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性格的養成需要日積月累,每天由誰陪睡看似是個不起眼的問題,卻在寶寶成長中起到關鍵作用。
執筆: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懂事乖巧,羨慕別人家的“小暖男”“小天使”,不如多多關心自家孩子的教育問題。
但是寶爸寶媽多數時間很忙,無法完全參與到寶寶的成長,也就錯過了建設寶寶性格的時機。
寶寶和誰“一起睡”,關係到日後性格的養成
有寶寶以後,媽媽都是想着自己照顧寶寶最放心,因此小瑜始終堅持自己帶孩子睡覺,晚上給寶寶講講故事,一起玩玩遊戲,倒也其樂融融。
但時間長了,到了寶寶上了幼兒園的年紀,小瑜也萌生了要和寶寶分房睡的想法,出發點同樣是為了寶寶好。
寶寶長大了,不再是那個只知道吃和睡的小娃娃了。小瑜和老公親密一點,寶寶就會過來“搶媽媽”,小瑜稍微出去一會,寶寶就哭着不睡覺。
儘管孩子和老公樂在其中,但是小瑜不想讓孩子過於依賴自己,這麼小就變成“小媽寶”。
陪睡時間段,正是教育培養的好時機
不同的人陪伴寶寶睡覺,由於生活習慣不同,睡前活動不同,因此對寶寶的性格養成的影響也不盡相同。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睡眠要比成年人多一些,每天有一半的時間用來睡覺,同時還有睡前遊戲時間以及早晨起牀整理時間。
如此重要的時間段,正是給寶寶進行教育導向的好時機。
不同的人來“陪睡”,背後各有利弊
1. 老人陪孩子一起睡的利弊
好處:老人豐富的社會經驗也讓他們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把孩子交給老人,十分讓人放心,寶媽和寶爸也能好好歇一歇減輕負擔。
弊端:老人大多嬌慣孩子,通常是能替孩子做的絕對不讓寶寶累着,哄睡、蓋被、抱着去衞生間、幫寶寶穿衣服,寶寶在這種過度保護下很難培養自理能力。
2. 父母陪孩子一起睡的利弊
詹姆斯·麥肯納教授認為:母嬰間基於母乳餵養的合睡情況,是人類最古老、最有效的睡眠方式,可以有效保證幼兒存活率,在任何文化背景下都具有普適性。
好處:爸爸媽媽陪孩子一起睡,有助於增加親子感情,寶寶內心也會充滿安全感。
睡前爸爸媽媽通常都能和寶寶進行一些遊戲或活動,有助於開發寶寶智力。
弊端:但是長期和爸爸媽媽一起睡並不是長久之計,和孩子一起睡實際上非常影響夫妻感情,而孩子漸漸懂事,也應該與父母保持安全距離,否則無法形成健全的性別意識。
3. 孩子自己睡
好處:孩子自己睡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培養自理能力,形成個人人格,幫助其快速成長。
弊端:如果寶寶並不是從一出生開始就自己睡,那麼突然分房帶給他的衝擊不亞於斷奶。
這是一種心理戒斷,如果爸爸媽媽的方式過於粗暴,孩子很有可能對親情產生懷疑,認為這是爸爸媽媽不愛他,形成心理創傷,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感。
逐步訓練,10歲之前順利分房
1. 分牀不分房
在寶寶出生後的這段時間裏,媽媽通常習慣和孩子睡在一起,方便照料,但要注意睡覺時不要壓到寶寶。
《英國醫學雜誌》報告:分析了近1500例嬰兒猝死案例,該報告顯示睡在父母牀上的嬰兒,猝死概率達22%。
在寶寶可以睡整覺,對媽媽需求不那麼多了以後,可以把他放在嬰兒牀裏,能和媽媽近距離接觸,又不至於打擾對方,大家都能睡個好覺。
2. 分房不關門
很多人説“三歲分牀,五歲分房”這只是一個大概的規律,每個寶寶適應能力不一樣,只要在10歲之前順利完成分房都不算晚。
寶寶上幼兒園至小學的這段時間,就要逐步訓練他開始分房,開始為了減少寶寶的恐懼,可以把房門打開,寶寶能隔空與媽媽對話。
3. 徹底分房
經過一段時間適應後,就可以將房門關上形成獨立空間,分房並不意味着與孩子聯繫減少,每天的睡前遊戲和故事都可以照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