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正青春】絲路烽燧來了新“哨兵”
央廣網烏魯木齊5月4日消息(記者 羅成)“我寫了一副對聯:大漠孤煙甘寂寞,長河落日自輝煌。橫批:一烽十年。這不但是我對唐代戍邊將士軍旅生涯的感受,也是我和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關係的一個總結。”胡興軍説。
3月31日上午,“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揭曉,當宣佈新疆尉犁克亞克庫都克烽燧入選名單的一刻,胡興軍內心百感交集。十年辛苦,終於獲得收穫。
2011年3月,胡興軍第一次進入孔雀河流域,對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進行了調查和勘探,2016年為配合維修保護進行了試掘,2017年再次調查,2019年9月底,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正式開始。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考古發掘現場(央廣網發 受訪者 供圖)
蒼茫戈壁,無垠瀚海,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位於新疆巴州尉犁縣東南90公里,地處羅布泊荒漠無人區,這裏春夏蚊蟲肆虐,秋冬酷寒難耐,晝夜温差很大,是新疆考古作業的“上甘嶺”--環境最艱苦的地區之一。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館員、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考古工作隊領隊胡興軍(央廣網發 受訪者 供圖)
當時發掘時的營地,選擇在了一處名為卡勒塔烽燧的保護站,因為方圓幾十公里的範圍內,荒無人煙,沒有任何其他建築,只有這處保護站距離克亞克庫都克烽燧最近,直線距離11公里。保護站是孔雀河烽燧羣看護人員巡查時的臨時住所。
胡興軍回憶道:“保護站房子太小,即便睡高低牀,全部人在房子裏面也擠不下。最初考慮到發掘時間不長,所以只購買了單帳篷,在院子裏搭了一個塑料棚,作為臨時的廚房,想的湊合湊合等到冷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發掘完畢。但隨着發掘的深入,各類遺蹟越來越豐富,遺物越出越多,一直挖到了2020年1月底,整整挖了5個月。”
清理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的積雪(央廣網發 受訪者 供圖)
新疆沙漠地區晝夜温差非常大,氣候乾冷,可以説是嚴寒刺骨,荒漠中白天的氣温零下20度。在這5個月的時間裏,胡興軍帶領團隊將沙堆頂部和半坡上已經暴露的各類遺蹟和遺物清理完畢,回到烏魯木齊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九。
胡興軍説:“我們計劃過完正月十五就來幹活,但回去就趕上了疫情。大家都被困在了家中,這也是工作19個年頭,和家人待在一起最長的一次,這一次女兒説爸爸終於可以天天在家陪我了,聽到女兒的話我的內心五味雜陳。”
2020年4月解封后,胡興軍立刻組隊繼續進行發掘。4至7月,正好是風季,沙塵暴是家常便飯,發掘了60多天,有40天就是沙塵暴天氣,風沙一起,整個沙漠瞬間就變得昏天暗地,飛沙走石。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遭遇沙塵暴(央廣網發 受訪者 供圖)
“因為天天就是這樣的天氣,即使佩戴口罩和護具,每個人鼻腔和嘴裏都是沙子,所以我們也養成了幹活的時候不喝水的習慣。擔心沙子吃多了得膽結石,我們經常也會購買一些木耳當菜吃。只有沙塵暴達到七八級以上,眼睛睜不開,我們才會被迫停工。”胡興軍説。
一直到2022年1月3日,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全部回填完畢,田野工作才算結束。烽燧中出土的1450多件(組)文物,基本出土於灰堆中,是和牲畜糞便、灰燼、加固沙堆邊緣的蘆葦、香蒲草等雜草混雜在一起,戍邊將士丟棄時做了保密處理,撕成碎片又揉成小團,歷經1000多年,許多文書成了指甲蓋大小的殘片,和雜草糞便混在一起很難分辨。所以我們發掘到文化層之後,全部的堆積都要一遍一遍地過篩子。
正在對挖掘現場一遍一遍地過篩子(央廣網發 受訪者 供圖)
胡興軍介紹,“篩沙子”是考古工地發掘的特色,重要的區域要篩上6遍,我們把字比較多的文書稱為‘駱駝’,中等的稱為‘羊’,小的稱為‘兔子’,每發現一個‘駱駝’大家都會歡呼雀躍,但對‘兔子’我們也不放過,所以連指甲蓋大小的文書殘片、黃豆大小骨骰子等遺物都沒有遺漏。但篩沙子是又髒又累的活,尤其在風和日麗的時候,是不適宜篩沙子的,因為沒有風,垃圾堆中的千年灰塵縈繞在發掘區域,久久不散,我們站在塵土飛揚的篩子旁邊,就像站在了“仙境”中一樣,所有的人都是土猴子,眼睫毛上掛滿厚厚的灰土,就像是化妝後戴的假睫毛一樣。即便戴着兩層口罩也擋不住灰塵往口鼻中灌,夾雜着牲畜糞便的千年灰塵嗆得人喘不過氣來,常常出現鼻炎、呼吸道發炎的問題。
克亞克庫都克烽燧考古發掘現場(央廣網發 受訪者 供圖)
日復一日,單調的生活,每個發掘隊員都會非常疲憊。為了更好地完成發掘工作,胡興軍召集工地黨員開會,成立黨小組,並擔任黨小組組長,黨員每天都佩戴着黨徽。胡興軍説:“小小的黨徽是火炬,是信仰,是力量,每當累了,我們想休息、想偷懶的時候,低頭看看胸前閃亮的黨徽,瞬間就喚醒了我們的責任與擔當。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風,也無形中在考古隊中形成了一種力量,各自堅守着自己的崗位。”
正在對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出土的文書進行整理(央廣網發 受訪者 供圖)
3年期間,田野發掘時間17個多月,可以説是國內對一座烽燧發掘時間最長的考古工地,烽燧新發現的883件文書,為國內遺址出土數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文書資料。填補了多項歷史文獻的空白。為深入研究唐代西域邊防體系、絲綢之路交通保障體系,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揭秘了邊塞烽燧運行的諸多細節,是近年來中國邊疆考古、絲綢之路考古、長城考古、軍事考古的重大發現。對深化邊疆治理研究、中華民族共同體歷史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
夕陽下,胡興軍和他的團隊就是這絲路烽燧的新“哨兵”(央廣網發 受訪者 供圖)
一座烽燧凝聚的國家記憶、邊塞文化輝映的家國情懷,也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共鳴。
胡興軍説:“克亞克庫都克烽燧遺址只是我從事新疆考古18年來,經歷的一個普通的考古工地,從事沙漠考古事業也算是人生的一種緣分。作為一名有擔當有作為的考古工作者,在今後的考古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不負時代、不負人民,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為新疆文物保護和考古事業添磚加瓦,為文化潤疆大業作出考古人應有的貢獻。保護好、傳承好中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脈,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