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雖然沒有胃癌、肺癌、肝癌出名,但據國家癌症中心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它在我國惡性腫瘤死亡原因中排第4位。
而我國是世界上食管癌高發地區之一。
全球每年食管癌發病為57.2萬人,死亡50.8萬人。我國食管癌每年發病30.7萬人,死亡28.3萬人。我國食管癌發病和死亡病例佔全球一半以上!
一發現就是中晚期
食管癌,往往被大眾所忽視,它是一個隱匿而兇險的“殺手”,大多數患者在早期沒有特別的症狀,當吞嚥困難前去就醫時,卻發現為時已晚。因此預防食管癌的發生尤為重要。
食管,上接喉部,下連胃,是一段不規則管腔,裏面覆蓋着一層“容易受傷”的黏膜。若食管經常、反覆遭受不良刺激,就容易出現一些形態、功能上的異常,食管變硬,彈性減小,影響吞嚥功能。日積月累,可能引發慢性炎症、潰瘍,最終導致癌症的發生。
手術重要,術後營養也重要
外科手術是食管癌(包括賁門癌)的最重要治療手段。目前我國食管癌外科手術切除率為90-97%,5年生存率30-55.5%。
術後是否能延長生命,因手術整體效果及身體機能而異,只要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積極治療,做妥善的護理,減少術後併發症的發生,是可以達到延長生存期的目的的。食道腫瘤患者應該保持樂觀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如何提高術後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率,一直是臨牀醫護工作者努力的方向,除正規治療外,營養在患者的康復及重返社會的過程中,佔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現臨牀傾向將營養的作用從營養支持上升到了營養治療的高度。
食管癌手術後,由於消化道重建,胃由腹腔移至胸腔,胸腔的骨性特性及胃減容,導致患者胃容量鋭減,影響患者的營養供給;患者術後恢復需要大量營養,而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能力明顯減弱。從術後到消化能力恢復這段時間,我們稱之為消化道重建患者過渡期。
如何解決過渡期營養問題,需要醫、護、患及家屬(以下簡稱團隊)共同努力。良好的飲食管理方案會起到橋樑作用。
飲食管理方案
1、 對營養的認知評價:團隊的所有人員都認識到營養在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併為此積極努力學習相關知識。
2、 轉變觀念:我們平時所具備的部分知識,可能與現有的營養知識相沖突,需要及時調整,如人們認為營養在湯裏,其實營養主要在肉裏。
3、 積極學習營養相關知識:首先保證患者的能量(按標準體重kg*30大卡/日)供給,其次保證蛋白質(1.2-1.5g/kg/日)供給,新鮮蔬菜、水果充足,不食隔頓蔬菜,適量堅果。
4、 培養細嚼慢嚥的飲食習慣。
5、 適量運動,以不疲勞為宜,至少1小時/日,散步為主,分2-3次。
6、 保持大便通暢。
7、 術後一個月內半流飲食,後改軟食。
8、 患者需要終生關注營養問題,定期進行體檢,關注體重。
9、 附帶量食譜供參考。
備註:過渡期(出院後2周為半流,後改軟食),這段時間的飲食非常重要,您的付出會收到良好的回報。
正餐與水果之間間隔1小時左右,水果用果汁機破碎,10分鐘內飲用完。蔬菜要新鮮、色彩豐富並且切細;肉要剁碎;有飲奶習慣者,可加用牛奶、睡前2小時不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