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陳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五層架”

談陳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五層架”

太極聖地陳家溝

轉發:鄭州陳氏太極拳小架學堂

第一層功夫是從學習拳架的第一個式子開始,一招一式,按照逐勢要求的方向、角度、位置、手腳運行的趨向等外形姿勢與動作進行練習,在練習時感覺到有內氣的活動為止,該階段主要是學習拳架。

在第一層功夫期間,對逐勢的技擊含義不必追求,因為身法的要求尚未做到,便去結合技擊方法,不但不能配合恰當,反而會出現顧上顧不了下,顧左顧不了右......本應逐步化去僵勁,過早追求技擊卻適得其反,越練越僵,影響功夫的進益。

在練第一層功夫期間,存在以上所説到的缺點,從風格上達不到外柔內剛,輕而不浮,沉而不僵......。而是外剛內空,有猛打,猛衝,猛起,猛落,有斷勁,有頂勁,不能圓滿順隨。

談陳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五層架”

第二層功夫的任務,是進一步去掉在練拳時,身手內外產生的僵勁和拙力,使身手內外協調一致,達到周身相隨節節貫串,內氣按拳架姿勢的要求有規律地在體內裏運行,達到一氣貫通。

第二層功夫當中對身體各單位的要求比較嚴格,處處解決矛盾,力求內氣貫通,有時某個部位稍微動一點,內氣就馬上順下去,的確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練拳者和身手內外,若有合不住的感覺,身體某個部位必然用了僵勁,產生了矛盾,將該部位調整恰當,氣能順,自然就會合住。

在進入第三層功夫的初期,雖然內氣能夠貫通,但是還很薄弱,在練拳時稍微不注意,或者有時疲勞些,動作不夠協調,都會影響內氣的貫通和運行,在第二層功夫階段,身手內外產生了矛盾,可以調整身法解決矛盾,使姿勢順隨,內氣貫通。

到了第三層功夫,就不允許產生矛盾再調整身法,要求周身相隨,切無妄動。在練習時每一着、每一勢、舉手投腳都要意到氣到,以內氣催外形,內氣不動,外形寂然不動,內氣一動,外形隨氣而動。以心行氣,以氣運身。內氣發於丹田,運於骨縫之內,再由骨縫運於肌膚,貫注於四稍,復歸于丹田,纏繞往來,輕靈圓轉、不丟不頂、輕輕運動、圓轉自如。

談陳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五層架”

太極拳大家陳伯祥先生

第三層功夫掌握了練習太極拳的內外要求和運動規律,有了自我糾正的能力,就可以脱離外因的指導,深入研究鍛鍊,走向成功的道路。

第四層功夫是由中圈而小圈的階段。練到了第四層功夫已經進入高級境界,接近成功,對具體練習的方法,動作要領,逐勢的技擊含義注意事項以及逐勢的內氣運行,呼吸與動作配合等,皆完全掌握。在練習太極拳時,舉手投足,不僅做到意到氣到,並且要帶有實戰的意識,象在戰場上和敵人作戰一樣,一式一勢,連綿貫串,周身相隨,承上啓下。

下面介紹的一些拳式是假設性的臨敵實戰法。例如:鋪地錦勢與跌岔呼應,跌岔懸空直下,右腳踏地如金石聲,以跌敵人之足,左足蹬人臁骨,可破其勇,右手展開胳膊握地而上,左手前衝以推人之胸,此則以髀股後坐人之膝,右手拳屈有欲前擊之意,左腳展開如不得勝,兩手右向捺地,用掃膛鞭以掃羣敵下臁,則難自解,此以同類呼應者如此。

以上談到拳勢的技擊方法,雖是各有用法,又是千變萬化,整打零用,因勢利導,隨機應變。主要説明在第四層功夫的練習當中,需有臨敵之意,在練拳時假設周圍都是敵人,在意的指揮下,皆有中氣收放,宰乎其中,對周圍假設性的敵人,進行激烈的戰鬥,所以説:“練拳時無人如有人。”真正遇敵交戰,要做到膽愈大,心愈細,“有人如無人”‘正如三國志裏“長坂坡”中趙子龍,懷抱阿斗,在曹操八十萬大軍中,匹馬單槍,殺進殺出,如入進了無人之境。

第四層功夫和第三層功夫的練習項目相同。一般需要三年可達第五層功夫。

談陳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五層架”

鄭州太極拳小架傳人拜訪陳伯祥先生

第五層功夫是由小圈而無圈,也就是由形歸無跡的階段。

練到第五層功夫,基本上已經成功,在技擊方面達到剛柔相濟、松活彈抖的高級境界。但是,還應繼續深造,志不可滿,要繼續下功夫,愈練愈精,仍然是費一日之功即得一日之成效。

雖然達到了剛柔相濟,但剛柔相濟的質量又有不同,一般來説,柔能克剛,但是如果質量懸殊過大,就不一定了,柔化的再好,只能説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爬,人不知我,我獨知人,仍然是與人交手而已。如果是槍膛裏射出來子彈的那種剛勁,柔化的水平再高,也難以化掉,這就不是柔克剛,而是剛要克柔了。所以説,柔能克剛,剛能克柔,剛能克剛,柔能克柔,道理正在於此。

否則,只要練幾天太極拳都能知道柔能克剛,避實擊虛,不與對方頂勁,難道就能立於不敗之地了!?絕對不是這樣的。拳論中所説:“出手不見手,見手不能走”,又説:“若是功夫純熟,由其大無外之圈,造到其小無內之境,不遇勁敵則已,如遇勁敵,則內勁猝發,如迅雷烈風之摧枯拉朽,孰能擋之。”

凡是此類,補僅是一方功夫純,相應二者水平差距很大。乃是,柔能克剛,剛還能克柔,反之,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乃是人剛我柔,千變萬化,難分勝負。因而太極拳練到第五層功夫,不能自滿,還要刻苦鍛鍊,精益求精。完成了五層功夫,內勁十分充足,動作又非常靈活順,內有虛實變換,外面看不見,全體空靈,變化無端,隨心所欲。

談陳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五層架”

陳氏太極拳傳人賈洪波和恩師陳伯祥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85 字。

轉載請註明: 談陳氏太極拳的“五層功夫五層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