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僅存不到300户人家,遊客:世外桃源
説到原始部落,大家可能都會想到非洲、南美洲等,畢竟只有相對落後、偏僻之地才有,他們經過了千百年的傳承依舊還保留着祖先遺傳的文化習俗,很多原始部落至今都還不跟外界交流!而我國也是個高速發展的國家,很難找到原汁原味的原始部落了,但中國還有最後一個原始部落,僅存不到300户人家!
這就是翁丁佤寨,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是中國最後一個從原始社會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的民族部落,至今保留着原始佤族民居特色與風土人情。由於它是直接從奴隸社會跨入的社會主義社會,所以大量的原始習俗得以保留,被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
其實對於翁丁佤寨,瞭解它的人會覺得很可怕,因為相傳在很早以前,佤族人會在祭祀的當天砍一活人頭回來做供,其目標是年輕健壯、長相英俊的男性,這種所謂的“獵人頭”血祭是古代遺傳下來的一種祭祀風俗。其原因據説當時種穀物收成不好,有心之人覺得要用人頭祭祀神靈才行。
於是佤族人真的用了人頭祭祀,結果這一年真的風調雨順,莊稼長勢良好,佤族人也獲得了大豐收。起始人頭祭祀還是有人願意把自己的頭顱獻給神靈為族羣和百姓造福,不過後來自願獻頭的人少了,於是就使用戰爭中的俘虜。而再後來沒有戰爭就用“獵人頭”的辦法,即出去殺一個人,然後把人頭帶回來。
對於這種“殘忍”的活動,我國在1958年將這野蠻而又殘酷的方法徹底禁止了,把“人頭祭祀”改成了動物頭顱,所以遊客現在在瓦族山寨會看到很多懸掛的牛頭,掛在家裏顯示富裕,如果掛在祭祀點則是奉獻給神靈!
其實翁丁”,在佤語意為雲霧繚繞的地方,由於歷史和自然等原因,這裏獨具特色的佤族原始宗教、生產生活習俗和建築風格被完整的保留下來。而佤族在古語中的意思為“住在山上的人”, 翁丁古寨是佤山羣落中最獨特的地方,“翁”為水,“丁”為接,翁丁,意為連接之水。
而且翁丁佤寨依山而建,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羣居村落,四周都是片片茂密的樹林,東面的樹林稱為“神林”,大抵是這片密林守護了寨子將近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佤族人民便對自然和生命有了天然的敬畏之心。因為很多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在這裏被奇蹟般地保留了下來,所以翁丁原始佤族部落2006年就被列入雲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
走進翁丁,你就會感受到佤族村寨的各種傳統元素,如寨門、寨樁、撒拉房、打歌場、祭祀房、木鼓房、人頭樁、牛頭樁、佤族圖騰等,都散發着濃郁的原始部落氣息,一切都在訴説着佤族的滄桑歷史和千年傳承。寨內每間房與房之間相距不是很遠,原生態佤族茅草屋民居,是杆欄式竹木樓。一般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乾燥涼爽,下層堆放雜物,或養豬、或喂牛!
其中木鼓是神聖的祭祀活動,以整段大樹挖空而成,用木棒敲打即可發出響亮的“咚咚”聲。佤族視木鼓為至高無上的通天神器,敲響木鼓,便是人與神對話的時刻,現在成為佤族傳統歷史文化的自然博物館。而佤族婦女心靈手巧,因為寨子裏迄今還保持着男耕女織的傳統,所以她們自己織布自己做衣服,所用的物料都是原生態的,沒有一點污染。寨子裏的婦女一般空閒的時候都會在自己家門口拉起紗線就地織起布來。
來到這裏一切都是印象中最原始的樣子,沒有紅磚綠瓦、沒有鋼筋水泥,這裏有的只是原始的茅屋,一個個錯落有致的小茅屋,一定在歷史的長河中經歷了太多。竹樓靜聳,小徑通幽,時光穿越了千百年,翁丁卻是一個亙古不變的印記。
每當清晨和傍晚,整個村寨就會被裊裊炊煙所籠罩,非常原生態的自然生活場景。當然,現在隨着旅遊業的發展,全國乃至全世界慕名而來的遊客也慢慢多起來,翁丁也開始將傳統的佤族風俗文化傳遞、展示給外面世界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