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王熠卓 製作 萬浩 攝
提升“一道”,打造“一岸”,美化“一片”
一道:東湖綠道(湖中道至聽濤道),打造“文化綠道”。
一岸:聽濤景區濱湖岸線,打造夢幻浪漫濱湖步道。
一片:聽濤荊楚文化、濱湖都市旅遊片。
武漢“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持續建設東湖城市生態綠心,打造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城市亮點區塊。”
圍繞“建設城市生態綠心,打造城中湖典範”的戰略目標,東湖風景區制訂“武漢東湖綠心生態保護與綜合提升專項債項目”系列建設方案,對磨山、聽濤、落雁、馬鞍山四大景區,按照不同特色和定位,實施全面提檔升級,高質量推進生態綠心建設。
其中,聽濤景區將以一流文旅目的地為方向、濱湖休閒為特色、楚風漢韻為主題,建設聽濤濱湖都市旅遊區。
根據“東湖綠心生態保護與綜合提升專項債項目”聽濤景區建設方案,聽濤景區將實施沿湖駁岸整體維修和生態改造,建設藝術型綜合服務驛站,打造蘭文化博物館,對屈子文化園、蒼柏園等主景進行綜合提升,對九女墩至天鵝湖路進行環境提升,涉及面積共約133萬平方米,進一步強化和彰顯“江風湖韻、荊楚人文”的區塊文化特色。
海報/王熠卓
這樣的聽濤,您期待嗎
您心中的東湖綠心是什麼樣子
東湖風景區管委會
誠邀社會各界建言獻策
攜手共譜東湖新華章
東湖聽濤景區湖面如鏡。 黃曉輝 攝
您有任何想法、建議和創意
註明“我為東湖綠心建言”
並附上姓名、聯繫方式
或通過長江日報App、長江網
進入“武漢城市留言板”平台
或關注“武漢城市留言板”微信公眾號
點擊“我要留言”
參與“我為東湖綠心建言”留言
挖掘楚辭植物再現蘭台景觀
重塑歷史人文景點營造“文化綠道”
東湖聽濤景區地處武漢市中心,是城湖相融的生態紐帶。它位於東湖西北岸,是東湖風景區最早建成開放的景區,湖岸線長,湖面寬廣,景區內樹林茂密,亭台樓閣點綴其中,以浩瀚的湖泊風光、源遠流長的屈原文化為特色。
聽濤主景區一側是東湖綠道(湖中道至聽濤道),一側是濱湖岸線,沿途分佈着行吟閣、屈原紀念館、長天樓、瀕湖畫廊、碧潭觀魚、聽濤軒、橘頌亭、滄浪亭、先月亭、寓言雕塑園、可竹軒、落霞水榭、魯迅廣場等16個歷史文化景點和楚文化風格建築,人文氛圍濃厚。
東湖聽濤景區碧潭觀魚。熊秋萍 攝
瀕湖畫廊。周瑾 攝
根據“東湖綠心生態保護與綜合提升專項債項目”聽濤景區建設方案,聽濤將針對80萬平方米原有主景,從優化交通體系、完善場地功能、統籌建築風格、強化植物風貌着手,讓老景點煥然一新,荊楚文化特色更加凸顯。
種植楚辭裏的香草香木
呈現源遠流長屈子文化
屈子文化園約5萬平方米,計劃通過從古至今、多維度、多形式呈現屈子文化演變歷程;整合館外景觀資源,擴大遊覽範圍,遊人行至館內、亭廊、園區,均可充分感受屈原文化。
屈子文化園周邊植被豐富多彩。效果圖
挖掘楚辭植物,種植能夠體現鄉土風貌、地表特徵和楚辭文化內涵的植物。楚辭植物以香草香木居多,內涵深刻,常用來比興託物,比如荷花、菖蒲、香蒲、芍藥、蕙蘭、菊花、扶桑等,使遊客沉浸式觀賞植物,感受歷史。
屈子文化園文化長廊。
在求索廊、橘頌亭打造精微中式景觀,桂花大道凸顯屈原廉政精神,體現莊嚴感;獨醒庭以香草植物為主,凸顯屈原高潔精神;蘭台、楚辭植物園重現蘭台歷史景觀;策劃楚辭大會,向遊客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蒼柏園更顯“文藝範”
講述東湖拓荒往事
氣韻生動的可竹軒庭院。效果圖
蒼柏園是東湖風景區極具紀念意義的景點,是東湖之父周蒼柏先生創建的“海光農圃”的一部分。為了紀念他開鋤拓荒東湖的不朽貢獻和愛國情懷,東湖風景區斥資建設了蒼柏園。
東湖聽濤景區蒼柏園。於琳 攝
蒼柏園佔地1.5萬平方米,由碑坊、紀念銅像、紀念室、紀念林組成,紀念館內更是陳列了80年前周蒼柏生平事蹟圖片展及實物。其草坪空間植被茂密,空間開闊,未來將在保留紀念性場地功能基礎上,持續輸出人文教育功能;規整梳理可竹軒庭院植被空間,打造精緻舒雅庭院;重塑水塘駁岸,鋪設燈光鋼琴鍵盤等藝術互動裝置。
建設3萬平方米聽濤驛站
城湖相融藝術過渡
聽濤景區驛站。效果圖
聽濤景區本身已有豐富景點,也有綠道和步道貫通,但作為景區與城市的過渡界面,服務建築、活動場地、停車場等設施需要不斷滿足市民和遊客日益增長的需求。為此,東湖風景區計劃建設聽濤景區綜合服務驛站,以藝術展示、藝術體驗與交流、簡餐、藝術商品零售等功能為主,以東湖畔小型藝術綜合體和生態藝術館的面貌呈現在遊客眼前,完善服務配套,激發景區活力。
蕙蘭配奇石
展現別緻蘭文化
“餘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湖北省蘭文化博物館隱匿於山林間,集中展示蘭花的起源、歷史、書法、字畫、郵票、瓷器、根雕等蘭文化藝術品。
湖北蘭文化博物館。效果圖
根據建設方案,聽濤景區計劃將蕙蘭與奇石相配,共同佈置展陳,呈現出豐富多彩、新穎別緻的視覺效果;增設蘭文化奇石博物館、精品蘭花館、地下展陳場館。
室外奇石。效果圖
對室內外環境全面提檔升級,屋頂花園採用綠色植被曲面,與東湖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相呼應。
建武漢最浪漫濱湖步道
7公里聽濤湖岸線增添遊玩趣味
根據建設方案,在對東湖現有駁岸分析研究的基礎上,聽濤景區計劃對東湖沿湖駁岸進行整體維修和生態改造。
聽濤景區林下觀景。效果圖
在改造中融入生態理念,通過植被改造、魚類放養、底棲放養、底質優化等多項措施,構建連續性好、生物多樣性高的生態遷徙通道;將非藍線範圍的內塘駁岸適當改造為自然式駁岸,增加生物通道,在坡度較緩的岸線種植水生植物;在部分眺望節點適當增設拋石駁岸,產生不同的水浪拍岸的聲音。
聽濤景區噴霧步道。效果圖
在先月亭至亞洲棋院路段,沿湖新增噴霧步道、多彩步道、花燈步道、杉林步道、星光步道,增添市民和遊客散步、遊玩的趣味性,打造武漢市最浪漫的濱湖步道、人文岸線。
聽濤最浪漫濱湖步道。老白 攝
星光步道由圓形光斑組成,璀璨奪目,可在此舉辦記憶魯迅讀書會、帳篷音樂節、編鐘音樂節;花燈步道由彩燈打造,絢爛夢幻,可舉辦國潮楚辭大會;噴霧步道上水汽繚繞,宛如人間仙境。
提升九女墩綠道入口
3公里沿湖長廊更靚麗舒朗
在九女墩至天鵝湖路環境提升工程中,聽濤景區計劃從修繕核心景觀、增加歷史景點、完善配套設施、改善交通系統等方面提升景區品質,依託景點人文歷史,美化5.9萬平方米九女墩,美化東湖綠道入口,打造景觀特色鮮明的“東湖印象”。
九女墩入口提升。效果圖
針對九女墩至天鵝湖路3.3公里沿湖大道,計劃將靠近城市一側,結合周邊環境整體改造,統一臨街界面景觀風貌;臨園區一側,將人行道綠化與園區內景觀過度,濱湖區域增設休憩空間,供遊客使用。
遊人在服務設施完善的九女墩休憩。效果圖
通過統一優化景區入口、梳理植被景觀、提升園區道路品質、統一圍牆風貌、管線入地等措施,扮靚3公里沿湖長廊,建成市民和遊客喜聞樂見的幸福道。
專家觀點>>>
聽濤是自然風景與城市交融的紐帶
街頭四季常青,出門便是公園,是人們心中對公園城市的美好願景。東湖聽濤風景區依山傍湖,自然環境優美,同時地處武漢核心城區,是自然風景區與城市交融的紐帶。
聽濤景區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悉心保護好自然風景資源的同時,不斷展現東湖自然山水的魅力,彰顯地域人文底藴,完善景區配套服務功能,讓沿湖駁岸更加生態自然,森林中的休憩場地更多,濱水景觀空間更加豐富,為市民和遊客提供更舒適的遊玩休憩空間,完善城市功能,實現城湖功能相融合的城市濱湖公園示範區。
近年,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高質量建設東湖城市生態綠心,將為武漢人民創造更高品質的生活。
——武漢市園林建築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師 讓餘敏
您心中的東湖綠心是什麼樣子?
東湖風景區管委會誠邀社會各界建言獻策
攜手共譜東湖新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