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項項非遺產業成為一張張文旅名片 文化支撐千年僑都再出發
梁啓超故里的凌雲塔。南方日報記者 楊興樂 攝
華僑華人博物館館藏銀信。南方日報記者 楊興樂 攝
自力村碉樓。資料圖片
啓明裏是江門城區十三個百年華僑古村落之一,街巷修整如舊,人羣紛至沓來,為老街區帶來了新活力。南方日報記者 楊興樂 攝
江接四海,門納百川。江門自古是廣東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門户之一。史料記載,五邑人出洋史可追溯到唐代,公元879年已有新會人隨阿拉伯商人往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近代以來,江門人追隨先輩足跡,順西江出國門,乘舢板遊四海,創業他鄉情繫桑梓,藴育了獨一無二的“僑文化”。
人傑地靈,物華天寶。這座文化底藴深厚的城市,哺育了明代大儒陳白沙、維新先驅梁啓超、“中國航空之父”馮如等名家。據不完全統計,祖籍江門的院士有34位之多,數量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列。得天獨厚的地理水文條件,催生了陳皮、古典傢俱、小岡香等非遺產業,成為江門一張張文旅名片。
扼守珠江西岸,聯結粵西乃至大西南地區。江門扮演着粵港澳大灣區“承東啓西”的關鍵角色。目前,江門正全力做好新時代的“僑”文章,延續僑鄉文脈,紮實推進現代文化產業,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部署要求,加快推進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建設。
深厚底藴哺育人文熱土
山海相逢,千年僑都。位於南海之濱,西江與蓬江匯合處,江門自古以來受到海洋文明和嶺南文化的影響,造就了開放包容、勇於創新的文化氣質。
位於江門市蓬江區白沙大道西37號的陳白沙紀念館,300平方米的展廳,濃縮了其生平和藝術、教育、儒學成就,成為江門乃至周邊市民瞭解國學文化的窗口。
500多年前,嶺南大儒陳白沙在江門治學,提出“以道為本,以自然為宗,學貴自得,學貴知疑”,被稱為“江門學派”。這一學説被認為開啓了明朝心學。陳白沙也被後人看作是陸九淵和王陽明之間承前啓後的心學宗師,成為嶺南地區“從祀”孔廟唯一一人。
深厚的文化底藴哺育着五邑大地,使其英才輩出。相距陳白沙治學地——今天的白沙村不過10餘里的新會茶坑村,走出了中國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戊戌變法領袖之一、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梁啓超先生。梁啓超在此出生長大,直到12歲中秀才離開家鄉。
梁氏家族“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傳奇,為世人津津樂道。今天,步入蒼鬱鳳山腳下的梁啓超故居,從這座樸素的清代青磚瓦房設計中,仍處處可見主人對教育的重視。廚房二樓搭建藏書閣,專門開闢了一間教學屋,供老師教學和休息。
梁啓超一生心繫祖國,又通過言傳身教,把愛國情懷融入兒女們的血脈。故居紀念館常設展覽,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向世人講述梁啓超齊家之道及其家庭教育藝術。
梁啓超的家風教育,撬動今人的情感共鳴。一到週末,梁啓超故居紀念館便會出現不少親子出行的身影。該館負責人鄧健冰告訴記者,館內舉辦志願服務沙龍,通過培養孩子們當講解員,加深對家風的認識,還與學校合作,把啓超文化帶進校園。在前不久省婦聯、省文明辦聯合命名的廣東省首批家教家風實踐基地中,新會梁啓超故居紀念館成為10個上榜單位(機構)之一,是江門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江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冀介紹,江門將重點打造展覽、志願服務隊伍、主題公園、交流陣地、書信徵集活動為主體的“五個一”活動項目,傳承好啓超家教家風。
啓超精神更聯結了海內外華僑同胞。2018年起,江門舉辦“少年中國説”粵港澳台暨海外華裔青少年系列文化交流活動。梁啓超先生孫女梁憶冰也參與其中,在澳門、江門等多個活動場合,為青少年分享家教家風傳承的故事。兩年多來,先後有超過50萬粵港澳台暨海外華裔青少年參加“少年中國説”的線上線下活動。
與此同時,江門正以“中國舞蹈之母”戴愛蓮的故鄉為依託,傳承戴愛蓮“人人皆可舞蹈”理念,通過“舞蹈人人跳”活動,帶動全民健康運動開展,同時探索市場化辦學模式,做強做大舞蹈產業;以保存完好的史學巨擘陳垣故居為依託,講述其在史學和教育領域的貢獻,建設高水平的特色文化小鎮……這片人文熱土積澱的精神文化財富,正在以不同方式傳承和發展。
非遺產業不斷創新升級
江海交匯,在江門新會區形成了衝擊平原帶,良好的土壤環境,造就了優質的柑類栽培區。特有的地理水文,孕育了獨一無二的陳皮文化。據史料記載,早在宋代,新會陳皮已成為南北貿易的“廣貨”之一。
陳皮也隨着華僑足跡在異國飄香,寄託了海內外華人的鄉愁。在五邑華僑華人博物館展廳,有一處華僑銅像,華僑出洋前手裏提着的,正是一罐陳皮。
“藉助獨特的華僑資源優勢,江門可快速與世界創新集聚地進行信息溝通,交流經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新會陳皮製作技藝”傳承人、新寶堂陳皮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柏忠介紹,目前新寶堂已在澳門各大酒店、超市、網購平台等實現銷售全覆蓋。
走進江門打造的農產品商業文化綜合體——新會陳皮村,遊客可以參與各具特色的陳皮文化活動:觀看陳皮文化展館,從源頭瞭解陳皮產業,品嚐陳皮美食等。在今年國慶期間,陳皮村日均接待遊客逾萬人。
年輕創業者吳曉明,一年前也把店鋪開在了這裏。吳曉明此前在陳皮村工作了4年左右,參與了公司推動線下產業集聚、發展旅遊、招商引資等工作。
“這是陳皮行業最集聚的平台,彙集了整個產業鏈最新的信息,包括標準倉儲技術、種植技術、品質管控等。”吳曉明説。憑着對行業的瞭解,對公司理念的認同,最終她決定辭職創業,入駐陳皮村,希望創出一番天地。
在傳統制作技藝的基礎上,陳皮產業不斷創新升級。新會陳皮炮製技藝正申報國家級非遺名錄。在陳皮村展廳的陳皮產業大數據平台服務中心的大屏幕上,實時呈現產地、種植信息,點擊地圖,還可以監控果園種植生產情況。除了生曬陳皮,還有柑普茶、小青柑、陳皮零食、陳皮酵素等相關產業。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江門非遺文化產業逆勢而上。“疫情期間,我們整體銷售量同比增長了約40%!”陳柏忠説,陳皮類健康產品受到了大眾熱捧。
搭上產業集聚的快車,非遺文化產業的能量不容小覷。目前,新會古典傢俱產業形成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上下游配套的完整產業鏈,日耗原材料超1000噸,產業規模超100億元。
傳承了600多年的小岡香製作技藝,如今也發展出了家庭用香、養生香、天然精油等香產品產業鏈。今年11月,第五屆中國(新會)香文化博覽會實現線上24小時全天候展出,僅開幕式直播期間,就銷售3800多萬元。
如今,以新會陳皮、古典傢俱、小岡香為代表的江門非遺產業,駛入現代產業的快車道,撬動了超200億元的年產值。據不完全統計,江門非遺產業的傳統特色產業經營户已超6000家,相關從業人員超20萬人。
世遺名片激活僑鄉記憶
江門大地上星羅棋佈的碉樓、僑批銀信等吉光片羽,是僑鄉歷史文化的生動見證。
步入江門開平區,一座座東西合璧的碉樓,在麥浪稻林間巍峨聳立。在開平,這樣的碉樓有超過1800棟,散佈在塘口鎮、赤坎鎮、百合鎮。由海外僑胞寄銀信回來建設的碉樓,見證了僑胞反哺家鄉的家國情懷,也見證了江門與世界的文明互鑑。
江門擁有400多萬海外僑胞、港澳台同胞,分佈在全球107個國家和地區,素來有海內外“兩個江門”的人緣優勢。江門也是全國少有、廣東唯一同時擁有2項世界遺產的城市: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和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
保護歷史遺存,延續城市文脈,留住僑鄉記憶,這是江門各地正在着力做的事情。
華燈初上,離江門市中心不到一公里的華僑古村落啓明裏,換上了和白天不同的多彩外衣。啓明裏是江門城區十三個百年華僑古村落之一。歷經滄桑的古村落整飭一新,成為江門一處新的文化地標。街巷修整如舊,紛至沓來的人羣在這裏温習城市歷史,為老街區帶來了新活力。
在開平倉東村,土生土長的僑鄉文化研究專家譚金花,與團隊於2011年發起了“倉東計劃”文化遺產保育行動。“從建築入手,但不止於建築。我們通過社區營造,重構村民對社區的歸屬感,讓文化得以傳承。”譚金花介紹,文化遺產保護團隊花大量時間走訪村裏老人,最大程度還原建築的歷史原貌,同時鼓勵村民延續原生態生活方式,創新引進中外文化交流活動。
這一做法在2015年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肯定,獲頒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護獎優秀獎。近十年默默耕耘,“倉東計劃”還研發了面向海外和港澳青少年的遺產教育產品。今年,又一批青少年參與了“倉東文化遺產遊學營”,在碉樓與村落的風光中,領略華僑精神。“倉東文化遺產遊學營”也成為廣東省入選2020年度“港澳青少年內地遊學推薦產品”的唯一代表。
距離倉東村不遠的塘口青年文創小鎮,“90後”李繼津和華僑鄧華在這裏創辦了“塘口空間”國際青年旅舍。他們開展社區活化計劃,策劃“七夕等墟”等頗有人氣的文旅活動,讓沉寂的塘口舊圩逐漸熱鬧。
依託傳統文化、華僑文化與世遺文化的深厚底藴,塘口青年文創小鎮將打造成江門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文創產業交流與孵化的新據點,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加入創業。
世界記憶遺產“僑批檔案”,變得可觸可感。“銀信是僑鄉社會歷史記憶的特殊載體,飽含華僑精神、家國故事。”陳冀表示,活化銀信僑批,要極盡所能徵集保護,從專業角度整理和提煉其價值,運用平台思維創新運作、活化包裝,讓這些寶貝走出“深閨”。
漫步銀信紀念廣場,648片瓷片打造的20根銀信柱,按照愛國、教育等不同主題展示銀信。一封封銀信,記載了老一輩海外僑胞艱難的創業史和濃厚的家國情懷,也是中華民族講信譽、守承諾的重要體現。
近年來,江門在對銀信文化的挖掘、保護與活化中,開展了豐富的創新實踐:徵集修復銀信文物、數字化手段整理彙編、開發銀信小遊戲、組織誦讀活動等,讓銀信文化煥發活力。
以弘揚世界文化遺產為契機,加強灣區文化交流。開平碉樓與村落、澳門歷史城區分別於2007年和2005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江門與澳門開展粵港澳大灣區世界文化遺產嘉年華等活動,共同探討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活化利用,為打造大灣區文化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在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江門被賦予了建設華僑華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的歷史使命。用好得天獨厚的僑資源、僑文化,以文化為支撐推動僑鄉再出發,江門力爭在新時代征程上創造新輝煌。
●南方日報記者 徐子茗 戴惠甜
專家觀察
打好僑文化牌
將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發展優勢
江門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擁有豐富的僑文化資源,僑鄉文化形態非常典型。
改革開放以來,江門是中國四大傳統僑鄉中依然持續產生大量新移民的唯一僑鄉。集中分佈在北美、大洋洲和東南亞的江門五邑華僑華人將中華文化向住在國(地)傳播的同時,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承載着歐美文化、東南亞文化源源不斷地傳入江門五邑。
江門一方面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對外來的文化包容、吸收,形成了以中華文化為底色,以中外融合為特徵的僑鄉文化。江門五邑從廣府傳統的鄉村版圖中脱穎而出,成為最早參與近現代全球化進程的東南沿海鄉村,從而積累了豐富的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記憶遺產和非物質文化等優勢資源。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人文灣區建設中,賦予江門建設國家級“華僑華人文化合作交流重要平台”的重大任務。江門如何利用僑文化的優勢資源,打好僑牌?
立足國家戰略,打僑文化牌。江門利用僑文化資源打僑牌,必須服從服務於國家戰略目標,為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文化動能。從近代以來海外僑胞就一直竭力支持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在改革開放中更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征程中,需要更加全面地發揮華僑華人的重要作用。
擁有世界視野,打僑文化牌。江門打的僑牌必須具有僑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才能有更廣泛的針對性和吸引力。因此,不僅要發揮自身的僑文化資源優勢,還需要將省內外、國內外的僑文化資源都整合進來,為我所用,打出代表國家的僑文化牌。
建設重要平台,打僑文化牌。搭好“華僑華人文化合作交流重要平台”的四梁八柱要凝聚僑心僑力,抓住“根”“魂”“夢”的僑務工作主線,開展固根築魂工程,增強海外僑胞對中華文化的親切感、歸屬感、向心力。
抓住華僑與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文化主線開展文明互鑑工程,探索華僑華人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特殊途徑和機制,打造標誌性華僑華人文化活動國際品牌,提升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榮譽感、責任感與獲得感,為促進中外文化和而不同、美美與共、交流互鑑作出新貢獻。
助力深度融合,打廣府文化牌。江門需挖掘、活化嶺南文化資源,為三地“深度融合”提供文化動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了粵港澳“深度融合”的重大目標。香港、澳門的母體文化是嶺南廣府文化,而江門具有廣府文化獨特的資源。江門通過開展港澳青少年遊學,培養青年對母體文化的感知。最近教育部、文化和旅遊部頒佈的全國首批15個港澳青少年內地遊學推薦產品中,開平倉東遺產教育基地成為廣東唯一的項目,便是其中的優秀實踐。
(張國雄 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徐子茗 戴惠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