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聚焦服貿會】
服貿會火熱持續。9月5日,服貿會迎來首個公眾開放日,預計到場人員將增加。觀眾可在每日15時前預約第二天觀展,先約先得,約滿為止。
據介紹,根據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兩地疫情防控的要求,以瞬間人流峯值不達上限的標準來調控預約參觀的人流。服貿會已展出兩日,部分外省份展商將提前離京,服貿會執委會辦公室決定增加每日門票預約名額,同時在場館人流到達峯值時採取限流措施。
9月3日,服貿會體育服務板塊,觀眾走過北京冬奧和冬殘奧組委展位。新京報記者李木易攝
9月5日,將舉辦40場論壇會議和推介洽談活動,國家會議中心16場、首鋼園16場、線上8場。文旅服務專題將舉辦2021年北京新視聽展rundown發佈會;京劇場景拍攝體驗、海淀“望三山五園 融科創發展”專題展,《覺醒年代》文創產品合作洽談等活動將繼續為觀眾帶來“數智生活新體驗”。
北京這樣的特大城市在交通領域如何實現“雙碳目標”?怎樣才能讓市民選擇綠色出行?在服貿會“碳中和與交通運輸可持續發展論壇”上,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節能減排中心主任劉瑩進行了演講分析。
劉瑩介紹,經過十餘年的探索,北京市交通領域碳減排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城市交通碳排放總量增速由“十一五”時期的10%下降到“十三五”時期的4%。她認為,北京在碳減排上雖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挑戰依然艱鉅。
劉瑩結合大數據分析預測,如果要實現2050年的碳中和目標,城市交通年碳排放平均增速就需要從目前每年4%轉變為每年-10%,而且負增長的拐點需在“十四五”時期出現。“這需要交通領域在既有的低碳發展模式下,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區的綠色出行比例已達73.1%,短期看,並不會有太多的增長空間,因此,碳減排應該有更多的適應特大城市交通發展的思路。劉瑩認為,對於特大城市而言,推動碳減排需要應用新的理念和碳減排體系,不再單獨追求綠色出行比例提升,而是着力於推動市民轉變觀念、養成綠色出行習慣,從而提升公眾的綠色出行頻次。
“機動車電動化推廣對交通碳減排貢獻巨大。”劉瑩表示,“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車規模已經達到40萬輛,2025年的目標是力爭達到200萬輛,佔比從7%上升到30%,預計可實現碳減排300萬噸。”
滑雪訓練機、毛皮滑雪板、各式滑雪服、造雪機……冰雪運動在本屆服貿會上備受關注。在首鋼園體育服務展區,各地推出不少冰雪項目為即將到來的雪季攬客,冰雪運動也成為觀眾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在體育服務展區,吉林市展台的兩台滑雪訓練機吸引了不少觀眾前去體驗。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兩台訓練機均為雙板滑雪訓練機。練習者站在機器上後,選擇不同的場景,便可像在真實滑雪場上一樣馳騁。滑雪訓練機最大的優勢在於不受地域、季節影響,訓練者可以隨時隨地、不穿雪服學習、訓練。
吉林市展台展出了滑雪訓練機,邀請市民參與體驗。新京報記者 吳婷婷 攝
在冰雪+户外時尚秀的現場,模特身着冬季運動服飾,展示全球一線冰雪品牌的最新設計。記者瞭解到,作為冬博會上的用户福利,一些知名冰雪品牌展出新款裝備,並向觀眾提供體驗機會。
近日,“共同富裕”理念成為輿論熱點。同時,互聯網企業紛紛跟投“共同富裕”也成了民眾關注的焦點。“共同富裕”和互聯網企業發展壯大是對立的嗎?
顯然,“共同富裕”不是“劫富濟貧”,更不是平均主義。最高層對“共同富裕”的定調是明確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提出,共同富裕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會議還提出,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奮鬥,不靠“殺富濟貧”。圖片來源:IC Photo
眾所周知,初次分配主要由市場機制形成,再分配主要由政府調節機制起作用,三次分配則是民間捐贈、慈善事業等。由此可見,“共同富裕”並不是否定市場機制的初次分配作用,而是一套完整的分配體系設計。只看到第三次分配,忽視初次分配、再分配,無疑是片面的。
因此,對“共同富裕”的理解不能跑偏,把“共同富裕”和企業的發展壯大對立起來更是錯上加錯。不管哪一次分配,前提都是經濟發展“做大蛋糕”,而推動經濟發展、“做大蛋糕”是企業最基本的社會責任。
互聯網企業不僅不是例外,還在國民經濟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互聯網企業提供的信息服務受眾之廣,是任何傳統企業都無法比擬的。只看到互聯網企業家大業大的“壕”,看不到他們為數以億計用户提供高效、平等的信息服務,是偏見所致的“選擇性失明”。
互聯網企業提供的信息服務價值被嚴重低估了,因為在諸多應用場景中互聯網企業都是“幕後英雄”,大眾對信息服務產生的效益缺乏直觀的感受。比如互聯網技術大幅提高了金融行業的效率,但是,大眾可能僅僅關注到日常使用的電子支付系統,卻很難察覺到徵信系統、證券交易改善中信息服務所起的關鍵作用。
颶風“艾達”經過美國8個州後,影響逐漸結束。據美媒報道,“艾達”至少已導致63人死亡。“艾達”抵達美國東北部時,風力已大大減弱。但降級為熱帶低氣壓後反而變得更為致命,帶來的降雨量大增,令陳舊的基礎設施不堪重負。
據美國廣播公司(ABC)報道,9月1日,紐約市發佈了歷史上首次暴洪緊急狀態,洪水在地鐵站內匯成瀑布,把市中心街道變成了河流。據美國國家氣象局報告,紐約市9月1日晚間的降雨量打破了歷史紀錄。
美國國家氣象局稱,“艾達”的“殘餘力量”給美國東北部地區帶來了6到8英寸(約150到200毫米)的降雨量。紐約州和新澤西州一些地方的降雨量超過9英寸(約230毫米)。
當地時間9月1日,美國紐約,受颶風“艾達”侵襲,紐約市突降暴雨,街道遭水淹。/IC photo
“艾達”所到之處公共交通幾近癱瘓,部分高速公路被淹沒。9月1日晚間至2日,紐約地鐵系統停運,通勤鐵路線關閉,航班停飛。洪水退去後,紐約市警察從街道上拖走了500輛無人認領的車輛。
《紐約時報》稱,美國的城市基礎設施是在過去的氣象條件下修建的,排水系統老舊且不完善。街道無法迅速排水,洪水湧入地下室和地鐵,導致人員傷亡和交通癱瘓。除了排水系統外,脆弱的電力系統也引發擔憂。颶風“艾達”8月29日登陸後,導致路易斯安那州100多萬户家庭斷電,供應新奧爾良市的8個主要供電網絡全部癱瘓,整座城市斷電。
懸疑軟科幻網劇《天目危機》正在熱播。從83版《射鵰英雄傳》的楊康,到港劇《使徒行者》中的卓凱,苗僑偉在《天目危機》中扮演的刑警山崎,又一次成為他在熒屏上的經典角色。
苗僑偉在接到《天目危機》的劇本時,便被劇中軟科幻的設定深深吸引,但更重要的是,這部劇的導演是黃精甫:“我很喜歡他拍的戲,也會全方位相信他。”苗僑偉激動地説:“他所想的東西是你完全想不到的。尤其這次《天目危機》,他找我就答應,知道是黃精甫導演就會演,連劇本我都不用細看。”
劇照。劇方供圖
苗僑偉告訴記者,他認為《天目危機》出彩的原因還包括幕後團隊的實力不凡。“用電影標準制作這部劇,是立項之初就決定好了的。我們的製作班底也是電影班底。”據悉,該劇的攝影指導由李志華擔任,他曾擔任過吳宇森導演的《追捕》、王家衞導演的《一代宗師》等電影的攝影師和攝影指導;燈光師鄒林現任中國香港電影燈光協會主席,曾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專業精神獎”。
被問到多次扮演警察會不會膩,苗僑偉笑着回答:“我知道多數人找到我的角色都是警察,但我一定會把他們演得不一樣。”
編輯 戴玉璽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