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書香之城更“香”氣四溢了丨長江評論
長江日報評論員周劼
這幾天清晨,武漢市的一些圖書館門前早早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等待開門。諸如湖北省圖書館這樣的大型圖書館成了國慶長假裏市民的熱門“打卡點”,書香滿溢的環境吸引了許多愛書人前來閲讀“充電”。
10月4日,外文書店裏看書的市民。記者周超 攝
市民們自發前來學習也好,充電也好,閲讀也好,休閒也好,圖書館的“熱”,和旅遊熱、餐飲熱一樣,是市民的多樣化選擇之一。它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以書籍充滿時間,以閲讀作為生活,學習、閲讀的快樂絕不輸於休閒娛樂、吃喝玩樂的快樂,較之後者還多了幾分寧靜與厚重;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們常常擔憂的數字時代碎片化閲讀、輕淺閲讀等“閲讀困境”現狀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一脈相承、靜水深流的“整本書閲讀”“深度閲讀”“自發閲讀”“全民閲讀”。這樣的現實既延續着中國自古從學習中“求知、開智、立德、審美、養身”的文化脈絡,也回應了我們這個時代隨着新媒體的不斷出現以及大眾文化的擴展蔓延,“閲讀的價值何在”的不斷反思;而鬧中取靜式的閲讀更讓我們感受到,無論時代怎樣變遷,讀書依然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文化之基。
這樣説毫不誇張,歷史和科學都已經證明了,讀書不僅僅是獲取“書”的信息,更為本質的是,“讀”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地對於信息進行加工、整合、激活、推理、共振、協調的過程,中華文化、武漢城市文明就是在這些過程中逐步建構積累起來、傳播傳承下去的。所以,“把學習作為一種追求、一種愛好、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學樂學”,這些假期打卡圖書館的市民們就個體而言,可能是在做一道選擇題:學習如何成為個體自我完善與昇華的動力;而這些自發的個體行為匯聚成“熱”點“熱”潮,其實就是在做一道問答題:閲讀對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具有怎樣的巨大作用。答案不言自明: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閲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他的學習能力。
圖書館外排起長龍,圖書館裏暢遊書海,用讀書的方式來度過這個假期,書香之城更“香”氣四溢了。
【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