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提起的五大名窯口中,官窯的存在使得這一稱號變得更加確切可信,官窯瓷器所展示出的是一種真 實的美麗質感,它從外部上看更為完整,因為經過不同朝代的洗禮、打磨經歷了許多坎坷,所以現如今所存在的官窯瓷器價值是非常高的,並且無一例外都是精品。
一、官窯瓷器的兩大分類
現如今的官窯瓷器藏品,基本上被區分為兩大類別,它們分別是御窯瓷器和官窯瓷器。
1.御窯瓷器
御字在古代多數是用來形容皇家的形容詞,它代表出了一種高貴、典雅的精神風貌,所以在官窯中,皇室所使用的官窯瓷器在外貌、形狀、以及紋路裝飾方面都有着嚴格的製作規定,這也是體現出了明顯的階級制度的差異性。
2.官窯瓷器
官窯瓷器相對與提供給皇室的御瓷相比較就簡單許多,官窯瓷器多數分為貢器或官廠,製作方面基本為官監察而民燒製,而製作出來的官窯瓷器也並非會被完全的收納,既然被稱作官窯就肯定會有與官場息息相關的特點,一些被製作出來的瓷器會被採用百進一的篩選方法,挑選出精品,從而進獻給統治階層。
二、朝代時期分佈
不同時期的官窯瓷器也有着不同的特點以及時期特色,基本的分為以下幾種。
1.唐朝
官窯瓷器的發展初期是屬於唐朝時期,在唐朝時期便是採用百進一的篩選方式,當時由專門負責監理的人看守燒製獻陵祭器。
2.宋朝
到了宋朝時期,基本的分為了兩種格局,因為朝代更迭出現了南宋北宋兩個不同的時局,也就產生了兩種風格。在兩個宋朝時期,官窯瓷器是指在汴京以及臨安兩地,由皇室設窯燒製的青瓷,所以也將它們分作舊官窯和新官窯兩種。
北宋官窯所流傳下來的成品並沒有多少,它們的大體形狀、品質與汝窯有些相似,所製作出來的瓷器也都是以仿古為主,外形多為碗、瓶等等樣子,釉色為青、白兩種較為常見,紋路也多數為大裂紋片。而南宋官窯因器口的釉較少,而且採用刮的方式製作,底部支撐的胎色為赤色,所以也有着鐵口自足的稱號。
3.明朝
明朝時期的官窯多數為朝廷設立而採用民間燒製的形式,從這一時期開始設有官廠,專門負責為進獻而製作的瓷器,地方出資經費,收編人員,用來製造貢器。經過前一時期的發展,不管是從技藝還是器具類型都產生了一個新的高度。
4.清朝
隨着官窯瓷器的不斷髮展進步,在清朝時期瓷器已經成為大成時期,製作的方面技巧都已經達到頂峯,隨着統治階級的不斷影響又在官窯與民窯瓷器中開創了新的工藝如:琺琅彩、墨彩等等製作技巧。
三、構成特點
隨着每個時期的不斷改進,官窯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每個部位都趨於完善,當然每個部位的不同,同樣也創造出了完美之處。
1.形狀樣貌
官窯的發展是處於宋朝時期開始高速的進步,在這一時期也形成了造型的特點,在製作時多數是用於祭祀和擺放用品。官窯的的用釉方式有着自己的特點,基本為胎體部位用釉較多的稱為厚胎厚釉,依此類推有其他幾種類型。
釉色種類較多,而且質地温潤在觸摸時可以感受到,由瓷器本身所帶來的光滑質感。紋路的構成形成了一個好的瓷器外貌,官窯瓷器的開片紋路多為大片,在裏部也有着一些獨特的紋路,經常會被與哥窯瓷器搞混,並且會採用支釘燒製。
2.胎質特色
從目前被發現、傳承的官窯瓷器來看,外部顏色多為黑、灰、土黃等等幾種相關的顏色,而製成的成品分為薄厚兩種,多的為5毫米左右,少的為3毫米左右,並且在一些瓷器上還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筆硯,此類物品在製作完成後經過細細打磨過後,觸摸時會感到十分的光滑有質感並且絕對不會含砂,可以很直觀的感受到精華之處。
3.釉質釉層
上一點所説到胎體的寬厚程度,實際上釉的薄厚也是重中之重,釉的多者大於1毫米,而少者小於1毫米,在這一點上有着明顯的差距,並且不論多少都比哥窯、汝窯釉層厚。在區分上釉層不明顯或觀察不到的、有些許薄光的瓷器會有一些十分滑潤的感覺。
而薄層的釉會顯現出一種晶瑩的質感,最後一種便是有光亮、微透明狀態的,這一類更為清明。釉的色彩因產地不同而複雜,其中的色彩粉青、米黃、翠綠等等顏色居多,少數還會有其他顏色。
4.開片紋路
每一類的瓷器會因為開片大小有着不同的珍貴,如同體型較大的瓷器便是以片小為尊,而體型較小的瓷器會以片大為貴,因物而異。不同的紋路也會因為形狀大小而變得價值不同,更多的紋路是以形式的變化多樣而凸顯出其中的價值更高,所以不同開片、紋路也是決定官窯瓷器價值高低的評判觀點。
官窯瓷器重要是體現在一個官字之上,不論是官燒還是民制都是提供於統治階層,所以官窯瓷器更為精緻珍貴,價值相對於其他類型也更為突出,總的來説官窯瓷器更是以物稀而貴,所以當你身藏一件官窯瓷器時,更要好好的珍惜愛護它,五大名窯下一章我們來了解樸實無華的另一大名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