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人升旗”到"96人國旗護衞隊",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經歷5次變革

每天清晨,當太陽從地平線緩緩升起時,北京最為神聖莊嚴的一幕無疑是天安門廣場的升國旗儀式。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不約而同地聚集在潔白無瑕的國旗杆基座周圍,等待觀看莊嚴隆重的升國旗儀式。

今年5月1日是天安門廣場升國旗儀式重大改革30週年。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從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開國大典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算起,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共經歷了五次大變革。

從“一人升旗”到"96人國旗護衞隊",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經歷5次變革

上世紀80年代初,二人升旗改為三人升旗。

從“一人升旗”到"96人國旗護衞隊",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經歷5次變革

2018年1月1日,三軍儀仗隊開始擔負升(降)國旗任務。 新華社 申宏

“一人升旗”長達25年

1949年10月至1976年6月,天安門廣場的國旗升降沒有詳細規定。當年,由於國旗杆下的升旗系統為電動裝置。從1949年10月2日開始,廣場的升國旗任務就交給了北京供電局,由負責為天安門城樓供電的工人師傅擔任。

其中,1949年10月至1951年9月由程宏年擔任;1951年10月至1976年6月由胡其俊擔任。這種“一人升旗”的形式一直持續了20多年。那些年,天安門廣場上不是天天升國旗,只在元旦、春節、勞動節、國慶節等重要節日,和國家舉行重要會議、重大外事活動時才會升國旗。通常是早晨把國旗升起,黃昏時把國旗降下,沒有固定的時間。

胡其俊是天安門廣場上升旗時間最長的一名升旗手,長達25年,創下了“一人升旗”的紀錄。1976年,當胡其俊從天安門廣場升旗崗位離任時,一個由電力工人升旗的時代結束了,接替他的是北京衞戍區的警衞戰士。

“二人升旗”沒有固定時間

1976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衞戍區某部奉命接替由北京供電局承擔的天安門廣場升國旗任務。之後,升國旗的旗手人數由過去的1人改為2人升旗。從1976年11月26日起,從以前的逢重大節日升國旗改為每天升國旗。從此,天安門廣場每天都有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

但是,那時候升國旗依然不奏國歌,升降國旗的時間也不像現在這麼固定。而是由2名戰士扛着國旗並排前行,通過天安門前的斑馬線時,還給穿梭的汽車和自行車讓道。

時間到了1982年12月,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北京市總隊第六支隊十一中隊五班,奉命接替北京衞戍區某部擔任的天安門廣場國旗升降和守衞任務。勤務交接之後,天安門國旗班第一任班長董立敢覺得,天安門廣場的五星紅旗是新中國的第一面國旗,在全國人民的心目中有着至高無上的地位,應該有一個神聖莊嚴的升旗儀式來表達億萬人民對國旗的熱愛之情。

經上級同意,升國旗的旗手人數由原來的2人改為3人,升國旗時間按照北京天文台編擬的升降國旗時刻表執行。

“三人升旗”備受各方關注

1983年2月1日,由3名武警戰士組成的升旗組開始執行國旗升降任務,中間是擎旗手,兩邊為護旗手。從這一天開始,天安門廣場有了新的升旗形式。過往的行人主動停下腳步,仰望緩緩升起的五星紅旗,感受到了升國旗的莊嚴與神聖。

1986年元旦,中央電視台將天安門廣場升國旗的鏡頭作為新聞聯播的片頭向全國播放,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1988年3月,全國僑聯副主席黃其興提交了一份建議國家制定《國旗法》的提案。同年,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李玉坤寫了一則“關於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喚起人民的國家觀念,儘快制定張掛國旗具體辦法”的建議。國旗升降儀式開始受到各方關注。

實際上,我國在1954年、1957年和1982年公佈的憲法中,就對國旗的製作和使用作出過一些規定。1989年3月開始,國務院法制局組織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草案)》。經過一年多的調查研究和反覆修改,在1990年6月2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上獲得通過。國旗升降儀式的改革工作提上議事日程。

1991年3月初,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和武警北京總隊組成了“升旗儀式改革方案起草小組”,擬定的方案很快獲得了中共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認同,並報國務院批准。新的升國旗儀式分為“節日升旗”和“平日升旗”兩種形式。每月的1日、11日、21日為節日升旗,升國旗時由武警軍樂隊現場演奏國歌;其他時間為平日升旗,升國旗時現場播放國歌錄音。

“36人國旗護衞隊”27年零失誤

新的國旗升降儀式於1991年5月1日起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之前擔負升降國旗任務的武警北京總隊正式發佈命令,在全總隊幾萬名戰士中挑選符合條件的優秀士兵,並把天安門國旗班改編成“天安門國旗護衞隊”。

36名政治素質過硬、身體素質優良、軍事業務精湛、身高在1.75米至1.85米之間的優秀武警官兵脱穎而出。其中:擎旗手1名,護旗手2名,帶隊警官1名,護旗兵32名。全體官兵統一穿毛料禮服,腰扎新式武裝帶,肩掛金色綬帶。擎旗手佩帶手槍,護旗手橫挎衝鋒槍;領隊警官佩帶手槍,手持指揮刀;護旗兵肩扛56式半自動步槍。

1991年5月1日,新的升國旗儀式正式舉行。清晨4時許,在天安門廣場剛剛落成的國旗杆基座旁聚集了數萬名來自四面八方的社會各界人士。5時11分,在《歌唱祖國》的軍樂聲中,以國旗為先導,36名身着戎裝的國旗護衞隊官兵和62名武警軍樂隊官兵,從天安門城樓中間門洞出發,跨過金水橋和長安街,正步行進至國旗杆基座,然後分東西兩路圍合在旗杆基座旁。

5時15分,擎旗手將一面寬3.3米、長5米的特大號國旗交給升旗手,緊接着領隊警官一聲洪亮的“敬禮”口令,軍樂隊奏響國歌,升旗手按動電鈕,隨後一個標準的展旗動作,鮮豔的五星紅旗伴隨着莊嚴雄壯的國歌,在高高的旗杆上緩緩升起。

此時此刻,軍人、公安幹警向國旗行舉手禮,少先隊員向國旗行隊禮,其他人向國旗行注目禮。2分07秒,國歌演奏3遍後,國旗與太陽一同升起,在紅日的沐浴下熠熠生輝。這時,整個廣場一片歡騰,掌聲經久不息。

新的升國旗儀式誕生了!這是繼1949年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親手升起第一面共和國國旗後,天安門廣場上舉行的最為莊嚴隆重的升國旗儀式。

此後的27年裏,無論風霜雨雪,不管嚴寒酷暑,被譽為國旗“保護神”的“天安門國旗護衞隊”用威武的軍姿、雄壯的動作,把升國旗的重任扛在肩上,把無上的榮耀舉過頭頂,創下了國旗升降儀式零失誤的紀錄。

根據中央軍委命令,2018年1月1日起,天安門廣場升國旗任務開始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和軍樂團擔負,升旗儀式再度迎來改變。天安門廣場這個世人矚目的地方,又一次迎來了升國旗儀式的新氣象、新風采。

“96人國旗護衞隊”彰顯大國威儀

2018年元旦,天安門廣場升國旗儀式與以往不同,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三軍儀仗隊擔負升降國旗的任務後,首次舉行的升國旗儀式。

7時30分許,三軍儀仗隊天安門國旗護衞隊精彩亮相。8名禮號手在天安門城樓吹響升旗的號角,拉開了升國旗儀式的序幕。30名儀仗隊禮兵在金水橋與國旗基座之間的廣場上分兩側列隊。96名護旗隊員護送五星紅旗從天安門城樓中間門洞出發,跨過金水橋,邁着矯健的步伐走向國旗杆基座。

來自首都北京和全國各地的數萬名羣眾冒着嚴寒,在靜靜等待新年第一天國旗的升起。

7時36分,3名分隊長同時下達口令“向國旗——敬禮!”此刻,軍樂隊奏響國歌,穿陸軍禮服的升旗手按動電鈕,隨後一個標準的展旗動作,鮮豔的五星紅旗伴隨着莊嚴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在高高的旗杆上與太陽一同升起。此時此刻,軍人、公安幹警向國旗行舉手禮,少先隊員向國旗行隊禮,各界羣眾向國旗行注目禮。

國旗飄揚,國歌雄壯。在五星紅旗升起的瞬間,在場每一位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高漲,大家齊聲高唱“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46秒後,國旗升到旗杆頂端,在朝霞的映襯下迎風飄揚。象徵和平、吉祥的信鴿從天安門城樓前、金水橋畔騰空而起,以廣場國旗杆為中心,翱翔在天安門廣場上空。在廣場上觀看升旗儀式的羣眾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

如今,天安門廣場上升國旗儀式,已成為首都北京的一大人文景觀。來廣場觀看一次升國旗儀式,已成為許多中國人的嚮往和夢想,成為人民羣眾自覺接受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

每當人們面對天安門廣場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時,都會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感受到祖國的強盛和偉大。在中國人心中,天安門廣場上的升國旗儀式是共和國永不謝幕的典禮。

原標題:共和國永不謝幕的典禮——記天安門廣場升國旗儀式的五次變革

來源:北京晚報 賈英廷

流程編輯:l004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19 字。

轉載請註明: 從“一人升旗”到"96人國旗護衞隊",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經歷5次變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