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可能與這件事有關,很多家長都忽視了!

由 湯生 發佈於 健康

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給父母的禮物,家長也都覺得自家寶貝是最聰明、最厲害的,“孩子是自己的好”這句話體現得淋漓盡致。每位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懂事、伶俐,不讓自己操心,可現實總是會給人一記頭槌。

當看到別人家孩子小嘴叭叭説個沒完,自己寶貝卻惜字如金、守口如瓶,多一個字都不帶説的,你説能不讓人操心嗎?帶着孩子到醫院檢查,居然確診為語言發育遲緩,這下全家就都進入“戰鬥狀態”了。問題是,醫院的檢查結果並沒有發現孩子有病理性因素,大夫説多半是家庭環境造成的語遲,這就更扎心了。

孩子説話晚怎麼能怪家庭呢?有什麼地方是家長忽略了嗎?

我們先看看語言發育遲緩的成因,先天智力低下、構音器官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遺傳等病理性因素是一方面,語言環境不良、語言教育遲滯則是另一方面的原因。如果孩子沒有病變,那麼只能是環境和家庭教育造成的了。

0-3歲是公認的語言發展黃金期,在這個時期,兒童的智力、語言、體質都在飛速發展。從最初的牙牙學語到全句輸出,整個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且進步迅猛的。也許孩子今天才會説30個詞彙,下月初的時候直接就能和你頂嘴了,孩子的聰慧程度總是超過父母的想象。

每位家長都希望寶貝成為“別人家的孩子”,起碼能在親朋好友中“名垂青史”,哪怕孩子比別人早幾天説話,多會做幾道數學題。希望是好的,但是真碰上自己孩子説話晚肯定比別的父母更着急。

網上有好多版兒童語言發育特點時間表,都大同小異,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表現自行對照。如果孩子早一點説話也不要太過興奮和驕傲,晚兩三個月説話也不要慌張,這都是屬於正常情況,只要説話時間不晚於一般兒童半年以上就好。

為什麼兒童説話會有時間差呢?一種説法是和遺傳有關,孩子的智力和發育情況有60%是從父母那裏遺傳過來的,也就是説如果父母都很聰明,孩子一般是差不了的;還有一種説法是後天語言教育和環境造成的,不同的育兒理念能讓孩子的發育速度也有所差異。

那麼,説話晚的孩子的父母是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到位呢?

1、 説話不能停

孩子的語言學習是需要磨耳朵的,最容易的方法就是不斷和孩子説話,哪怕是在做飯,洗衣服,都要和孩子説“媽媽在做飯”“媽媽在洗衣服”,這是進行語言刺激最簡便的方法。

2、 看破孩子意圖後先説後做

孩子在語言還未成型時,很多時候是説不出自己的需求的,只能嗯嗯啊啊地拿手指向想要的東西。這是家長不應該立馬去滿足他,而是問他“是不是想要小恐龍?”“寶寶是不是渴了,是不是想喝水了?”

3、 眼神交流,口頭肯定

不要認為孩子看不懂眼神,兒童在語言學習初期是靠肢體動作和語言的雙重作用表達意圖的,而且在説話時看着寶貝,有利於讓孩子熟悉發音時的口型狀態。另外,在孩子有表達錯誤的時候,也不要急忙打斷更正,要先肯定孩子的進步,然後再教他正確的説法。

4、 多多出門,增加社交機會

語言是人與人溝通的工具,與同齡人交流是孩子最快的學習方法之一。家長不能因為懶惰、玩手機而不願帶孩子出門,而是應該鼓勵孩子互動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一起玩耍,增加説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