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遊戲走進孩子的心——《親子依戀遊戲》新書發佈會

      2020年8月15日,《親子依戀遊戲》新書發佈會在上海書展現場如期舉行。據官方信息顯示,發佈會以“用遊戲走進孩子的心”為主題,旨在傳播通過遊戲、笑聲和親密關係來解決孩子的行為問題這一理念,幫助父母與寶寶之間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

      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中國父母缺乏對養育孩子的系統瞭解,會對與寶寶的相處產生困擾。孩子看似毫無章法的行為常常令父母感到無助、惱火或者失去耐心。究其根本,是因為家長和孩子都無法走入對方的心靈深處。不過,年輕的家長受教育程度較高,會有意識地求助於科學的育兒理念,尋找與孩子相處的新方式。

      那麼是否有這樣一種科學的、温和的方式來走進孩子的心呢?《親子依戀遊戲》一書發佈,試圖從遊戲的角度,來解決這一影響深遠的問題。

用遊戲走進孩子的心——《親子依戀遊戲》新書發佈會

      發佈會開始後,關鍵人員通過遠程視頻方式來參與。作者阿萊莎·蘇爾泰博士在現場視頻中分享了養育兒女的切身感悟和自己的成長經歷,結合數十年的研究與發現,提出了基於安全型依戀關係、非懲罰性管教和關於療愈的寶貴育兒建議。在場的年輕父母們不時眉頭緊皺、不時恍然大悟,看樣子從視頻分享收穫了不少心得。

      此外,本書譯者、育兒專家吳心奕老師也發來視頻問候。相比於阿萊莎·蘇爾泰博士的感悟分享,吳心奕老師更注重書中的實際操作,講述內容側重於親子依戀遊戲的玩法,並且詳細地解釋了遊戲設計背後的原理,從實踐和理論兩個方面闡述了親子依戀遊戲在解決兒童行為問題時的作用。

      例如以兒童為中心的非指導性遊戲,當孩子經歷了壓力或分離之後,這類遊戲對重建親子關係尤其有效,可以幫助孩子從創傷中恢復,或者僅僅用於加強親子之間的情感連接。在中國式家庭中,傳統的教育理念注重權威性,甚至不惜動用暴力,進行嚴厲管教。後果就是,孩子往往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缺乏必要的安全感,採用以兒童為中心的遊戲可以幫助孩子重獲信任和安全感,回到健康的成長之路。

用遊戲走進孩子的心——《親子依戀遊戲》新書發佈會

      通讀《親子依戀遊戲》一書,筆者發現其中包含一系列獨特、高效且令人愉悦的親子游戲活動,阿萊莎·蘇爾泰博士稱之為親子依戀遊戲。該書傳達了通過遊戲活動來解決孩子行為問題的理念,並利用很多真實的案例故事和遊戲技巧來佐證,告訴父母們管教不必總是嚴肅、緊張、沉悶或令人沮喪的。親子依戀遊戲可以幫助孩子減輕壓力,增強依戀關係,解決行為問題,同時又能給家長和孩子帶來歡樂和笑聲。與傳統的權威式管理相比,遊戲是親子雙方可以共同參與的過程,更具科學性。唯一令人擔憂的是,父母如何把控遊戲程度,來確保能達到養育效果,而不是寵溺。

      相關資料顯示,《親子依戀遊戲》是蘇爾泰博士育兒書籍系列之一,它以“覺察型育兒”為指導思想,結合依戀理論,近年來幫助了成千上萬的家長養育寶寶。

      “覺察型育兒”是一種基於兒童發展研究的育兒哲學。基於對兒童發展的前沿研究和見解,覺察型育兒對大部分關於育兒的傳統假設提出質疑,並提出了一種能夠顯著改善家庭關係的新方法。根據該理論,如果父母能遵循這種方法,他們養育的孩子將會樂於合作、有能力、非暴力,而且遠離毒品。與傳統養育方式相比,“覺察型育兒”並不提供快速解決方案或過於簡單化的方法,而是代表了一種全新的方式,以信任、同情和尊重為基礎來陪伴寶寶。它描述瞭如何與寶寶建立深層的情感聯結,如何幫助寶寶與真實的自我保持聯結,長大後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覺察型育兒包括三個方面:依戀型育兒,非懲罰性管教,以及接納情緒釋放。

用遊戲走進孩子的心——《親子依戀遊戲》新書發佈會

      蘇爾泰博士認為,壓力和創傷是導致兒童行為和情緒問題的最根本原因。她提倡通過建立親子依戀和非懲罰性管教的方式來養育兒童,而《親子依戀遊戲》正是她的這一教育理念在育兒實踐中的完美闡釋。

用遊戲走進孩子的心——《親子依戀遊戲》新書發佈會

      吳心奕老師在現場表示: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遊戲的療愈性功能已經得到了兒童心理治療師們的廣泛認可。資料顯示,不同心理治療模式都有一套邏輯自洽的獨特理論,會依據實際情況採用不同的遊戲。蘇爾泰博士把這些療愈性遊戲根據功能和特點進行分類(比如,反應性遊戲、胡鬧遊戲、權力倒置遊戲、退化遊戲),並將它們應用於普通家庭,滿足孩子不同的心理需求(比如,獲得關注、釋放焦慮、獲得掌控感、獲得安全感),讓它們成為家長們的育兒工具。換句話説,她將遊戲、心理和育兒完美地結合起來,形成了獨創性的“親子依戀遊戲”。這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具有非常大的價值。

      從本質上來看,親子依戀遊戲都是温暖的“愛的遊戲”,目的在於加強父母與孩子之間愛的連接,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幫助他們釋放累積的情緒壓力。它們之所以能夠幫助父母解決親子衝突(比如,違反規則、撒謊),以及幫助孩子渡過難關(比如,分離創傷、學校壓力),是因為它們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問題。這就是該理論的高明之處,權威性的處理方式會將父母置於孩子的對立面,而遊戲不會。父母無需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跟他鬥智鬥勇,分個高低輸贏,相反,通過遊戲,父母可以用“愛”贏得孩子。

      在遊戲中,孩子們不會因為競爭、輸贏而感到焦慮,不會因為“出格”的行為和語言而受到批評,也不會因為情緒的爆發而受到懲罰。相反,他們所有的表達(行為、語言和情緒)都能得到父母的接納甚至鼓勵,他們會感到安全、自由、力量和連接。他們在遊戲中再現並重新思考困擾他們的問題,並通過大笑來釋放憤怒、焦慮、恐懼、挫敗感等情緒壓力。於是,各種行為和情緒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孩子們會恢復他們平和、有愛、合作和好奇的天性。

      在場的父母表示,《親子依戀遊戲》深入淺出,既有理論深度,又非常接地氣。關鍵是書中分享了大量的遊戲案例,可以幫助他們完成理論到實操的學習。比如,在“推土機”遊戲中,孩子從海邊回來卻不肯洗澡,父母就假裝自己是推土機,要運走從孩子身上掉落的沙子,把他趕進浴室;在“搶寶寶”遊戲中,父母假裝爭着吵着來照顧寶寶。蘇爾泰博士不僅詳細地描述了遊戲的整個過程,還分析了問題行為(比如,不肯合作、退化行為)背後的心理根源,搭配以真實故事的形式解釋了每個遊戲的設計原理。最瞭解孩子的是父母,通過這些案例分析,父母就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根據具體問題,設計出適合自己的親子依戀遊戲。

用遊戲走進孩子的心——《親子依戀遊戲》新書發佈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17 字。

轉載請註明: 用遊戲走進孩子的心——《親子依戀遊戲》新書發佈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