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被妖魔化?教孩子保護自己沒錯,但方式卻錯了

近些年來頻繁有新聞報道中説孩子被陌生人誘拐、孩子吃陌生人食物後被帶走等,這些新聞不禁讓人不寒而慄。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給父母最珍貴的禮物和饋贈,父母將孩子當做珍視的寶貝一樣呵護着,可是壞人從不把這些當回事兒。所以很多父母教育孩子説:\'\'寶寶,陌生人就是魔鬼,會把你帶到陌生的地方,媽媽就再也見不到你了\'\'、\'\'在外邊一定不能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和飲料,裏邊可能有毒哦\'\'、\'\'不要和陌生人交流,不要給陌生人透露個人信息\'\',這些話語都是父母教育孩子時常見的説辭,從這些語言中可以看出父母把陌生人比作是魔鬼,為孩子建立了一個\'\'陌生人全都是壞人\'\'的思想,然而將陌生人妖魔化的思想真的正確嗎?

我國人口結構比較複雜,難免有些壞人會對孩子下手,當孩子離開父母的視野範圍時很容易被身邊的陌生人盯上,進而發生危險的事情。當然陌生人也不全是壞人,生活中很多人都屬於善良、温柔、好相處性格的人,如果父母一味地告訴孩子陌生人都是魔鬼,會讓孩子產生很強的防範意識,高度提防身邊的人和事,容易把所有的陌生人都當作壞人,進而喪失自己的判斷能力和分辨意識。這種行為不利於孩子和外界建立聯繫,難以營造一個輕鬆快樂的交流氛圍。那麼正確的教育方式應該是怎樣呢?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父母教育中存在的相關問題和解決措施,正確地教育孩子保護自己。

陌生人被妖魔化?教孩子保護自己沒錯,但方式卻錯了

1、 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理性看待陌生人

由於孩子年齡小、心理發育不成熟,對人和事物的判斷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較弱,面對陌生人的誘惑和哄騙時容易發生錯誤思考和判斷,輕易相信陌生人的各種拐騙伎倆。比如很多人販子輕易使用一顆糖、一個玩具就能把孩子拐賣到千里之外的地方,究其原因還是孩子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各位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思維能力,通過日常中的事物鍛鍊他們,比如讓孩子獨立觀察每個人的行為變化和心理情緒,通過觀察、記錄陌生人的情緒來提升自己的思考和判斷能力,這種方式有利於孩子更好地接觸外界事物。

並不是每個陌生人都是壞人,生活中有很多樂於幫助他人的好人,當孩子獨自遇到困難時有陌生人會伸出援助之手,盡心盡力的幫助孩子,所以我們不能一概而論,提升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判別能力,能夠快速分辨陌生人的好壞,而採取積極的措施進行應對,生活中我們應該理性看待陌生人,並不是每個陌生人都是父母口中的魔鬼。

陌生人被妖魔化?教孩子保護自己沒錯,但方式卻錯了

2、 學會拒絕陌生人,勇敢説\'\'不\'\'

現實中很多孩子的性格都是懦弱、膽小的,當獨自面對陌生人時內心會產生恐懼、呆滯心理變化,面對陌生人的無理要求可能不會拒絕,這就為陌生人制造了機會。比如幼兒園小朋友李明在課間遇到一個自稱是老師的人,要帶他出去玩兒,雖然李明心理可以意識到這個陌生人可能不是老師,但他因為恐懼不能在言語上進行堅決的拒絕,導致陌生人輕易就將他帶出學校,此時李明同學就置身於危險當中,很容易被陌生人拐賣或者進行非法交易等。

面對這種情況,父母要善於教育孩子對陌生人説\'\'不\'\',當面對陌生人的不合理要求和邀請時,孩子要通過自己的判斷分辨陌生人的意圖好壞。當反應到陌生人的不良意圖時,孩子要勇敢的拒絕陌生人。當言語拒絕不能奏效時要積極向身邊的人積極求助,試圖用語言和行為阻止陌生人進一步行動,這種方式適合在人多的地方教給孩子求救使用。

3、 幫助孩子識別陌生人的可疑行為

陌生人都是魔鬼的説法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而且讓孩子不接觸任何陌生人也是不現實的。所以各位父母在生活中要教給孩子如何識別陌生人的可疑行為,讓孩子掌握更多保護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培養孩子隨機應變能力,儘早識別陌生人的可疑行為,就能早點擺脱危險,而不至於將自己置身於陌生人的圈套之中。父母可以通過不停提醒孩子的方式,和孩子一起交流陌生人的各種可疑行為,並提供對應的解決措施。

比如陌生人説,\'\'叔叔家裏有糖,一起去叔叔家吃好嗎?\'\'、\'\'小朋友過來叔叔這裏,叔叔這兒有玩具給你玩\'\'、\'\'小朋友阿姨去帶你吃肯德基好嗎?\'\'譬如此類的話語都可能是人販子拐騙孩子的理由和方式,現實生活中父母可以通過現實案例對孩子進行教育,以新聞中發生的故事教給孩子分辨陌生人行為的方法,遇到危險時應當大聲呼救或者撥打110,確保孩子不會落到陌生人的圈套中。

陌生人被妖魔化?教孩子保護自己沒錯,但方式卻錯了

4、 親身示範教育能增強判斷能力

孩子對於外界事物的判斷能力是很差的,有時無法判斷陌生人的行為是否為壞行為,這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父母和孩子進行演練,父母親身來教育孩子掌握各種情況和安全技能,可以通過實時場景對話、趣味問答等方式進行教育,有效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孩子快速適應陌生人哄騙技巧,並加以突破和防範,謹防上當受騙。

父母在親身示範教育時,可設置多個環節和情節,為孩子展現多樣化的防騙知識,通常壞人會採取故意尋求幫助、給孩子零食或玩具、偽裝成親戚或同事、詢問個人信息、騙孩子開門或問路等形式獲取孩子的信任,進一步實施犯罪行為,教育中父母可充當壞人的角色以各種形式來哄騙孩子、帶走孩子,在此過程中教給孩子防範意識和方法,保證孩子面對各種複雜情況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進而採取對應措施保護自己的人身安全。

陌生人被妖魔化?教孩子保護自己沒錯,但方式卻錯了

5、 學會分辨好人和壞人的界線

好人和壞人的區分需要父母教給孩子正確的方式方法,確保孩子面對陌生人時能鎮定冷靜的分析和應對,壞人經常會以物質或精神方面的東西來引誘孩子,進而將孩子帶到陌生的地方施加犯罪行為。而好人一般是面慈心善的,當孩子遇到困難時,這類人羣會給予幫助而不求回報。雖然好人和壞人的區別可能很細微,但父母要培養孩子認真觀察、仔細分辨的能力,從細節中尋找線索判斷陌生人的好壞,父母一定不能讓孩子養成\'\'所有陌生人都是壞人\'\'的想法,這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育,會導致孩子疏於和別人交流溝通,容易讓孩子形成自閉、自卑、內向的性格特徵。

陌生人被妖魔化?教孩子保護自己沒錯,但方式卻錯了

其實,現代生活中的孩子智商和情商都普遍提高了,面對壞人的自我保護意識也有所增強,但父母決不能鬆懈,否則會給壞人留下可乘之機。正確的教給孩子判斷和分辨壞人的方法,當孩子處於危險中能及時做出應對措施,確保孩子的安全,保證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相反如果從小培養孩子陌生人都是壞人的想法,會導致孩子與社會脱軌,當遇到各種各樣的陌生人時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容易發生危險後果,讓孩子保護自己固然沒錯,但正確的方式方法才能起到最有效地作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82 字。

轉載請註明: 陌生人被妖魔化?教孩子保護自己沒錯,但方式卻錯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