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會説,我要培養孩子的獨立人格。但是獨立人格從來都不是培養出來的,是怎麼養出來的呢?是他自然生長的。一般情況下,只要是我們不干預孩子的成長,在老天的安排或在自然規律的運作之下,孩子的人格會自然而然的變得很獨立。但是,如果我們人為的去做一些貌似可以讓孩子更加有獨立人格的事情的話,可能會干擾這樣的自然進程,讓孩子越來越變得不獨立。
真正的獨立教育是在有愛的基礎上,獨立思考,憑藉自己的力量處理與年齡相符的事。而不是不能依戀父母,不能求助父母。
網上流傳了這樣的一則消息,晚上7點,公交車上原本應該空空如也,可是仍舊有一個獨自哭泣的小女孩不肯下車。在司機的詢問下才得知,這個9歲的小姑娘坐錯了方向回不了家,無奈之下只能哭泣。而聯繫上小女孩的媽媽之後,小女孩的媽媽表示,因為工作繁忙沒有時間接送孩子,無奈之下只能讓小女孩鍛鍊一下,獨自回家。小女孩的媽媽雲淡風輕,並不將這樣的事情放在心上,也沒有想到姑娘竟然真的找不到家。而這個媽媽所謂的鍛鍊孩子獨立性的活動,卻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內心恐慌,讓孩子感覺差一點就找不到家了。
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儘早的獨立,他們用自己認為的方式鍛鍊着孩子的獨立,當父母卻忽略了這樣盲目的獨立只會是沒有效果的“偽獨立”,而孩子並不會真正地獲得獨立相反還會受到這樣訓練的反噬,獲得無法磨滅的傷害。
父母想教給孩子堅強和獨立,孩子得到的卻是無助和折磨。
鍛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獨立自主,這個育兒觀念本身沒有錯。
但若家長用錯了方法,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
實際上很多時候,阻礙孩子不獨立的不是順其自然的成長,而是父母不當的養育方式。
教育家劉長銘曾説:中國家長無法接受自己的孩子將來會是一個普通人,當今社會上很多現象説明,他們看重的不是孩子本身,而是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比別人好。
心理學有個詞叫“健康依賴者”,指獨立但自感可以依賴。獨立的前提,是充足的安全感。只有心安了,力量才會向外探索。
所以,培養孩子獨立性,應多做溝通,實時觀察,既要教他相關技能,又要告訴他父母是他的後盾。
獨立,不止體現在行為上,還應體現在精神上。精神獨立,才能自主思考,不人云亦云。
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採用開放式提問,多問孩子這類問題:“你覺得應該怎麼辦”“你覺得怎麼做更好”“你覺得是為什麼”……
引導孩子發散思維,不斷深入思考。
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説:永遠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
而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層次,有選擇性的讓他們去做一些事,合理的實踐,能讓孩子慢慢變得獨立。
如果發現孩子還差一點點完成,那麼當然可以鼓起孩子勇氣,讓他自己做。
但如果發現這件事情遠高於孩子的能力,父母應該把難度分解,分解成每一步驟都比上一步驟難一點點、孩子努力一下能達到的情況,那麼才對孩子的自信心有好處。
認知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最大的貢獻是“最近發展區”。我找了一張最“説人話”的圖,讓大家瞅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