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魅力邊城,古韻隆裏

由 費玉榮 發佈於 休閒

隆裏古城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西南邊沿,南與黎平縣敖市接壤,是中國與挪威王國國際合作“貴州生態博物館羣”之一和貴州省重點建設的文化古村鎮之一,是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古城始建與明代洪武18年(1385年),至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是明清“調北征南”、“屯田戍邊”形成的重要軍事城堡,現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時期的規劃佈局和民居建築羣。

永樂二年(1404年)修復,為泥土夯築,天順元年(1457年)用卵石框邊,形成現有風貌。全城分東南西北四方城片,設東南西北四道城門:

東門名“清陽”

西門名“迎恩”

北門閉而不開,在東北角設一隱蔽便門供出入,另有地道通往城外。

城門設置採用“勒馬回頭”式,明通暗塞,暗通明阻,虛實結合,暗設機巧。城門上都立有戍樓,架設炮台,康熙年間改為“鼓樓”祀神。城內設有環城路,環繞全城。

清《龍標誌略》稱,古之隆裏,“城內三千七,城外七千三,七十二姓氏,七十二眼井。”這座由本地土著居民和外來屯軍人員及其後裔共建的戍邊重鎮,規模之大,人煙之旺,由此可見一斑。現在,歷盡滄桑的隆裏古城,作為軍事駐防單位的威嚴已不復存在。昔日邊陲政治經濟文化的小中心地位也在世事更疊中發生了根本變化。但作為一座古代集圖騰、宗教、歷史、現實於一體的典型城堡,仍完整地保存至今,這在西南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是極為鮮見的。

城中規整而錯落有致的古街

古樓

古宅

古祠

以及古碑、古廟仍完整無損地向過往的人們講述着過去的繁華和演繹着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存理念。

古城內的民居排列有序,大量具有精湛營造工藝的明清時代的四合院和民居建築較完整地保留下來, 其樓舍皆為三間兩層填封火牆式,上着青瓦獸脊,中間勾勒寶頂,兩側山牆翹角凌空。民居平面佈置自外而內,為前屋、正屋、後屋格局排列,房屋均與四合天井相接,天井兩旁為廂房,二樓為居室,院院相連結合為二、三進四合院落,後院種菜或栽花。所有房屋均為磚木結構,堂屋鏤空雕刻魚蟲鳥獸,惟妙惟肖。

宅居均高出街面約1米,門前為三步青石台階,兩側設護座石,大門均八字門,門框上方是匾額,彰顯主人的郡望、名望或家風。室內傢俱裝飾典雅,設有神龕、桌椅、撐凳等。現有古民居以陶家院、科甲第、書香第、宗祠等最為具典型。

唐天寶七年(748年),“七絕聖手”王昌齡因一首賦開罪朝廷,被貶為龍標尉。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句。古往今來,隆里人對仕途多舛的王昌齡充滿了同情,對他的學識才華充滿了崇敬,對這位“詩家夫子”寄以永久的懷念之情。

相傳王昌齡到謫遷地後,遂傳教授學,以變風俗,並寫下大量的詩作,其中《送崔參軍往龍溪》,有“龍溪只在龍標上,秋山孤月兩相向”。其膾炙人口的《龍標野宴》雲:“沅溪夏晚足涼風,春酒相攜就竹叢。莫道絃歌愁遠謫,青山明月不曾空。”詩中抒發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情懷。後人追慕其精神,於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修建狀元橋以示紀念,在龍標山麓、龍溪河畔的“狀元墓”、“狀元祠”、“狀元橋”、“龍標書院”等古蹟,就是隆里人對王昌齡寄以懷念的文化古蹟。

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