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一刻:一些米飯一些菜

  在我生長最旺盛的中學時期,每天吃飯都是用不鏽鋼盆的,飯加菜能吃一盆還冒尖。我媽一度很擔心我得了甲亢或者糖尿病,帶我去醫院檢查,然後欣喜地發現我只是個普普通通的飯桶而已……

    吃米飯和菜大概可以分為兩個黨派:一口菜一口飯黨和菜飯混合攪拌黨。全家都是一口菜一口飯黨,而只有我一個人(據説從三四歲就自主研發的)是菜飯混合攪拌黨,我覺得很孤獨,不是親生的,每頓飯都會被嘲笑。上大學之前我甚至不怎麼會用筷子(因為拌飯用勺子就夠了啊!)。直到現在在外面人模狗樣地用筷子夾着米飯吃,回到家還是開心地用勺子挖菜拌拌拌飯。(吃石鍋拌飯所有人都為我精湛的攪拌技術喝彩:快速,均勻,美觀)下面就説幾個可以開心地消耗米飯的菜。

   拌飯TIPS:要用翻拌而不是攪拌的手法。炒飯篇。打掃剩飯剩菜的利器,基本可以炒一切,五分鐘搞定,早中晚都可以吃,還可以帶便當……優點太多不一一列舉。下面隨便挑出來的幾種炒飯,大家隨意感受一下。

  1.辣白菜炒飯。蒜蓉辣白菜肉末加油炒到辣白菜微微變黃,加米飯進去炒炒,可以加韓國辣醬調味,可以加炒雞蛋。酸辣型,一頓飯能吃一鍋。

  2.青椒豆角炒飯。洋葱蒜蓉小米椒加油炒香,加豆角把豆角炒熟,然後加米飯青椒進去炒炒,加醬油調味。這種香型的搭配可以加青豆,杏鮑菇,荷蘭豆。清香微辣型,一頓能吃一鍋。

  3.蘿蔔臘腸杏鮑菇飯。做法在這裏, 濃香型,一次能吃一鍋。

  4.酸豆角肉末炒飯。蒜蓉薑蓉辣椒醬(我用的桂林辣醬,有點酸)炒香,加酸豆角炒炒,加米飯,可以加雞蛋,炒炒,不夠鹹加醬油。可以把酸豆角換成芹菜丁,也很好吃。酸辣型,一頓能吃一鍋。

  5.秋葵蛋炒飯。蒜蓉小米椒炒香,加秋葵炒炒,加米飯,炒好的雞蛋炒炒,加醬油。可以加蝦仁,黃瓜丁什麼的,大概就是最基礎蛋炒飯的樣子,喜歡什麼加什麼。話説小時候覺得蛋炒飯很寡淡,我媽就給我的炒飯里加了一勺王致和玫瑰腐乳的腐乳汁拌拌,頓時就香了一個檔次,有興趣可以試試。清香型,一次能吃一鍋。下飯菜篇。我對下飯菜的定義就是:可以拌飯,且不能全是肉,因為肉吃多了容易飽,那麼飯也就下得不夠多……(好羞恥的理論)

  6.不正宗的麻婆豆腐。因為喜歡滑一點的口感所以我用了內酯豆腐,喜歡別的口感就用別的豆腐。牛肉碎或豬肉碎加蒜蓉葱花郫縣豆瓣炒香,因為我個人喜歡稍微有點甜味的感覺,所以用的是一般郫縣豆瓣一半海天黃豆醬,純的郫縣豆瓣對我來説味道有點太強硬了。炒香之後加點黃酒水放豆腐塊燒燒,鹹味不夠加鹽或醬油,辣味不夠加辣椒粉,出鍋前勾個欠,倒在碗裏撒大量麻椒粉和青蒜。拌米飯一頓吃一盆。

  7.咖喱牛肉。其實我是更喜歡咖喱雞肉或咖喱豆腐的,做起來快,吃起來更滑。先説牛肉的。牛肉我一般是一鍋燉三頓飯的量,分別做不同味道,所以這一鍋是隻加少許鹽,黃酒薑片大葱一起燉的,沒什麼味道,好進一步加工。咖喱牛肉簡直是白痴級別的。洋葱炒香加牛肉湯(沒有加水),牛肉土豆塊胡蘿蔔塊(可以用南瓜代替),煮,煮到土豆胡蘿蔔軟了,快融化了,加日式塊咖喱(因為我喜歡這種甜一點的咖喱,不是很喜歡東南亞的椰汁系),接着煮一會兒,這時候要保證水稍微多一點,因為塊咖喱自帶收汁粘稠作用,水少此時容易糊鍋,喜歡吃辣味加點辣椒粉,不夠鹹加鹽,就可以啦。雞肉同理,只是把燉好的牛肉換成生雞腿子肉塊就好。咖喱豆腐的話,就是洋葱肉末炒熟了加水豆腐塊咖喱煮煮,就好,配上一點那種紅色的泡菜蘿蔔,拌米飯吃一盆!

  8.酸湯。對於這種食物我一直是很敬畏很好奇的。有一年瘋狂地全北京找酸湯魚吃,可是因為不認識貴州人,自己也沒去過,所以也不知道到底味道對不對,有時覺得好吃有時覺得不好吃,反正一直很糾結……後來終於結識了來自酸湯市的好基友,我就像帶着緝毒犬一樣帶着他去吃酸湯,然後像審犯人一樣問味道對嗎!哪兒不對啊!後來,他每次聽説要去吃貴州菜都説自己有點忙……

    其實這個食物沒有那麼神秘,分分鐘就可以做好啦。以上就是最基礎的酸湯。首先需要淘寶買紅酸湯底料,木姜子,糟辣椒。做法是白痴級別的,薑片蒜片番茄糟辣椒(這個是提供辣味的,不吃辣不加),加點油炒到番茄出汁,加入木姜子幾粒紅酸湯水黃豆芽煮十幾分鍾,然後加白菜或捲心菜,可以加豆腐,煮熟,就可以了。鹹度酸度都用酸湯底料來調整就好,不需要加鹽,而我鬼使神差地又加了一點點的糖……

   真的,忍不住,做什麼東西都會忍不住加一點糖。。此物已經得到酸湯市基友的肯定。他個人表示,這種東西就是鍋底一樣的存在,可以煮魚,排骨,牛肉,蹄花等等,而現在在酸湯市,魚已經不是最流行的東西了,牛肉才是……(可也有可能是因為他本人更愛吃牛肉,不得考證)所以大家可以為了跟上潮流可以考慮做做酸湯牛肉吃哦……嗯,還是那句話,可以配一盆米飯。

  9.燒茄子。茄子和大蒜,就好像舒克和貝塔那麼般配……(我真有文采)所以燒茄子,要放好多大蒜。蒜蓉葱花肉末炒香,加海天黃豆醬,長茄子條,水,黃酒,燒到茄子軟,還是那句老話,喜歡吃辣加辣椒,不夠鹹加醬油,而我還要加一勺糖,到味道合適,湯差不多沒了,再加一次蒜蓉,略微炒半分鐘,出鍋。然後,一盆米飯。

  10.土豆豆角燉排骨。這是一道跟東北基友學的菜,得到了她的肯定,並征服了來自大江南北的基友。肋排焯水,大葱洋葱薑片蒜片排骨幹辣椒,加點油炒香,加冰糖醬油黃酒土豆塊蓋上鍋蓋小火燉,到土豆還軟了一半的時候(插起來比較費勁),加豆角(扁扁的那種更好吃),一點點海天黃豆醬,接着蓋鍋蓋燉,然後到豆角熟了的時候,嚐嚐味道,缺什麼加什麼,然後撒一些蒜蓉,稍微收收汁,出鍋。此時土豆應該很軟爛,用勺子能壓成泥的那種。用土豆泥拌飯,啊,好幸福。

  11.貴州版辣子雞。這又是一個我死磕了一年多的菜。我貴州的基友,味蕾比較沒發育好,只會説味道對還是不對,但是説不出哪裏不對。這讓我在對貴州菜的研究上進度非常遲緩,只能每次自己嘗試,然後等來一句,不對。不對的狀態持續了小半年,終於他表示,味道差不多,但口感不對,北京的雞不好吃啊不好吃。

    可如果買只200塊錢的好雞,不拿來燉湯,而是炒辣子雞,我又有點捨不得,所以最後機智的我想到了一個方法:用兔肉代替雞肉。兔肉營養也很好,大家一起來吃兔兔吧。用到的原料很簡單,如圖一所示。

   雞(兔)肉塊(其實應該是整雞帶骨頭躲塊的,為了吃起來方便我就剃的腿肉),小葱,姜,蒜,碗裏是餈粑辣椒。建議餈粑辣椒從網上買,懶得買也可以自己做。幹辣椒(美食節目説用了三種本地辣椒混合,可是自己在家做就隨便用吧,最好用不太辣的,因為用量比較大)加水煮半分鐘,然後泡20分鐘,這是後就泡大泡軟了,拿出來和差不多一樣重的蒜一起用料理棒打成醬,最後就是圖裏那樣。

   雞塊下鍋加點油先炒,如果有雞油啊水啊什麼的會炒出來,因為最後雞肉是那種手撕雞一樣很乾的口感,雖然我喜歡吃嫩一點的但是貴州基友表示應該是乾乾的口感,為了尊重他,我們炒成乾乾的。然後把炒好的雞撈出來備用。鍋里加一點油葱薑蒜餈粑辣椒,炒出紅油,加點幹辣椒花椒,雞塊加進去,一起炒炒炒,加黃酒,醬油調鹹度不夠辣加點辣椒粉,雞肉要炒得乾乾的,所有醬料覆蓋在每塊肉上,出鍋後撒點青蒜段在上面。這貨加點水也可以煮火鍋啦。起碼對於我來説,是種比較新鮮的味道,有興趣可以試一下,很好吃。拌飯TIPS:像切菜一樣用勺子側面慢慢剁然後用勺子背面略微按壓,反覆此手法多次,有奇效。

   每個人的飲食習慣或多或少都跟家裏有關係,就算家裏做飯很難吃也有關係,比如我的好基友媽媽做飯真的很難吃,所以她成了一個吃任何飯館乃至食堂都覺得是人間美味的人。我的飲食習慣大概是被我外公塑造起來的。我外公是個新潮又古板的人,喜歡嘗試任何新鮮事物,而且能在很短時間內學會,而對於有些大家覺得很無所謂的事情上又很教條。從小我是對他又怕又崇拜的。我外公是包郵區人,所以很自然的,我家做什麼菜都放糖,在他得糖尿病後改放木糖醇,非常有原則……

   也很有情可原的,一週七天有六天吃米飯(我外公討厭麪食,而我外婆是北京人,所以她自己天天吃饅頭,週末為了南北大和諧吃一頓麪條或餃子)。外公對我影響實在太大,只是因為在我很小時候他一句吐槽,以至於18歲第一次喝了口豆汁的我説出了一模一樣的話:下水道味……(喜歡豆汁的人不要不開心,我也喜歡吃糞坑味的臭豆腐。)好啦,説了這麼多廢話,其實我只想表達:祝大家天天吃自己喜歡的東西,開心就好開心就好。一個彩蛋醬油芝麻香油拌飯,豬油醬油拌飯,生雞蛋醬油拌飯。米飯,醬油,雞蛋質量越好,得到的拌飯味道越好。韓國午餐肉煎煎,用海苔米飯捲住,吃得有點膩時候吃點辣白菜重啓一下,一電飯鍋飯不夠吃。

不説了,吃東西去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894 字。

轉載請註明: 豆瓣一刻:一些米飯一些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