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天下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説得更有道理。

1

家長越喜歡講道理

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講道理”是很多家長喜歡的一種教育方式,一直以來被正面推崇。但人們也往往發現講道理對於很多孩子來説沒用,越喜歡講道理的家長,他的孩子往往越不聽話。

有位家長説她7歲的女兒特別逆反,不讓做什麼就偏去做,她經常苦口婆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卻不聽,惹得家長常發脾氣。

她知道打罵孩子不對,但不知該怎麼辦,她講述了這麼一件事:

她家住公寓樓五層,沒有電梯,走樓梯上下。最近女兒特別喜歡這樣下樓:一條胳膊搭到樓梯扶手上,胳膊用力腳不用力地向下溜。

媽媽不允許孩子這樣做,説樓梯扶手平時沒人擦,那樣會把衣服弄髒磨壞。

但再一次下樓時,孩子又那樣,屢説屢犯,家長終於失去耐心,大發脾氣。孩子當着家長的面不敢那樣做了,卻找各種機會偷偷地那樣下樓,衣服袖子下面經常是髒髒的。

陳述完事情後,家長用失望的口氣加一句: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別的孩子懂事,我其實挺尊重她的,不知給她講了多少次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聽。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我對家長説,你既然已經發現講道理沒用,那至少説明在這件事上,講道理是不對的,發現不對,就應該立即停止。家長一臉迷惑,情緒上略有牴觸地問我,講道理不對嗎?那該如何教育她?

我説,很簡單,回家找兩塊抹布,你和孩子一人一塊,自上而下把樓梯扶手擦乾淨,既做了公益,又滿足了孩子手腳並用下樓的樂趣,試一下,看看效果如何。

家長一聽,恍然大悟,對啊,這麼簡單,我怎麼沒想到呢!我怎麼就光想着給她講道理呢?

這位家長之所以沒想到,應該在於她一直以來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説得“有道理”,沒去想自己做得多麼沒道理。

就這件事,孩子不過是想變個花樣走樓梯,家長卻不體恤孩子,這麼微小的一點童趣都不給孩子,對這麼簡單的嘗試都不能容忍,這和家長所説的給孩子“尊重”就完全不搭界。

天下沒有不懂事的孩子,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長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説得有道理重要得多。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並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這個原理幾乎在理論上無人不承認,而在實踐中又無人不違反。

要使兒童“明白道理”,不要僅僅把道理告訴兒童,必須要首先讓兒童有機會在實踐中獲得連續不斷的經驗。

我曾看到一則新聞,廣州番禺張中良夫婦收養了10個孤兒,孩子做錯事,張中良與妻子不會責罵他們,也不講大道理,而是讓孩子們通過體驗,來完成對一個道理的認識。

比如,有一次,張中良讓家中的小女兒慕恩帶着眼睛看不見的姐姐美春出去玩,不知為何慕恩將美春一個人丟在了外面,獨自回來了。

張中良知道後並沒有多説什麼,只是讓小慕恩做了一個體驗:用毛巾矇住慕恩的眼睛,讓她自己在外面走一段路。從此以後,慕恩變得特別懂事。

這一個細節,足以讓我們對張中良夫婦更加敬佩,他們也許沒學過教育學、心理學,對教育的理解卻那樣透徹,沒有對孩子的真愛,是不可能有這份悟性的。

“行不言之教”是傳誦千古的經典教育方法,理論上人們都認可,可遇到問題時,大多數人的第一個念頭總是如何勸説孩子,如何給孩子講道理。

比如我經常收到這樣的來信:年輕父母們詳細陳述了老人帶孩子如何包辦溺愛,導致孩子有許多毛病,後面提出的問題卻是:“這種情況下,我如何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改正缺點?”

也有不少家長,他的孩子遭遇了學校老師的冷暴力,導致孩子厭學。家長不去想辦法向學校反映,解決老師的問題,也不去做任何和老師溝通的努力,卻來問我“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孩子不再厭學”。

——這樣奇怪的邏輯經常遇到,明明是成年人做得不對,傷害了孩子,卻把改造的矛頭對準孩子,指望動動嘴皮子,説點什麼,就可以改善孩子的狀態,這怎麼可能呢?

2

把“講道理”當成教育

這幾乎是“問題家長”的通病

人們對“講道理”的偏好往往源於思維慣性。

從小在家庭、學校接受太多“大道理”教育的人,往往會成為講道理愛好者。在他們的經驗和認識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係,就是告知與被告知的關係;所謂教育,就是“明白人”對“不明白人”説話。

所以他們對孩子表示負責和愛,就是大事小事都要告訴他們如何做。不過,這種單邊主義思維方式,最容易讓人陷入教育困境中。

一位家長説他在沒孩子時,很瞧不上那些打孩子的人,覺得成人靠武力征服孩子,真是無能。他自己有了兒子後,遇到問題,總是耐心地跟孩子講道理。

但是,隨着孩子慢慢長大,他發現自己奉行的“以理服人”越來越行不通了。

孩子經常很固執逆反,不管家長怎麼説,就是不聽。所以他開始懷疑自己做得對不對,周圍又不時地有人對他説,教育男孩子就要粗野一些,只要告訴他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想讓他做什麼事,沒什麼好商量的,必須服從,不行就動用武力。

所以,有兩次他和孩子發生衝突,真的沒能控制住,對孩子動了手。到這時,他才發現自己黔驢技窮,也墮落為自己曾經不齒的那類家長了。

這位家長的做法很有代表性,不少家長,包括很多學校老師,面對孩子的一些問題時,經常脱不了這樣的套路:

先講道理,講道理不行就去批評,再不行就通過發脾氣來征服。

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陳述我為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卻這樣不懂事……以此來“感化”孩子。

思想家盧梭説過,3種對孩子不但無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這3種辦法恰是很多家長身體力行,運用最純熟的。

每當我在不同場合引用盧梭這句話時,總是會引起別人的疑問和困惑:

如果講道理孩子不聽,除了生氣或感化他,還有什麼方法呢?難道不要教育他嗎?

當然要教育孩子,但以大道理壓人,強迫孩子接受來自家長口頭的“道理”,這是在使蠻力,是思維懶惰和粗糙的表現,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使問題之扣越系越複雜,越系越死。

教育是門藝術,講究的是簡單和精巧。改變“講道理”的思維定式,變通一下,效果可能會好得多。

有位媽媽,從孩子一歲半時,開始每晚給孩子刷牙,可小傢伙怎麼都不配合,任憑媽媽講多少道理都沒用,刷牙成了天天必打的戰爭,總是弄得雙方都不愉快。

後來,這位媽媽想了一個辦法,孩子有一個很喜歡的小熊玩具,媽媽在晚上要刷牙前跟孩子説:“寶貝,小熊這麼長時間沒刷牙,牙疼了,長齲齒了,你幫它刷刷牙好嗎?”孩子很樂意地接過媽媽準備好的牙刷幫小熊刷起來。

給小熊刷完牙後,媽媽表揚孩子刷得好,並説:“小熊真乖,給它刷牙它配合得真好。”然後問孩子:“寶寶想不想讓小熊看看你也很乖,也會好好配合媽媽刷牙?”孩子高興地説好,史無前例地配合媽媽刷牙。這樣幾天下來,孩子再也不厭煩刷牙了。

還有一位家長,説他4歲的孩子有兩個毛病,一是不聽話,一是愛哭。問我怎麼辦。我讓他舉出最近的一個不聽話的例子。

他説孩子這幾天總是在晚上臨睡覺前要下樓玩,無論家長怎麼給他講外面天黑了,小朋友都回家了,明天再玩之類的話,孩子都不聽,就是哭着要下樓。

我説,你説的兩個毛病其實是一個,可以一起解決。從今天開始,一切事情儘量聽孩子的。如果他臨睡前想下樓,你就辛苦點,抱他下樓,他想在樓下待多長時間,就待多長時間,在其他事情上也採取類似的做法。

家長有些吃驚,很顧慮的樣子,但回去還是按着我説的做了,結果讓他意想不到。

他後來告訴我,當天孩子在臨睡前又要下樓,家長沒説什麼,愉快地給他穿好衣服,帶他下去。

外面很黑,冷風嗖嗖的,樓下空無一人,他剛把孩子放地上,孩子就要他抱着回家。

家長故意説既然下來了,多待一會兒吧,孩子説什麼也不肯多待,説想回家睡覺。回家後,孩子一下變得很聽話,讓刷牙就刷牙,讓脱衣服就脱衣服。

此後其他的一些小事上,家長也都少説多做,儘可能傾聽孩子的意見,結果孩子哭鬧大大減少。

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把有效教育和無效教育區分為“君子之學”和“小人之學”。

“君子之學”是從耳朵進來,進入心中,傳遍全身,影響到行為;而“小人之學”則是從耳朵進來,從嘴巴出去,只走了4寸長,所以難以影響到整個人。

用思想家盧梭的話來説就是,“冷冰冰的理論,只能影響我們的見解,而不能決定我們的行為;它可以使我們相信它,但不能使我們按照它去行動,它所揭示的是我們該怎樣想,而不是我們應該怎樣做”。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實了東西方先哲們的觀點:從講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間的距離可能很遠。

一個人能否接納別人的觀點,首先取決於情緒,其次取決於對方的行為,最後才是對方的語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

3

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

做“不講道理”的家長,並非完全否定言語的必要性,而是強調口頭教育的適度性和行為教育的重要性。這裏另有3條建議。

“講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

想給孩子講點什麼道理,必須首先確認這“道理”你自己也相信。

我在工作中經常遇到心口不一的家長,比如有的家長明明自己對孩子的考試分數斤斤計較,向我討教的問題卻是: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時,如何給孩子做思想工作,讓他不要在意分數?

把“如何説”僅僅理解為一種説話技巧,這是一些人在教育上始終不得要領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像文字所到之處是一個人的思考所到之處一樣,語言所到之處,也應該是一個人觀念所到之處。

與其向別人討要説話技巧,不如靜下心來想想,我自己到底是怎麼想的?

避免向孩子灌輸庸俗價值觀

生活中可以經常看到這種情況,一些家長自己站位不高,卻熱衷於向孩子傳達一些並不高明的見解,甚至是一些庸俗的人生經驗。

比如有的家長暗示孩子不必在學習上幫助別的同學,給別人講題既浪費時間,又容易被別人超過。生活就是競爭,別人走得靠前了,你就落後了。

孩子從這些所謂的人生道理上,學會了小鑽營、小算計,卻學不到大胸襟、大情懷。這樣的“講道理”,實際上是在降低孩子的視野和胸襟,束縛限制了他的發展。

教育的真正準備是完善自己,想要給孩子講出能讓他飛翔的道理,家長自己就要具有藍天的胸懷和高度。

如果感覺自己的高度不夠,不知道該如何説,什麼也不説總比胡説好得多。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切不可把“不講道理”做成“不講理”

有一些家長確實很少對孩子講道理,他們很直接,三句話不對就把孩子罵一頓或打一頓,這就不是我們這裏所説的“不講道理”,而是不講理了。

更有些家長,對孩子簡單粗暴,卻在事後美化自己的行為。例如,打了孩子,然後又深情地講“孩子,我為什麼打你”,通過煽情來為自己的行為找遮羞布。

這簡直是強盜邏輯,矯情得十分了得,是更深層面的不講理。

“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發脾氣加虛偽是下下下策。

總之,教條不重要,教養才重要。

盧梭説過,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有氣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他通過這種語言,能説服人心,作出行動。

想讓孩子懂道理,家長就要口頭少講道理,行為符合道理,這樣孩子才能明白道理——像繞口令了——這就是教育的道理。

4

講道理孩子不聽,不妨換個做法

孩子有時候確實會有些令人不可理喻的想法,給家長帶來麻煩。

遇到這種情況,除了想辦法和孩子溝通,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感覺一下他的想法和願望,不要輕易下論斷,説孩子“不聽話”。

家長當然可以直接給孩子講一些正確的道理,但如果孩子不聽,就應該考慮換一種説法。

實踐證明,想要孩子接受一個觀點,從情緒上入手最容易,通過問答的方式,調動孩子去思考,刺激他天性中善良的一面。這樣的方法屢試不爽。

有位媽媽説在兒子3歲前,她上衞生間不注意關門,孩子經常跟進來。後來她覺得孩子越來越懂事了,讓他看到自己蹲馬桶的樣子不好,就不再允許孩子跟進來,孩子不聽,非跟進來不可。

媽媽很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總沒什麼效果,媽媽只好強行把門閂上,孩子每次都在外面拍打着門,哭得聲嘶力竭,有一次甚至哭吐了。

從此,孩子的注意力都放在媽媽去衞生間這件事上,即使他正和姥姥玩着,或正在看電視,媽媽想悄悄地溜進衞生間時,他不知為什麼總能發現,會馬上丟下正做的事,衝過來高喊“不讓媽媽上廁所”。

這位媽媽非常發愁,每天上廁所成了一件警察抓小偷的較量,感覺真是累人。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我對她説,既然前面已講過道理,沒用,就不要再講,換一種方法,用問問題的方式來給孩子做思想工作,效果也許更好。我建議她問孩子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不讓媽媽去衞生間,那你覺得媽媽尿褲子裏好還是尿馬桶裏好?”

大多數孩子第一問就可解決問題,他們會很快判斷出來,尿褲子不好。

孩子一旦給出這個答案,多半不會再阻攔媽媽去衞生間。個別孩子,因為和家長為這事擰巴了挺長一段時間,可能會故意彆扭着回答,説尿褲子好,那麼接下來家長問第二個問題。

“你喜歡媽媽高興,還是喜歡媽媽不高興?”

一般情況下,孩子肯定會選擇喜歡媽媽高興。就像父母本能地會愛孩子,孩子也會本能地愛父母,願意討好父母,所以在這個問題中,幾乎很少有孩子會選擇要媽媽不高興。

這樣問的目的,是引導孩子對第一個問題重新做一下選擇。如果孩子重新做出正確選擇,要真誠地表示出愉快,肯定孩子非常懂事。

然後讓孩子在外面等着,並給他一個期待,讓他看看一會兒媽媽出來後,是高興的還是不高興的。

對一個幼兒來説,只要有一兩次,他體會到正確選擇的快樂,看到媽媽因為自己的選擇而高興,正面心理得到強化,問題多半就解決了。

萬一你的孩子實在是特別,到這裏還不行,固執地選擇要媽媽不高興,那繼續問第三個問題。

“你希望媽媽只是今天不高興,還是明天也不高興?”

我幾乎不相信哪個幼兒會繼續選擇讓媽媽不高興,只要他選擇了明天要媽媽高興,事情就又可以回到第一個問題上,按前面的套路來解決。

最意外的是孩子繼續選擇明天也不讓媽媽高興,媽媽在第二天可以接着問同一個問題:媽媽今天因為不能正常上衞生間不高興了,你希望明天媽媽高興嗎——家長問話的態度拿捏好,要平和而真誠。

誇張的口氣會誤導孩子,讓他以為這只是個遊戲,故意做出錯誤的選擇,以延長遊戲時間;當然更不能表示出生氣,那樣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壞,刺激其負面心理。只要孩子感覺媽媽內心沒有恨意,他絕不可能一直要媽媽不高興。

這位媽媽後來告訴我,她問到第二問,問題就解決了,很有效。

我見過一些“屢教不改”的孩子,確實讓人感覺棘手。

但如果深入瞭解一下他們的家庭生活,總會發現根源在於家長的固執。許多家長,可以為孩子付出生命,卻不肯在孩子面前放下自己的想法,如果有人告訴他説要改變的是家長自己,他會覺得被冒犯、被挑釁,非常生氣。

他們愛自己的想法超過愛孩子,而孩子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投降”中,心理逐漸被打垮,如果沒有閲讀或其他思想導師扶植其精神之樹成長,思想就會逐漸萎縮或變態,思維方式慢慢變得畸形。

這樣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會首先喪失傾聽的興趣,發展出超過常人的防禦心理,同時產生“道理免疫力”,哪怕這個道理本身很有道理,他也本能地排斥,嚴重的甚至會發生道德免疫力;

其次,獨立意識喪失,不能對一件事進行誠實、深入的思考,失去正常判斷力,思維流於膚淺和平庸;

第三,心態變得苛刻,對理解他人沒有興趣,興趣只在如何用自己的觀點征服對方,佔據上風——這樣的人生活中常見,他們和“他人”幾乎沒有共同認可的觀點,幾乎從來不能在一件事上持有相同的看法。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有人説不要濫用藥品,他就説生病了還是要吃藥的,不能一概而論;

有人説孩子不能打、要尊重,他就説孩子和孩子不一樣,有的孩子是需要打的;

甚至有人説60歲以上婦女不適宜穿高跟鞋,容易扭傷或摔倒,他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説不穿高跟鞋的老人也有摔倒扭傷的……

我老家管這種偏愛抬槓的人叫作“槓房出生的”。表面看,這些人説話總是一分為二,又全面又客觀,其實他們只有兩種觀點:你的觀點,我的觀點。並且前者總是錯誤,後者總是正確。

“槓房出生的人”其實思辨力特別弱,原因是他們的能量不能用於真誠的思辨上,主要用於不停地反抗別人的話語上,一生也往往在這種無端的消耗中庸碌地度過。

而這樣一種心理,如果不自知,會通過言傳身教,產生代代相傳的惡習。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317 字。

轉載請註明: 教育孩子“講道理”是下策,發脾氣是下下策,那麼上策是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