寶開口説話。
分析:
哪些因素可能導致孩子説話晚?
(1)孩子聽力有障礙
與人交流的前提就是能聽到對方的聲音,如果聽力存在問題,孩子聽到的聲音小或者有雜音,那麼就理解不了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也就無法做出相應的回答。
而且較小一點的孩子聽力容易出現問題,寶媽一定要注意,如果有問題就要及時就醫。
(2)孩子存在社交障礙
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都特別害怕與長輩交流,尤其是在正式場合中,有時會因為緊張而出現結巴的情況,嚴重的還會全身冒冷汗。
這其實就害怕社交的一種表現,孩子無法正常和他人進行交流,如果出現過令他難堪的情況,他會可以逃避,甚至不願意與任何人説話。
(3)沒有好的語言環境
説話其實就是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而很多小孩子能夠説出完整話,基本都是在情急之下發生的,因為自己的表達慾望太強了。
不過有些家長凡事都為孩子準備好,不給予孩子表達的機會,那麼時間長了,他們自然就沒有表達的慾望,説話就晚了。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方法1:家長給予孩子鼓勵
小孩子在學習説話的過程中,經常會不懂其意而鬧出很多笑話,此時家長就要注意了,千萬不要指責、嘲笑孩子的行為,這樣特別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打擊他們表達的意願。
正確的方式是要多鼓勵他們,讓孩子知道這是一種值得表揚的行為,而孩子出現錯誤時家長要及時糾正、引導他們。
方法2:培養孩子閲讀的習慣
想要讓孩子敢説話、有的説,就要肚子裏有“墨水”,其實方法很簡單,鼓勵孩子多看書培養他們閲讀的好習慣。
因為只有看的多了,才會懂得多,而且閲讀本身就可以加速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好方法,其實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大聲朗讀出來,時間長了孩子就會説話了。
方法3:給孩子營造好的語言環境
很多家長在教孩子説話時,習慣用口語化的、疊字的或者是方言,總之就是不用正常大人用的普通話,這樣孩子就很難聽懂他人的話。
而且既是聽懂了想要和對方溝通,自己説的話對方也不一定能聽懂。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給孩子營造好的語言環境,在家儘量用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