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人民的名義》反女權?是直男癌還是反映現實?
最近《人民的名義》引起了許多女性的不滿。
先是全國婦聯的官方微博“女性之聲”發微博表示,這部劇“性別意識太差,人民的半邊天生氣了”——
這段話來自劇中對一個男性幹部腐敗的描寫,原橋段是這樣的:
省委書記沙瑞金説:“有的幹部,級別不低,這次還想進一步。他是管科技的幹部,做了六年科技局局長、五年市委組織部部長,可我們的農業科學家、科學院院士,他竟然不認識!人家和他握手,他還仰着臉問人家是哪個單位的?稍有姿色的女幹部呢,他個個熟悉,連偏僻鄉鎮上的女幹部,他都能叫出人家小名。”
這時,一個省委擴大會議上的男性幹部“很風趣”地插了一句:
“可以考慮安排到省婦聯看大門,發揮他們的特長和餘熱嘛。”所有幹部於是哈哈大笑。
生活中,一些直男癌也特別喜歡用“婦聯主任”來形容不夠爺們兒的男人。在這段劇情中,沙瑞金批評一個幹部好色、不幹正經事、亂搞男女關係,底下的男幹部也順帶把婦聯黑了。雖然是現實,卻也的確是性別的不平等。
除此之外,劇中對於其他女性形象的刻畫,也頗受網友爭議。
有人認為這部劇中的女性形象非常不客觀,簡直就沒有一個正常人。
有人認為這部劇直男癌到了極點,連跳廣場舞的大媽都不放過。
有人和《永不瞑目》作對比,相比之下,對於優秀職場女性的展現高下立判。
有人覺得這部劇最大的問題是造成了一種錯覺:所有女幹部都是睡上去的,沒有靠自己實際能力的。
更有人稱,這部劇令辛辛苦苦樹立的新女性形象崩塌。
這話一出,也有很多人出來鳴不平。
首先,很多人認為劇中反映的現象就是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女性地位本身就是這麼低,要求在劇中“正面描寫”女性,是過分的要求政治正確、脱離現實的表現。
這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沒必要強求一部現實題材作品裏出現一個平權的烏托邦。
但這些話很快又被懟回去了,理由是:“劇本雖然反映了現實,但把這種現實作為默認規則傳達出來,也是一種隱性的歧視。只傳達偏見、沒有立場的現實劇本是沒有意義的。”
特別是,對於貪污腐敗,劇中是明顯的反對態度,又有正義的形象去推翻;但卻沒有一個人物去指責、扭轉劇中女性形象地位的不平等,這不是寫實,就是歧視。
那麼,説《人民的名義》歧視女性到底冤不冤?它到底有沒有把女權踩在腳底下?
還是讓我們先來回顧下劇中的女性角色吧。
陸亦可
她是獨立自主、感情專一、工作用心的女處長。然而,她身邊的所有人,無論男女,無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給她的評價都是:大齡剩女。
劇中,陸亦可説她是家裏的三女兒,因為父母想要男孩子,看到又生了一個女兒之後非常失望,所以才給她起名叫“亦可”,意思是也行,湊合吧。
可見她即使出身官宦人家,卻也免不了重男輕女的命運。這一點,也為她長大後被催婚埋下了伏筆。
因為醉心工作和感情專一遲遲沒有戀愛,三十多歲的陸亦可被身邊所有人逼婚。上到為了讓她趕緊結婚不惜介紹渣男給她的親身母親,到不停給她介紹對象的領導陳海、侯亮平,下到管自己叫“老修女”“尼姑”的下屬林華華,打着“關心”的名義歧視、施壓。
但是即便如此,也只有她在強壓之下保持着自我,沒有成為男性的附屬品。再看其他女性角色,那簡直是一個比一個慘。
梁老師
明知丈夫有小三,卻選擇做鴕鳥,還要配合丈夫在適當場合秀恩愛。下面這段簡直觸目驚心:
“做好你的東宮正室”,這是把自己當皇帝,三宮六院很正常是嗎?
她因為被一個喜歡的男人拋棄,因此恨上了所有男性。為了報復,她瘋狂的追求比自己小十歲祁同偉,想證明自己的魅力。(這個邏輯也是夠了)因此,她利用自己省委書記女兒的身份,給祁設置障礙,讓他離開自己女友,後來明知祁和自己在一起只是為了自己的家世背景時,依舊義無反顧的和他結婚。
梁老師的婚姻悲劇,看似是她自己造成的。因為一段失敗的戀情,因為遇到一個渣男,就強行黑化,成為一輩子都只為男人活着的女人。
吳老師
她愛自己的丈夫,即使婚姻早就名存實亡,卻離婚不離家。
兩人早就離了婚,卻為了高育良的前途隱瞞事實,人前還是恩愛夫妻。
吳老師看上去是劇中最知書達理的明白人,但是在男女關係上,她依然是直男思維的“紅顏禍水”論。
副檢察長掃黃被抓,吳老師表示不可思議之餘,還説”女人一主動,男人就受不住誘惑。”
高小琴
野心勃勃,靠美色上位,但其實只是輾轉在男性權力中的棋子。
一個普通的漁家女,被權貴階層看中,被包裝成美女老闆。為了討好權力,她學京劇,學和官員斡旋的技巧。真正的女性企業家身上的堅強、果斷她並沒有,有的只是風情萬種,姿態萬千。但她卻是我認為最可憐的一個女性角色,作為棋子,她沒有選擇餘地,和古代被送去和親的女人沒有任何區別。
細數起來,這部劇沒有一個勵志、正面、讓人心曠神怡的女性形象。編劇把她們塑造成男權社會下的附屬品、調劑品、犧牲品。
而針對歧視女性的輿論,編劇周梅森是這樣回應的:
編劇説只是想寫出幾種受到敗落的社會風氣影響的婚姻狀態
《人民的名義》忠於反映現實,也沒有動機去故意歧視女性,但是按照編劇眼中的女性去塑造的形象,的確依舊是七大姑八大姨式的刻板模式。
但是如果把鍋都甩給這一部電視劇,也實在是不公平。因為在中國的電視劇中,到處都是弘揚“賢妻良母”,弘揚犧牲自我、原諒渣男、維護家庭穩定的形象,又何止是《人民的名義》呢?
正在熱播的《黃大妮》,全劇充斥着道德綁架和愚昧,這種亂七八糟的家庭倫理劇填滿着爸媽的退休生活,才是最可怕的事。
所以《人民的名義》被推上歧視女性的風口浪尖,也可以看作是槍打出頭鳥吧。
這也反映了,我們多麼迫切的需要一部《傲骨賢妻》式的影視作品,我們多麼需要影視劇去倡導這樣一個世界——沒有妖魔化的父母(不逼婚、不嘮叨、不干涉孩子生活),沒有需要被伺候的老公和公婆(不衣來伸手、不飯來張口),沒有“黃臉婆”、“老孃們”這樣歧視性的稱呼。
這並不是“政治正確”,而是中國社會整個價值觀轉變的殷切希望。
換個角度想想,十年前甚至五年前,你看劇會在意是否歧視女性、會討論女權問題嗎?這本身就是值得欣慰的進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