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打人,一定是有原因的;其中父母的影響至深
昨天晚上,帶小寶出去玩。
很快就聚集了七八個年齡相仿的孩子,他們在一起奔跑、玩耍,倒也很快能夠玩得很嗨。其中總有那麼一個兩個孩子,年齡稍微大一些,或者比較具備領導力的,很快會成為一羣孩子的核心,帶領大家一起玩。
不過,孩子多了,是非自然就多。每個孩子都是有個人主見的,再加上成長的環境不同,難免會有意見不一或者碰撞的時候。
小寶就是因為沒有服從那個無形中成為“核心”的孩子的要求,那個大一點兒的孩子,忽然伸手壓在小寶的頭上,然後往後一推,小寶一時不備,站立不穩,直接摔倒在地。
因為是男孩子之間難免的推搡,再加上小寶看起來也沒有受傷,直接從地上站了起來;所以我一時沒有動,想看看他們會怎麼處理這樣的事情。
不過,那個男孩子的媽媽倒是立即衝了過去,要求那個男孩子給小寶説“對不起”。
男孩子很是倔強,硬着脖子,就是不吭。
小寶看着男孩子的媽媽生氣的樣子,倒是口口聲聲説“沒事兒,沒事兒……”
男孩子媽媽看到小寶這樣説,又忍不住對男孩子嚷嚷:“你看,你看弟弟這麼大度,你道個歉都不會!”
男孩子大概覺得面子上過不去,梗着脖子,説:“他不聽我的,非要自己亂動,我才輕輕推他的。”
男孩子媽媽繼續衝男孩子嚷嚷:“誰允許你推小朋友的?是不是早就説過,不要推!不要推!!不要推!!!你要做個壞孩子,是不是??”
大約是越説越氣的緣故,那個男孩子的媽媽一邊説着“不要推、不要推”,一邊開始不住的用手推那個男孩子。
小男孩往後一個踉蹌,也歪倒在地,和剛剛的小寶如出一轍。
呃……我還沒有來得及走過去,那個男孩子已經自己站起來,開始一邊流着眼淚,一邊抱着媽媽的腿。他的媽媽卻忽然也伸出手,放在男孩子的頭頂,又是往後一推……和剛剛男孩子推小寶的動作一模一樣!
小寶繼續衝那個男孩子的媽媽叫着:“沒事兒、沒事兒,我説過沒事兒啦!”
我過去輕輕摟着他,看着他嚷嚷的脖子上青筋勁爆,不由拍拍他的後背,安撫他安靜下來。
小寶順勢歪倒在我懷裏:“媽媽,我覺得小哥哥也不算故意的,我已經原諒他了!”
我點點頭,説:“小寶做的很好。”
那個男孩子的媽媽看到我過來,趕緊問我一句:“孩子沒事兒吧!”
我笑着搖搖頭:“孩子之間難免的。以後注意點就好。”
男孩子的媽媽卻嘆口氣:“這孩子,太倔!捱了多少打,都糾正不過來。”
因為是萍水相逢,我也不便多説,所以點點頭,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那個男孩子的媽媽繼續拉着男孩子到了另一角,不讓孩子參與遊戲,而繼續碎碎念。
我不知道那個男孩子在那樣的環境和心情下,能不能聽進去媽媽的話,但是我知道,他的媽媽做的一定是“無用功”。
其實孩子打人,根本也不會打怎麼樣,尤其是針對比較明事理的家長,如果別人打自己的孩子,只要只是孩子之間正常的推推搡搡,倒也沒什麼;如果是自家的孩子打了別人,當父母的總會説自己的孩子不對。
做父母的應該首先考慮的是,孩子為什麼會動手打人?
就像推搡小寶的小男孩一樣,他媽媽處理事情的模式,和小男孩的一模一樣,不難想象,平日裏小男孩看多了媽媽的行為,就是不斷地嚷嚷、然後推搡、然後按頭推搡……所以,他自然而然就學會了,不自覺的就使用了。
所以,想要改變孩子,不妨先從自己的行為開始改變才是正確的方法吧。
另外,父母要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愛”。
就是無論孩子做了什麼,爸爸媽媽都會愛他,都不會放棄他;即便是做了不對的事情,承認錯誤就好了,完全不妨礙媽媽對他的愛。
當孩子感覺被愛包圍着,就會建立足夠的安全感,他會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無論怎樣,媽媽都應把握一個原則,就是一定讓孩子知道媽媽是愛他的,他永遠都是好孩子,對事不對人,一時行為不對,不能説孩子就壞呀。
而且,即便是孩子沒有張口承認錯誤,依舊哭着偎依到媽媽身邊了,媽媽需要的是給孩子一個擁抱,同時也就是給了他承認錯誤的勇氣和力量,而不是立即把孩子再次推的遠遠地。不是嗎?
第三,有的孩子是不知道如何表達,而動手打人。
孩子們都喜歡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團體中總是有其他小朋友會做些讓他不喜歡的事情,孩子又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因而動手打人。
比如,孩子計劃玩過家家的遊戲,於是拿個小盒子做玩,用土來做飯。這時旁邊有別的小朋友過來就往他的碗裏放落葉,但他不想這樣,因為破壞了他原有的計劃和目標。
於是他對小朋友嚷,但人家不聽,他嚷了幾次,發現不管用,就會動手打人了。
他的想法本沒有錯誤,只是不想被打擾。但他的舉動是不好的。
這時,父母要加強對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教他平和的用語言來和別人表達自己的意思。比如,在過家家這件事上,媽媽可以教孩子對別的小朋友説:“我正在做飯呢,你要不要和我一起玩啊?但是我們不能用樹葉,而是要用土。”
而且,要明確的告訴孩子,打人無法解決問題,打人是不好的行為。如果孩子無法理解,不妨直接啓發他,如果是有比你強大的小哥哥搞破壞,你根本就打不過,怎麼辦啊?
大量調查結果表明,目前中國的父母對兒童心理與行為認知存在八個誤區:
1、關注成功重於失敗;
2、關注物質需求重於精神需求;
3、關注學習結果重於學習過程;
4、關注智力因素重於非智力因素;
5、關注‘是什麼’重於‘為什麼’;
6、關注外顯行為重於內隱心理;
7、關注共性問題重於個性問題;
8、關注單向説教重於雙向交流。
這樣勢必導致父母對孩子“愛”之愈深,孩子對父母“拒”之愈切。父母沒有給孩子做出足夠的榜樣力量,卻不自覺為孩子包辦一切且過分地關注孩子表面東西,沒有足夠的內心交流。
那麼孩子怎麼身心健康的成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