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積食是一種小兒常見病,小孩子嘛,每天除了吃就是玩,對吃的東西,很少有小孩兒對吃的有抵抗力,爸媽則是出於愛護孩子,孩子想吃又捨不得不讓孩子吃,一吃多了就出現積食了。
雖然食物可以給孩子的身體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能量和熱量,但吃多了也不是什麼好事,很容易導致積食產生內熱。中醫的説法是"積食鬱熱",普通老百姓的説法就是"上火"。通俗點説,就是吃多了不消化,或者是營養過剩。
這種情況大大超出了脾胃消化吸收能力的最大限度,吃進去的食物不能被及時的消化吸收,脾胃功能就會受到嚴重的損傷,積食的症狀很快就會出現。時間久了,鬱積生熱化火,便會誘發很多小兒疾病:
1、積食誘發經常性腹瀉、便秘
脾氣向上走,胃氣向下降,是為正常,二者協調才可以確保吃下去的食物可以被正常消化、吸收、排泄。孩子脾常不足,吃的太飽,則脾胃運化不及,結於腸胃,致使腸胃功能失調,腸道的傳導功能就會失常,出現腹瀉、便秘的症狀。而且反覆發作,很難治癒。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出現腹瀉或者便秘時,便會自作主張給孩子服用一些藥物,雖然見效快,但經常會出現反覆,殊不知是損傷了孩子的脾胃。如果孩子出現積食問題,家長可以多給孩子用雙低聚乳清水沖水喝,積食的症狀很快就能緩解。
2、積食誘發發熱
孩子吃多了,胃中有積食,停滯於中焦,時間久了就會化熱,熱蒸於內,體温就會上升。積食誘發發熱的孩子多面黃,舌苔厚膩,不解大便,腹脹,吐瀉,乳食不化,大便酸臭、異常等。
3、積食誘發咳嗽
脾胃是生痰之源,肺則是貯痰之器,積食會讓脾胃變得虛弱,時間久了容易生痰,出現咳嗽不止,中醫上稱之為"食咳"。食咳的小孩基本上都會出現腹脹、不愛吃飯、口臭、手足心熱、便秘、舌質偏紅、舌苔厚膩等積食化熱的症狀。
當家長髮現孩子胃口差、口氣重、大便不暢,睡眠不安的時候就要提高警惕了,孩子很可能發生了積食,那要怎麼做才能有效防治小兒積食呢?少吃2白多做3事,堅持3天,和積食拜拜
少吃2白
薯片、油炸食物
薯片等膨化食品以及炸肉等油炸時候,都可以稱為"肥甘厚味",會在體內產生內熱,給孩子的消化造成負擔,孩子的胃腸功能是很弱的,常吃這些會加重脾胃的負擔,時間長了,孩子就很容易積食不發育。
魚蝦、螃蟹等
其實螃蟹等海鮮,和上面説的寒涼食物也是有相同之處的,螃蟹屬於寒涼的食物,孩子常吃會阻礙脾胃的發育,而且海鮮之類的都是發物,如果孩子處在咳嗽期間的話,吃這些食物,可能會導致孩子久咳不止。
多做3事:
1:養脾胃
1. 家長應該重視對寶寶脾胃的調理,要知道只有肥沃的土地種出來的蔬菜水果才營養美味,人體也是如此,只有脾胃健壯了,身體各方面素質才好,家長在幫助孩子調理腸胃時可以先以減輕脾胃負擔為主,調製類消化食物,促進脾胃發育,清理體內積食,提供身體營養,改善生長髮育。脾為後天之本,運化全身的水谷精微。在五臟六腑之中,脾胃對於孩子是最重要的。脾胃作為人體的消化器官,相互協作,分工合作才能共同完成消化功能。
2、讓孩子養成專心吃飯的習慣
有的孩子吃飯的時候,會有邊吃邊做其他事情的習慣,通常家長在吃飯時,會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讓孩子吃飯,此時孩子會匆忙吃完飯以便繼續做自己的事情,孩子因此造成積食的情況有很多。其實,我們可以在吃飯前,讓孩子保持相對安靜的狀態等待吃飯,吃飯的時候也要保持安靜的狀態,關掉電視機,拿開孩子的玩具、書本等。這樣孩子不會因為別的事情而分散吃飯的注意力,不至於吃多了不消化。
3、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
有些家長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責備孩子,這種行為是非常錯誤的,對於孩子來説,吃飯時攝入營養物質的過程,你在這個時候責備他,他就會很難吃下食物,即使吃下去了,也很難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