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 混得好的人, 小時候都有這個共性, 可不少父母不以為然

傍晚的孝德湖公園,蟬聲蛙聲四起,我們一家三口呼吸着新鮮空氣,一步一步地往塔那邊爬去。快要到坡頂的時候,旁邊傳來一個粗啞的聲音,“小朋友還那麼小,就給他背那麼多東西,現在的年輕父母真是……”我循聲看去,原來是一位頭髮花白的奶奶,她大概看見豪豪身上揹着個包包,還挎着一杯水,爬台階時有點晃悠,覺得我們父母應該幫他拿。

事實上,這些都是豪豪自己要求背的,我早早就打算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了,既然他想背,自然要順他的意,我也能以此為契機,培養他的非認知能力。

哈佛研究: 混得好的人, 小時候都有這個共性, 可不少父母不以為然

非認知能力是指自我控制能力、毅力、耐心與社交能力等能力,日本人很注重培養孩子的非認知能力,從小就開始讓孩子幫忙做家務,學校更是設立了“給食日”。

隨着送餐車的到來,同學們會自動自覺將桌椅拼成餐桌,當日的“給食當”(值日生)穿上白大褂,繫上白圍裙,頭戴白色三角巾,把飯菜抬回教室,對飯菜進行統一分配,其他同學有條不紊地排隊、領餐,然後跟老師一起共享午餐。吃完飯後,老師跟同學們各自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把牛奶盒拆卸洗淨,有的負責處理垃圾,有的負責打掃,最後把桌椅還原成原來的樣子,在這個過程中無形地鍛鍊了孩子的毅力、耐心與社交能力。

哈佛研究: 混得好的人, 小時候都有這個共性, 可不少父母不以為然

然而,在中國的很多家庭裏,家長是很少鼓勵孩子做家務的,幾乎是包攬的狀態。孩子跑過來幫忙會馬上拒絕,“你還小,你做不了”,孩子長大一點了,“行了,我來吧,你去做業”。

早前,美媽看了一項科學研究,研究員從1937年開始跟蹤268位哈佛畢業生,還有來自家庭貧困456名的男孩,試圖尋找這麼一個答案:什麼樣的人能成為人生贏家。追蹤研究了76年,結果發現那些成年後在職場混得風生水起的人,童年都有一個共性——他們從小就會做一些瑣碎的事。這就是著名的哈佛格蘭特研究。

哈佛研究: 混得好的人, 小時候都有這個共性, 可不少父母不以為然

由美國經濟學家James Heckman牽頭的一項研究發現,父母自幼兒期開始培養孩子的非認知能力,其受教育程度以及成年後的年收入比沒有受到這種教育的孩子要高。

我們都希望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成為社會精英,早早把他送到各種早教班,教他認字學畫學鋼琴,卻不知道讓孩子從小做瑣碎的家務事也可以讓孩子成為一個更有出息的人。家好比職場的雛形,從小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出門自己揹包,幫媽媽倒垃圾,跟媽媽一起搞衞生、疊衣服,能很好地鍛鍊孩子的毅力、團隊協作能力與社交能力,也會產生同理心,體會到媽媽的不容易。在日復一日的踐行中,會形成“踏實做事”的思維模式,將來學習、進入職場遇到問題,第一反應是想辦法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

哈佛研究: 混得好的人, 小時候都有這個共性, 可不少父母不以為然

所以,培養孩子的非認知能力,越早越好。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成長階段列出他要做的家務清單。

9-24個月,寶寶會走了,可以讓他把尿片扔到垃圾桶裏,學着自己穿衣服,出門自己背水杯,拿比較輕的玩具。

2-3歲的孩子,可以讓他收拾玩具,把繪本放回原處,飯前將餐具擺好,跟媽媽一起擦桌子、拖地,按顏色給衣服分類,給花草澆水,幫媽媽洗果蔬,倒垃圾。

哈佛研究: 混得好的人, 小時候都有這個共性, 可不少父母不以為然

4歲的孩子,可以讓他喂寵物,擇菜去果皮,飯後洗碗,跟媽媽一起晾衣服,自己涮牙,自己鋪牀疊衣服。諸如此類。

值得注意的是,在4-7歲期間,大腦正在經歷“突觸修剪”期,將那些無用的腦神經細胞捨棄,簡單地説就是處於“大腦基礎構建”的階段,家長要開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鼓勵孩子做家務瑣事,培養孩子的非認知能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8 字。

轉載請註明: 哈佛研究: 混得好的人, 小時候都有這個共性, 可不少父母不以為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