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地高手”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種地高手”

  圖片來源:影像中國

  太陽緩慢從山頂上滑下去,又慢慢墜入谷底。西邊天際的火燒雲還沒有散盡,綠油油的麥浪浸泡在粉紅色的晚霞裏。

  這是雨後的第二天,正是麥地墒情最好的時候。此時鬆土不僅利於土壤保墒,而且能促進小麥拔節分櫱。為搶抓這一難得的墒機,年過花甲的阿貴起了個大早,頭頂星星和殘月去了自家的麥地。他幹活麻利,中途基本不休息,只喝了幾口礦泉水,啃了大半個饅頭。但緊趕慢趕,天黑前還是沒能松完這塊地。他心裏火急火燎的,趕緊從馬甲口袋裏掏出一隻手電筒,用尼龍繩拴牢斜背在肩上,用手電筒照明繼續幹活兒。

  待他松完這塊地,夜已深沉。他扛起鋤頭,向東邊家的方向走去。村道兩旁的小麥花、油菜花,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來的野花,正憋足勁賽着開,散發出濃郁的香氣。田野,花香,星空,阿貴突然覺得自己一輩子當農民也挺好:一年四季可聞莊稼、瓜果散發的清香,一日三餐吃最新鮮的蔬菜……

  這,就是農人阿貴一天的勞動情境。

  天道酬勤,人勤地不懶。作為與阿貴同庚的兒時玩伴,我曾問他:“你的地比別人種得好,有何秘訣?”他抿嘴憨憨一笑,伸出兩根手指告訴我:“靠勤勞,更靠科技。”

  説起種地與科技的關係,阿貴感觸良多,講起了他種地不注重科技而吃過的苦頭。那年,他家自留地裏的玉米長勢喜人,玉米穗在暖陽的照拂下爭相綻放。他看在眼裏,喜藏心頭。有一天,他聽別人説,抽掉玉米花穗可讓玉米多吸收營養,進而增加玉米的產量。他信以為真,把滿園玉米的花穗全抽了。結果事與願違,玉米因沒有花穗授粉導致顆粒無收。失敗讓他懂得了一個道理:種地不能靠道聽途説或拍腦袋行事,盲目蠻幹最終是要吃苦頭的。痛定思痛,在以後種地的日子裏,他開始認真研究科技的作用。

  有一年春天,雨水特別多。隔壁阿春家種的豌豆一個勁往上躥,村裏老人都説不正常。阿春一時不知如何是好,趕緊跑去找阿貴。阿貴從科技書裏找對策,告訴他這是雨水過多造成的,放任不管會影響結豆子,可通過打頂進行抑制,再施些磷肥壯稈兒。阿春照着阿貴説的去做,立馬見效,豌豆長勢迴歸常態。當地土壤缺磷元素,補充磷肥後地力大增,豌豆花開得極濃豔。花多果實自然就多,那年阿春家的豌豆產量翻番。嚐到科技甜頭的阿春,逢人便誇阿貴種地有一手,家裏藏有種地的“法寶”。村裏人聽阿春這麼一説,紛紛跑到阿貴家裏,嚷着要一睹為快。阿貴哭笑不得,拿出幾本捲了邊兒的農業科技圖書給大家看。村民一看都笑了,説:“這‘法寶’也太神了,咱家也得來上一套。”自此往後,村裏凡種地的農人,家裏都添置了幾本指導種地的書。

  阿貴和妻子育有一子。兒子從小讀書用功,大學畢業留在了城裏,買房買車娶妻生子。老伴前兩年去城裏幫忙照看孫子,阿貴一個人留在農村種地。去年冬天,阿貴患重感冒住了幾天醫院。畢竟是快奔七十的人了,兒子放心不下他的身體,勸他別再種地了,去城裏頤養天年,可他橫豎不答應。兒子拿他沒辦法,請村裏德高望重的長者、親朋做他的工作。軟磨硬泡好不容易讓他鬆了口,答應先去兒子那兒看看。他把房子和地裏的莊稼託付給一個親戚打理,便跟兒子進了城。

  三天後,阿貴的身影再次出現在村裏。左右鄰居都跑出來跟他打招呼,逗他説:“怎麼在城裏住了三天就回來了?”

  阿貴説:“我在那裏住不慣,自己吵着要回來。”

  “你呀,放着城裏好好的舒服日子不過,不是犯傻?”

  “這話説的,現在農村政策這樣好,種地有補貼,這好光景啥時候有過?好好的地我不好好種,那才叫犯傻哩!”説完,他扛起鋤頭又一頭扎進了他的麥地裏。

  阿貴仍一天到晚泡在綠油油的麥地裏,用心侍弄莊稼。村裏人看阿貴眷戀土地,漸漸心生佩服,時不時登門向他請教科學種地、科技致富的門道。而他呢,總是熱情接待,有求必應,樂於授人以漁。

  在阿貴科學種地的引領下,鄉親們種地越來越有信心,並親切地稱阿貴為“種地高手”“致富能人”。阿貴説,這對他而言,是最受用的褒獎。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25日 20 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1 字。

轉載請註明: “種地高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