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到濕氣,大家都知道有寒濕和濕熱兩種情況。生活也有濕熱體質的人,他們往往臉色比較油膩,容易口苦口乾。那麼屬於濕熱體質的人,想要調理好這些毛病應該則呢麼做呢?下面就帶大家瞭解一下濕熱體質的特徵和調理方法!
1、定義:濕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出現濕熱同時存在的病理現象。
2、舌象:舌質偏紅怠黃膩;
3、體質特徵
(1)形體特徵:形體偏胖或消瘦。
(2)常見表現:面垢油光、多有痤瘡粉刺、常感口乾口苦、眼睛紅赤、心煩懈怠、身重睏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結或黏滯、男性多有陰囊潮濕、女性常有帶下增多。病時上述徵象加重;
(3)心理特徵:性情急躁、容易發怒;
(4)發病傾向:痤瘡、濕疹、銀屑病、汗皰疹,濕癬、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等。易患黃疸、火熱症、癰瘡和癤腫等病症。
(5)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不能耐受濕熱環境。
1、飲食偏於油膩、辛辣,口味重,導致脾胃運化失常,使濕熱內停。
2、長期居住於濕熱的環境中,濕熱之邪侵入人體,容易形成濕熱體質。
3、中醫認為“五志過極皆化火”,五志指喜、怒、憂、思、恐五種情志,泛指各種精神活動。如長期壓力過大、精神緊張、焦慮等,會使臟腑失調,氣機鬱滯在體內,鬱而化火。
1、精神調攝
濕熱體質宜穩定情緒,儘量避免煩惱,可選擇不同形式的興趣愛好。
多聽流暢舒緩有鎮靜作用的音樂,如古箏《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
2、形體鍛鍊
宜做中長跑、游泳、各種球類、武術等強度較大的鍛鍊。
夏季應避免在烈日下長時間活動,在秋高氣爽的季節,經常選擇爬山登高,更有助於祛除濕熱。
也可做八段錦,在完成整套動作後將“雙手託天理三焦”和“調理脾胃須單舉”加做1~3遍,每日1遍。
3、飲食調養
(1)調養宜忌
宜食用甘寒或苦寒的清熱利濕食物。
少食羊肉、動物內臟等肥厚油膩之品,以及韭菜、生薑、辣椒、胡椒、花椒及火鍋、烹炸、燒烤等辛温助熱的食物。
(2)食物分類
動物性食物:如泥鰍、田螺、鴨肉等。
穀物及豆類食物:如綠豆(芽)、綠豆糕、赤小豆等。
果蔬類食物:如馬齒莧、芹菜、黃瓜、苦瓜、西瓜、冬瓜、絲瓜、蓮藕、荸薺、梨、薏苡仁、蓮子、茯苓等。
其他食物:綠茶、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