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文化溯源丨重大發現!中華文明因祂推前至9000多年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休閒

據浙江新聞報道,在浙江義烏的橋頭遺址挖掘出土了一具距今8000多年的男性人骨。


2019年8月10日,超強颱風“利奇馬”直擊浙江,近百萬民眾緊急轉移。然而,就在此時,全國各地近50位考古學家、文博系統的專家學者,改簽了多次停運的火車、飛機,在大風大雨天趕到了浙江義烏,只為親眼看看八、九千年前,義烏人的一個大型聚落——位於義烏橋頭村裏的“橋頭遺址”。



義烏橋頭村裏的“橋頭遺址”

橋頭疑現世界最早彩陶

“我們沒有想到,這些陶器的製作技術如此高超。”北京大學文博考古學院教授、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趙輝説,像紅胎白衣陶器,在全國同時代考古發掘中罕見。

鄭州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顧萬發對彩陶上出現的白彩產生濃厚興趣。他覺得彩陶上一些奇怪的乳白色凸起,有些三個一組,有些六個一組,形狀有三條槓,或者三個點,“可能代表了某種含義,會不會當時的人們已經具備了陰陽的概念。古人的神壇,稱為央台之丘,這個台地會不會是古人的一個神壇呢?” 顧萬發提出大膽假設。

橋頭遺址目前發現3個太陽紋飾。“其中一個太陽紋,圖案中間劃出一道線,表示冉冉升起的太陽。這個圖形,在良渚遺址的玉璧上也有出現。” 顧萬發覺得需要根據周邊太陽昇落和遺址方位等情況,綜合分析這些圖案所藴含的意義。

橋頭遺址還發現“陶餅”。餅上有一個小孔,餅的側面有刻劃紋飾,就和我們現在的硬幣類同。專家猜測,“陶餅”可能是古人用繩子懸掛在身上的裝飾物。

在論證會上,蔣樂平在講解 太陽紋彩陶時,特意在屏幕上打出了一句話——“最早的彩陶”,後面加了一個問號。

“我打了一個問號,意思是,到底是中國最早,還是世界最早?一個不爭的事實是,9000年,在義烏橋頭,彩陶已經出現了。”


橋頭人可能掌握世界上最早的釀酒技術

橋頭遺址諸多彩陶中,有一件陶器引起專家們特別注意。這件造型完全可以和宋代龍泉窯梅瓶媲美的陶瓶,線條圓潤,陶面光滑細膩,用手指輕彈,可以發出清脆悦耳的撞擊聲。

“我們判斷,這是一隻酒器。因為在陶壺裏的殘餘物中發現了一種加熱產生的糊化澱粉,後來送到了斯坦福大學去做檢測研究,專家認為殘留物與低温發酵的損傷特徵相符。”蔣樂平説,低温發酵是釀酒的基本原理,我們因此猜測9000年前的橋頭人可能已經掌握釀酒技術

如果橋頭人已經學會釀酒,那麼這隻陶壺無疑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早酒器。

根據對出土文物的考證,約在公元前6000年,美索不達米亞地區(西亞兩河流域)就已出現雕刻着啤酒製作方法的粘土板。這是世界上迄今發現最早的釀酒技術。如果橋頭人的釀酒技術得到進一步確認,那麼 世界釀酒史將提前3000年

橋頭遺址實際自2014年起已經持續發掘了5年多時間,橋頭遺址是一處重要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遺址,屬於上山文化的組成。據考古學者研究,上山文化屬於跨湖橋文化的重要源頭,是比河姆渡---良渚文化早3000年的文化時代。

此次的重大考古突破是發現了上山文化第一座完整的墓葬。墓葬內除了一具保存完整的人骨,還有大量精美的陶製器物,重點是在這些陶製器物上竟然發現了易經卦形的紋飾。這具完整的男人骨架,1米73,側身屈肢,懷裏“抱”着一隻紅衣彩陶,目前的測年結果是距今8000多年,而瓷器則是9000多年。

人類文明的界定

要清楚什麼是文明,就必須先明白另外一個詞——“文化”。文化這個詞的解釋在許老師的《國學之道》第一講已經為大家展開。“文化”一詞起源於《易經》中火賁卦的《彖》辭:

“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化的產生,第一步來源於人類認識自然,瞭解天文地理、時空變換;第二步則是人類通過思維和思想意識,去利用、改造自然,產生出為人所用的產物。文化,即人文化成,它是一種人與自然互動的產物和結果。

而文明則是以“文”來記錄、傳播、展現、表達人文化成的過程。

這個“文”非常有講究,漢語中的文與字實際是兩個概念,只是我們後人已經淡化了這些重要的概念。文是文,字是字,許慎《説文》中講“依類象形謂之文,形聲相益謂之字”。“文”是象形、指示、會意的直接表達形式,“字”是對形聲、轉註、假借的表達形式。

所以,無論是人文還是天文,都是通過象形、指示、會意的形式在記錄、表現、展示人與天地之間的各種信息、內容。這也就讓人們理解,那些出土文物上留有的圖騰、紋飾、符號不是簡單的裝飾或者隨意畫的,裏面實際都藴藏着重要的事物信息與內容。


“文明”在《尚書·舜典》也出現過:“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文明是人文化成的進展過程,正是人類通過自己的思想意識不斷把握人與自然的相互關係,通過自己的創造力不斷深化對自然的認識和理解,並且為自身發展所用,創造出不同的物質、精神文化產物,並能夠以這些產物為載體來彰顯天、地與人之間的信息和內容。

人們普遍認識的文明,是指人類所建立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稱,而文字作為記載和傳播文明的方式和途徑,科學界也通常將把文字的出現稱之為人類文明進化的開端。

而古人對於文明開端的界定實際是以“文”的出現就能夠證明了,“字”記錄語言聲音的方式,其中並沒有直接對應的事物信息與內容。

橋頭遺址此次的發現為什麼具有重大意義?

橋頭遺址是迄今所知東亞大陸最早最完整的環壕聚落,屬於上山文化。2000年發現的浦江上山遺址,將浙江新石器歷史上溯到了一萬年以前。



這一次的挖掘讓人們看到,有大量的房子痕跡,中間是人工環壕包圍住的一塊高土台,看上去像是村落中心,帶有公共功能的這種區域,可以推測是部落社會公共活動的地方。中心土台裏,發現了十多個器物坑,坑裏佈滿了大量彩陶,分乳白彩和紅彩兩種,精美絕倫。其中有一件陶器,造型完全可以和唐宋時期的瓷器媲美,口沿圓潤、光滑。這些陶器引起專家們強烈感嘆:沒想到9000年前浙江人的陶器技術這麼高超。

“卦”作為“文”使用是最早展示、承載信息的形式

而最令人驚訝的卻是陶器上反覆出現的圖案信息。從考古專家們提供的現場圖片看到,彩陶上有很多由乳白色突起的“白點點”組成的不同長短的圖案,還有一個由六槓“白條紋”組成的圖形。這些由點點組成的圖案正是展示了《易經》的河圖、洛書的信息;而白條紋組成的圖形則是易經中的六爻卦——雷地豫。之前考古發現過的伏羲八卦都以原始八卦圖文為主,這些原始八卦圖文記錄的是八卦太陽曆的內容,還需要考古學者進行破譯和轉化,這類標誌在大汶口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大溪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中均有發現,也距今6500--4000年的時間。而此次橋頭遺址中發現的伏羲卦圖文則不同於以往的原始八卦圖文,橋頭遺址中的紋飾則直接以陰陽爻的形式出現,與流傳至今的八卦乃至六十四卦完全一致。



以陰陽爻的形式出現的卦

這一點正是橋頭遺址發現意義非凡的原因。在上文已為大家簡單講了“文”的本質意思,“文”是人類最早記錄事物信息和內容的表達形式。而伏羲氏族所創立的八卦以及太極紋飾等則是人類最初記錄自然規律與信息的方式。所以,卦不是西方人所説的單純符號,是世界最早的“文”。卦所描繪的事物更具有能量狀態上的意義,也遠遠超越一般文字的含義。考古學家們一般都把研究重點放在對於遺址建築格局、功用和器物的技藝上,但往往忽略刻在這些器物之上的卦和紋飾(文)所揭示的信息內涵,這些才是打開通往上古時代人類文明發展秘密的重要大門。

中華文明的產生至少距今9000年

同時,橋頭遺址的挖掘工作為中華文明的產生與存在的時間問題上提供了有利的證明,從試掘探方早期文化層中獲取的炭屑樣品進行了碳14年代測定,獲得了7985±50、8090±45等數據,到如今校正年代為距今約9000年。


對於中華文明留存的時間問題上,國際最流行 的説法是按照20 世紀前期殷墟發掘的考古成果,把西元前 1500 年以後殷商文明作為中國文明最初起點,因而把中華排在“四大文明古國之末”。中國國內發表的大部分中國史、世界史著作,最多也只是把中華文明起源的源頭上溯到西元前 2000 年的夏朝。其中還混有不少中華文明“西來論”的假説。

但這一次,橋頭遺址的考古發現卻是對那些惡意縮短中華文明存續時間的學者們給予了有力反駁。我們需要清楚,中華文明的產生與發展距今遠遠超過國際上的3500年,也不是現在歷史教科書和人們俗稱的5000年。此前,大地灣遺址發掘時,就已經將中華文明的存續時間定位在了8000年左右,而今又一次更新為9000年。所以,請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明白,作為中華民族的後裔,你我所承載的中華文明至少存在了9000年!

橋頭遺址的發掘成果不單純印證中華文明存在的時間至少9000年,同時還證明了伏羲氏族所創立的伏羲八卦以及連山曆法的存在年代至少是9000年。

中華文明是世界存續時間最久遠的文明

世界的另一邊,兩河流域的蘇美爾文明存在於西元前3500年至西元前2371年,距今5500多年;古埃及文明處於西元前5000年至西元641年,距今有7000多年;以及古印度文明發源於西元前2500年左右,距今也僅有4500年。

所以,橋頭遺址的重要挖掘成果能夠稱作世界人類文明史上的重大發現,證明了中華文明是世界存續最為古老和長久的文明。至少目前為止,沒有任何地區的考古遺址和歷史文獻能證明有超過中國上古文明存在的時間年限。

華夏民族上古文明的發展進程

中國華夏民族上古時代延續與遷徙的文明進程大致分為三個先後階段,先仰韶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先仰韶文化的聚集地正是甘肅天水大地灣遺址,(西元前6000—西元前2800年)距今8000多年,比仰韶文化早1000多年。仰韶文化其存在的文化遺址零星散亂於黃河中游地區,著名的是陝西的半坡遺址,仰韶文化延續了兩千年(西元前5000—西元前3000年),距今有7000年的歷史,與仰韶文化同時期的有山東的大汶口文化和浙江的河姆渡-良渚文化。龍山文化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山西陶寺遺址為核心,(西元前3000—西元前2000年)距今5000年的歷史。這是華夏民族上古文明進程的基本斷代。

上古文明中留下的重要信息

正如前文所談,上古文明的不同文化遺址中均出現過不同的原始圖騰、符號、文與字,其中出現過的原始太極圖就有非常多種。

以大地灣遺址為例:

其中,大地灣遺址是眾多著名遺址中最具歷史意義的,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考古專家普遍認為大地灣遺址就是伏羲氏族文化的聚集地。在大地灣我們發現了華夏民族最早的彩陶技藝,世界最早最古老的混凝土,世界最早出現的農業文明,中國最古老的原始文字,中國最早的雕塑,中國最早的宮殿和房屋建築,中國最早的消防系統設計,中國最早的度量衡……這些世界與中國之最都使大地灣遺址毋庸置疑地成為中華文明的開端而出現。



而説到中國最古老的原始文字出自此地,是説大地灣一期彩陶缽口沿內和部分彩陶片的內壁發現有十餘種紅彩符號,有類似水波紋狀的,類似植物生長的,還有以直線和曲線相交的形紋等。專家們在這些文字雛形發現了中國傳統圖騰太極圖和變形的卦。大地灣陶器上的彩繪符號藴含的是伏羲氏“畫八卦”“造書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距今8000年的彩繪符號,承載着人類發現、記錄自然規律的信息,是中國原始文字的雛形。

易經系統----中華文化的主導

易經學者許文勝教授當知道橋頭遺址的重大發現之後,深刻地指出:易經的卦,從一開始就是作為表意的“文”而出現的,能同時表達事物的本質、屬性、類別、時間、地點、方位、狀態、發展變化的規律等等,這也是中國漢字發展一直秉承的方向,具有表意、類象以及時空的多層含義。在易經裏,震為雷、為出、為東方;坤為地、為土、為眾多;陶器屬土,對應坤卦;所以,雷地豫卦出現在東方義烏的陶器上不是偶然的,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當地所發生的事。

精研易經系統30多年的許教授進一步指出:浙江義烏所出現的易圖文來自伏羲氏族的文化傳承,是大地灣文化的延伸;這次考古的新發現,把伏羲創立易經的時間往前推進到了9000多年前,改寫了人類文明進化的歷史,是世界考古史上絕無僅有的偉大進展。同時再次印證了易經一直是中華文化的主導,自古以來指引了一代又一代人創造了輝煌的人類文明。國家需要在中國文明史上特別加上這個內容。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次考古的最大成果是發現了那副完整的人骨,其實真正的驚喜是陶器上出現的卦與河圖洛書的內容!只有懂得中國文化的人才會理解其中的深遠意義。易經是中華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活水源頭,是指導科學技術的核心原理。因此,我們的考古工作者要深刻懂得易經的文化內涵,不能只把這些符號當作毫無指示、表意的單純裝飾而忽略之!要知道這些符號文字,才是現代人與上古智慧先賢溝通交流的密碼,是人類探索上古文明最重要的秘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