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黃軒的一段話刷屏了!
“對當下的年輕中國演員來説,可能表演本身已然不重要了。長得好看一點,拍一個古裝神劇就出來了,然後突然就火得一塌糊塗,很多電影的大導演就去找他們來演自己的電影,目的竟然是為了利用粉絲效應去保障票房。”
他吐槽了現下電影市場的一個現象——大銀幕沒有以前那麼挑剔了,現在是數字派,也沒有膠片那麼挑剔了,甚至誰都能來當導演了,這個事也特別奇怪。沒人去問你對電影有多熱愛,沒人問你拍過多少電影,也沒人問你去過多少電影節,對電影有什麼樣的態度和理解。只要你粉絲多就行,你就是主角了,放佛在宣佈,我們這個電影不靠劇本,不靠製作,就靠你了。
默默數下躺槍的小花小生新導演有多少……
目前圍觀的網友分兩派,其一是挺他“瞎説什麼大實話”,其二是罵他“太酸”。
還有人評論“然而他自己也走了這條路”,感覺屬於理解跑偏,我看黃軒那意思是説,電影選角不能只看人氣,年輕演員不能只靠人氣。
所以別拿接熱劇上真人秀諷刺他“又當又立”,吸粉和鑽研演技沒什麼衝突。
當然,這話等功成名就後説會比較好,如果下面這些資源還不能幫他積攢人氣,難保評論方向不會從“懷才不遇”滑向“扶不起”。
説到這,有個困擾我很久很久很久的問題想請教下網友——
為什麼我們好多演員顏值和演技不能同時擁有呢?
日韓那些新生代代表演技都過得去,説明可以合二為一啊……
也沒要求90後演員非得像黑木華那樣拿下柏林影后,沒要求一個眼神感天動地,沒要求接拍的每部劇都是經典,但起碼不要讓渣演技比爛劇情更不能忍吧。
不只是年輕的,為什麼我們好多演員混了那麼多年混到所謂的一線依舊會被揪着演技説事兒呢?依舊被揪着台詞功力説事兒呢?
都是帥哥,別人家的演總裁是總裁演二逼是二逼演弱雞是弱雞,我們的演啥都是他自己。
都是美人,別人家的演雙胞胎演到粉絲精分捧這個撕那個,我們的任它畫面切換我自巋然不動。
差不多的年紀 差不多的經驗積累=差很多的綜合實力。
這是為什麼呢?太奇怪了!
沒搞清楚這個問題,不要跟風喊“看臉就行”好嗎!簡直不能理解,顏值高是挺好的,但尼瑪沒有劇情除了粉絲誰能看的下去?
霓虹大部分偶像根本就撐不起黃金檔收視率,韓國玄彬夠國民的了劇不好照樣撲街,觀眾不買賬,長得帥沒什麼卵用。
最後想想自己支持過多少沒有誠意的影視劇吧,爛片票房高啊爛劇收視好啊,能怪人家拍的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