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藥濫用已為人類社會帶來生物威脅,抗菌藥生產、使用大國如何扭轉局勢。
近年來,受新型抗菌藥物研發能力不足、藥店無處方銷售抗菌藥、醫療等領域不合理應用抗菌藥等因素的影響,細菌耐藥的問題日益突出。
今天,國家衞健委發佈《關於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以下簡稱《通知》) 。
這是繼《關於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和《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 (2016-2020年) 》後,我國就抗菌藥物管理下發的又一重要文件。
圖片來源:國家衞健委
《通知》強調,醫療機構是落實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責任的主體單位,並從5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
醫生考試不合格,將失去抗菌藥處方權
感染科統領全院抗菌藥使用
《通知》指出,要加強感染性疾病科建設,提高感染性疾病醫療質量。
感染科建設的重點內容為提升收治主要細菌真菌感染性疾病的能力以及加強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而且,要在2020年底前設立以收治細菌真菌感染為主要疾病的感染病區或醫療組。
二級以上綜合醫院需按規定設立感染性疾病科,並且要充分發揮該科室對全院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的指導,制定感染性疾病診療規範,開展疑難感染性疾病的會診工作。
強化臨牀藥師參與感
醫療機構需結合以基本藥物為主導的“1+X”用藥模式 (“1”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X”為非基本藥物) ,優化抗菌藥物供應目錄。此外,醫療機構要將抗菌藥物作為醫囑審核和處方點評的重點。
《通知》強調,要強化臨牀藥師對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的參與水平,尤其是在感染性疾病多學科會診、制定診療指南和臨牀路徑等方面。
有兩種藥物被提及,《通知》指出,要加強碳青黴烯類、替加環素等重點抗菌藥物專檔管理。
考核不合格,無抗菌藥物處方權
抗菌藥物管理與院感工作息息相關,醫務人員手衞生、消毒隔離等相關操作規範、長期卧牀患者護理、重點耐藥菌感染患者等都是感控管理工作的重點。
這項工作不僅與感染科醫務人員、感控人員有關,更與醫院中每一名醫務人員有關。因此,醫療機構需落實全員培訓。
《通知》指出,二級以上醫院應定期對醫師、藥師進行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知識和規範化管理培訓。所有醫師一視同仁,如果未經本機構培訓並考核合格,將無法行使抗菌藥物處方權,即使是高年資的醫生們也不例外。
醫療機構“強檢驗”熱潮來臨
隨着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各地醫療機構需具備相應檢測能力。《通知》強調,三級綜合醫院、傳染病專科醫院以及縣域內1家綜合實力強的縣級醫院,需具備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其他二級以上醫院逐步達到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條件。
雖然是逐步達到檢測條件,但可以預見的是,各級醫療機構都要加強檢驗工作建設。
信息化建設助力抗菌藥管理
《通知》指出,要將抗菌藥物管理納入醫院的信息系統,實現處方權限授予、處方審核、預防用藥等重點環節的智能管理。
鼓勵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加入省級或國家級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監測網、細菌耐藥監測網和真菌病監測網,利用大數據動態監測我國抗菌藥物管理情況。
79.6%學齡兒童尿液檢出多種抗生素,
部分已被臨牀禁用
近年來,我國對於抗菌藥物使用,連出重拳,究其核心,我國是抗菌藥物生產和使用大國。據《科技日報》報道,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院傳染病科主任醫師、中華預防醫學會感控分會副主委肖永紅教授2007年的研究顯示,中國每年生產抗生素21萬噸,僅土黴素產量1萬噸,佔世界年生產總量的65%;我國人均年使用量為138g,是美國的10倍多。
我國的抗菌藥物不僅應用於醫療衞生,還應用在農業養殖等領域。抗菌藥物的使用是把雙刃劍,它能夠治療感染性疾病挽救患者生命,但它同時也能造成細菌耐藥,這為衞生領域乃至人類社會都帶來了生物威脅。
越來越多的檢測數據顯示,抗生素已經成為水環境中極為重要的新型污染物之一。
2020年4月,《瞭望》雜誌引用河海大學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一項調研,結果顯示,長江流域抗生素濃度偏高,為156ng/L(納克/升),高於歐美一些發達國家。其中,長江下游抗生素排放量居全國前三位,年排放強度大約為60.0千克/平方公里,這導致水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
復旦大學公共衞生學院近年來對上千名8-11歲兒童和516名孕婦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兒童尿樣中共檢出21種人用、獸用或人獸用抗生素,79.6%的學齡兒童尿液中檢出一種或幾種抗生素,其中部分已在臨牀上禁用。此外,有16種抗生素在江浙滬的孕婦尿液中檢出,一種及以上抗生素檢出率為41.6%,孕婦暴露較為普遍,風險較大。
南京水科院生態所所長、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生態環境中心主任陳求穩教授告訴《瞭望》雜誌,抗生素及其代謝產物對不具耐藥性的微生物、浮游植物、魚類等水生生物有潛在毒理風險,破壞水生食物鏈的能量傳遞,進而影響高營養級生物及水生態系統健康。抗生素通過飲水或食用水產品等途徑進入人體和動物體內後無法完全代謝,長時間攝入後,抗生素跟隨血液循環遍佈多個器官,造成機體免疫力逐漸降低。
【來源:醫學界】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