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多重因素影響,近年來,旅遊市場形勢和旅遊業發展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方面,國家大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和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做實做強旅遊目的地、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旅遊產品供給更加豐富多樣;另一方面,常態化疫情防控下,旅遊市場呈現明顯的替代性、節奏性、短途性、慢旅遊以及“反向旅遊”等特徵。目前,我國北方地區已進入冬季。冬季通常為一年的旅遊淡季,各旅遊目的地和旅遊企業要加強謀劃,進一步創新產品豐富供給,做實做好冬季旅遊。
首先,要着眼於本地和周邊市場,認真研究近距離旅遊消費特徵,構建系統化和高頻率、重複性消費的文化休閒旅遊產品體系,促進本地、周邊旅遊市場規模性增長。
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跨省、跨市等異地人員流動減少,旅遊市場的本地化、周邊化趨勢明顯。在這種情況下,旅遊目的地和企業要緊緊抓住當前旅遊市場“就地休假、就近旅遊、就時消費”的基本特徵,以近距離旅遊消費者有效閒暇時間為節點,通過策劃研發適合本地、周邊居民高頻率出遊、重複性消費的旅遊產品、主題活動和服務項目,提高本地、周邊居民的出遊率和重遊率,以本地、周邊市場的規模增量帶動旅遊業發展。
其次,要持續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強化科技賦能,豐富旅遊產品的文化內涵,提高旅遊產品的吸引力和旅遊消費者的體驗感。
隨着人們文化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消費者對旅遊產品的文化性和體驗感要求越來越高。在當前文旅融合和全域旅遊發展的大背景下,要不斷提高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廣度,調動更多的文化和社會資源參與旅遊業發展。要通過文化和科技賦能,讓旅遊產品有更深的文化內涵、更多的載體形態和更精彩的表現形式,進一步增強遊客的參與性和體驗感。
再次,要深度挖掘和開發身邊的資源,讓冬季旅遊更有煙火氣,讓民眾通過旅遊發現和共享美好生活。
冬季是傳統文化、民俗文化等較為集中和豐富的季節。特別是在城市的老社區、古城、古鎮和廣大的農村,每一個時令和節氣的變化,都伴隨着許多儀式性的活動和習俗。業界不妨結合這些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打造冬季旅遊產品。如把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讓民俗、非遺等走進景區、走進酒店、走進民宿,融入研學旅行課程和旅遊體驗過程;為城市夜市、鄉村大集、後備廂市集註入旅遊元素;給那些散佈在城鄉各處的老街、老宅、老樹和古橋、古井、古牌坊等“微景觀”配上服務設施,完善其旅遊功能……通過挖掘和開發這些身邊的生活資源,打造具有濃郁煙火氣的城市微旅遊、鄉村慢遊產品體系,讓本地和周邊居民通過“近遊”發現和共享身邊的生活之美。
最後,要傳承冬奧遺產,積極開發和完善冰雪旅遊產品體系,大力推進冰雪旅遊可持續發展。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帶旺了冬奧遺產遊和冰雪旅遊。總體來説,我國冰雪旅遊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冰雪旅遊產品供給仍不夠豐富,目前主要以户外滑雪和室內溜冰為主,旅遊服務配套也不夠完善。因此,我們要積極借鑑冰雪旅遊先進國家經驗,深度研究冰雪旅遊發展規律,充分發揮氣候性冰雪資源和各類冰雪場館的作用,開發專業性和大眾化相結合的冰雪旅遊產品體系,以豐富的冰雪旅遊產品供給傳承冬奧遺產,推動冰雪旅遊可持續發展。
當前,旅遊業發展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旅遊目的地管理者和旅遊企業要高度重視、科學研判旅遊市場和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新趨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創新產品豐富供給,把冬季旅遊做實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