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們身邊遇到的寶媽都越來越有教養,在公共場合寶寶哭了,會立刻抱緊寶寶往安靜的地方去,寶寶不小心把桌面地面弄髒,寶媽們也會細心的打掃好,對寶寶的引導也非常注重文明和禮貌,最經常教寶寶對人説的一句話就是謝謝。
昨天還有個寶媽問我,她家孩子特別喜歡“扔”東西,應該怎麼辦?帶孩子去別人家,他拿到手裏任何玩具,吃的,都會往地上扔,人家一直幫她撿,可是還給她之後她還是丟出去,吵她她也聽不懂。
我説這很正常,寶寶都喜歡扔東西。
但這位寶媽還是覺得應該糾正,她覺得寶寶這樣做是不禮貌的、粗魯的行為,容易砸壞東西不説,還容易傷到自己和別人,發出的噪音也很打擾別人。
很多寶媽也有這樣的擔心,但其實,我們不必用大人的行為規範來評判孩子,寶寶扔東西,可能處於很多原因,並不見得反應了孩子性格暴躁或者怎樣,他只是把這當成一種遊戲而已。
在寶寶6-12個月出現的愛扔東西現象,這是典型的寶寶手臂發育敏感期的一種表現。寶寶有很多敏感期,在敏感期內,寶寶就是沒有理由的想要這樣做,扔東西就是一種。
實際上,寶寶從3個月開始,就可能出現“扔”東西的行為,直到12個月,更加變本加厲。但這説明的,是孩子智力和能力的發育,是個好事情。
對不同月齡的寶寶來説,“扔東西”這個動作滿足的是他不同的需求:
剛出生的寶寶,都有一種抓握反射,他們甚至會抓住醫生的衣服,彷彿是在説,你別走,讓人覺得很神奇。但是到了一個月左右,寶寶的手指一般是張開的,抓握反射消失,寶寶要重新學習抓東西了。
而隨着不斷的練習,寶寶到3個月左右可以有力量握住放到他手裏的玩具了,這是發育進步的表現,他對這個動作也是充滿興趣的,會開始自行鍛鍊,抓住、放下,這是寶寶還不會扔,但是隨着寶寶的辛苦努力,手指力量逐漸增加,寶寶的動作幅度會逐漸變大,開始出現拋、扔、砸的力量型動作。
通過這樣的練習,寶寶逐漸擁有了對手掌的控制能力,對胳膊的控制力,像手搖鈴鐺等大小、形狀各不相同,抓取難度有差異的玩具就是用來起到這個作用的。
這時候寶寶扔東西,是因為他發現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因果關係”。
我扔東西,於是它飛出去了,然後旁邊人對這個飛出去的東西做出反應,發現家人會把他扔出去的東西撿起來,於是東西又回到他手裏,這對寶寶來説是神奇的,也是寶寶想要觀察的,是他扔東西的目的。
這個階段,寶寶會嘗試各種力道的扔、敲打、搖動動作,然後眼睛看向媽媽,不管媽媽或者周圍人的反應式驚喜、滑稽還是佯怒,對寶寶來説都是新鮮的刺激。
接近一歲的寶寶扔東西,一方面是正好遭遇手臂發育敏感期的大部分階段,另一方面,是他在尋找自己。
上一個階段孩子發現了“因果”,現在,孩子發現了“物與我”的區別。
我是我,東西是東西,兩者不是一個整體,獨立存在,而且自己有和東西不一樣的力量,他要觀察這個東西扔出去之後會有什麼不一樣,形態有什麼變化,不同的東西扔出去反應有什麼不同,比如布娃娃聲音小,受損傷的幾率小,塑料的聲音大,玻璃的非常易碎等等。
這時候他把這當成一種遊戲,扔東西會給孩子極大的滿足和快感,這個遊戲有助於寶寶理解世界,是孩子認知能力發育的表現。
當然,確實有一種情況是,寶寶用扔東西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這和大人憤怒的時候想要發泄一樣,使人憤怒的往往是自己不可控的事情,如果按照自己心意發展了或者自己還能控制之後的發展,是不會情緒爆發的,這時候就需要用一些人可以控制的事情來發泄情緒,比如喊叫,罵人,砸東西等,這也很正常。
而且一味的跟孩子講道理,説你不能扔東西,孩子是聽不懂的,尤其是在他憤怒暴躁的情況下,父母指責孩子你怎麼能扔東西,會讓孩子更憤怒。
對於寶寶平常當做遊戲的“扔東西”行為,我們可以給孩子換成更安全的東西讓寶寶來扔。
比如枕頭、布偶等不容易壞的,讓孩子想要扔東西的需求得到滿足,促進寶寶動作的發育,同時避免孩子摔壞太多東西。
其次,我們還可以讓幫寶寶建立“逆向思維”,玩兒一玩兒撿東西的遊戲。
媽媽給孩子撿東西,沒有孩子扔的快,而且看見媽媽辛苦的撿,他還會更加興奮,所以我們可以引導寶寶自己撿東西。比如把地上的什麼顏色的東西都撿過來放進這個盒子裏,比如看誰撿的快誰撿的多……
而面對寶寶生氣扔東西的行為,重點是讓寶寶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
如果寶寶只有扔東西才能在生氣煩躁時感覺好受一點,那他會越來越依賴這個行為,最後形成習慣。
當寶寶生氣時,我們可以抱抱孩子,跟他説三個字“我知道”。
把孩子感受到的但理不清楚説不出來的話,説給他聽,比如,我知道你現在特別想看電視,我知道剛才爸爸罵了你你很委屈……
胡可在兒子安吉上過幾檔親子節目之後,成為了很多寶媽的學習對象,而她的秘訣,就是用這三個字:“我知道”來實現其他人和他的共情。
有一次小魚兒鬧起來,胡可就對兒子説:“我知道你現在就想玩兒這個玩具,你想讓它在你手上變身是不是,但是我們要先……”
孩子有情緒,不着急,先讓孩子知道,我懂你現在的心情,這一點非常重要。
其次,寶寶情緒平靜下來之後,再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一生氣就扔東西砸東西的行為是不對的,這個玩具很無辜,你看他現在都髒了壞了,他在哭泣,他不是你最喜歡的玩具嗎?
用這樣孩子和物的共情方式,讓孩子理解“物”價值,不去做這樣的破壞王。
總之,不要輕易用大人的行為標準去評判孩子,找到孩子這些行為的動因,才能理解孩子,最後找到問題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