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都有數不清的縱、橫街巷,名字各異,有着不同的風格和特色,只有人民路近乎每座城市都有,且均是猶如“城市脊樑骨”的存在,蘇州人民路也不例外。
北起織錦路,南至南環路,全長10.5公里,寬40米,這便是蘇州人民路的“大體輪廓”,曾有“卧龍街”、“護龍街”的美稱,説是整座蘇州城的“龍脈”都不為過。
從唐宋時期的“大街”,到如今的人民路,一條路經歷了半部蘇州史,見證了無數朝代更替,而道路兩側的老街巷、園林、古亭...珍藏了太多的瑰寶。
古籍中的故事、文人墨客筆下的詩情畫意、“小橋流水人家”的普通生活...隨着時光流逝,一切繁榮與安詳延續至今。
由北向南,走過這條漫長的古城“龍脈”,美好仍由在。
01.
文廟
江南學府之冠
蘇州文廟坐落在人民路613號,與蘇州歷史最悠久的園林滄浪亭隔路相望,這裏是北宋名臣范仲淹建造的,迄今已經有960多年曆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廟佔地面積近二百畝。有江南學府之冠的讚譽。現有面積僅為當時的六分之一,保留下來的重要建築有欞星門,戟門,大成殿,崇聖祠,七星池,明倫堂等。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面寬七間,進深六間,約六百平方米,共有五十根楠木柱支撐,在全國亦實屬罕見,可稱為天下奇觀。
其殿堂的建築規模僅次於玄妙觀三清殿,也是現在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另有數十棵古銀杏、文天祥石刻等文物點綴其間。
02.
滄浪亭
最悠久的古代園林
與文廟隔街相望的,是建於宋代的滄浪亭,它始建於北宋的中國漢族古典園林建築,蘇州現存諸園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古代園林。
滄浪亭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一齊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也是這些園林之中的“老大哥”。
蘇州的園林大多封閉在高牆之內,窈然深鎖,而滄浪亭卻並非如此。站在園外,即能賞一池水、一座亭、一條廊。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滄浪亭名字的由來便是這《楚辭》中的《漁父》一篇。
滄浪亭最吸引人的並非是奇山異石,也不是珍貴花木,而是園中108扇樣式各異沒有重複的漏窗。
行於窗前,移步換景,每一扇漏窗都值得細細品味。滄浪亭中的每一處軒堂樓居,一草一木,都講述着久遠的故事,待人前去靜靜聆聽。
03.
怡園
不大的世外桃源
怡園則是明代狀元、禮部尚書吳寬的故居舊址。當然,靠近鬧市觀前街的它遊人如織,同時體驗着古典的美學與現代的繁華。
怡園為清光緒年間所建,園分東、西兩部分,園西舊為祠堂,園南可通住宅。因建園較晚,吸收了諸園所長,如復廊、鴛鴦廳、假山、石舫等。
這座面積僅有6270平方米的園林是由顧文彬第三子顧承主持營造,進的門樓,便入園中,只見假山逶迤,亭榭隱約,棠雲梨雨,竹影搖曳,鳥語花香,景色幽雅怡人。
園內築有嵐漪亭、清青園、涼洞亭、綠滋齋、適我堂、清止閣、醉石軒等,莊重典雅,匠心獨具。置身其中,宛入仙境,令人心曠神怡。清澈碧綠的範泉之水一路潺潺北來,更為怡園增添了滋潤與生機。
園中景色俏麗,皆有可觀,而清音閣尤為是園林結構之佳者。清音閣高檐冀展,迴廊曲榭,輔石導水,環閣而流。丹窗青瓦,閣脊上的小動物造型逼真,惟妙惟肖。幾根方石柱圍護在閣的四周,給人以古樸厚重之感。
南臨方池名曰“鳶飛魚躍”,光開如奩,錦鱗嬉戲其間。水自石龍口中瀉於池中,蓮盆承之,噴珠濺雪,若在清音閣下層雪洞中仰觀飛瀑直下,似置身小水簾洞之中,令人好不愜意。
04.
可園
充滿詩情畫意的園林
蘇州可園又名近山林、樂園,是一處始建於五代十國時期的古典園林建築。
可園與滄浪亭一水相隔,是蘇州僅存的一座“書院園林”。畫舫、花窗、飛檐、翠竹,整座園子滿滿的詩情畫意。
可園中最富有詩情畫意的,當屬這一座“濯纓處”,毗鄰院子南牆,牆外隔溪即滄浪亭。
建築古樸,陳設典雅,名字同樣出自於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與滄浪亭遙相呼應。
學古堂前遍植梅花,在清幽的花香中授課講學,真是一大樂事,不得不佩服古人對於意境的追求。
可園很小,走一圈花不了多少時間,但不失精緻。
05.
唐寅園
風流才子的歸宿
1993年,一部《唐伯虎點秋香》讓一個生動的唐寅的形象深入人心,作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這位蘇州的明代書畫家、文學家,一生坎坷不羈、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傳説,並以其極富價值的文學作品與藝術瑰寶,自成一派文學大家。
位於蘇州古城區解放西路146號的唐寅園便是這位傳奇人物的墓園。
唐寅園佔地9300平方米,清水磨磚貼面雙闕式大門題刻“唐寅墓園”四字,整個墓園環境優美。
墓南先後築六如堂、夢墨堂、閒來草堂、禪仙居等,並建門廳桃花仙館。唐寅園園內庭院規整,建築樸實。
這裏是不少“才子”嚮往之所,只為在此可以求才、沾才、得才。
唐寅園是來蘇州瞭解唐寅文化、吳文化、中國書畫文化的必到之處,也是蘇州園林中唯一以展示唐伯虎藝術生平及明四家書畫作品為主的景區。
園內庭院規整,建築樸實,景物清幽。喜歡唐伯虎的畫,和鏤空雕花的“景觀窗”,還有那屋檐的小品,訴説着生活的精緻。
06.
樸園
最年輕的園林
滄浪亭是蘇州園林中“年齡最大”的“老大哥”,而樸園則是蘇州園林中“年齡最年輕”的“少年”。
樸園則是上世紀30年代由上海商人營造的這處園子,是蘇州市文物保護名單上唯一的一座民國建築,到現在,經歷了近80年的時光。
在此期間,樸園幾易其主,歷經風雨,今天園內亭台依舊在,花木愈葱榮。
樸園與傳統園林風格也有不同,傳統還是以山水為主景,石包土假山,峯巒起伏,池架曲橋,聚分兼得。有四面廳、花廳、亭、廊等建築。
而樸園兼着桃花塢木刻年畫博物館身份,現代、民國及宋代三種建風格,形式整體統一又各有特色。
07.
蘇州碑刻博物館
與古代進行一次文化交流
碑刻 ,泛指刻石文字或圖案。人們常説盡管即使根據真跡上石鐫刻,也常存在筆意走樣,然而碑刻並非沒有意義。
它用一種更加雋永的方式,將書法之“形”留了下來,也挽救了相當一批易損難存的文字記載。它保留了一部分文化,它也代表着一種文化。
蘇州碑刻博物館位於蘇州市人民路文廟舊址,與 滄浪亭隔街相望。如今成為碑刻的大千世界,共藏各類碑石I000多塊。
主殿大成殿面闊7間,進深6間,重檐四阿頂,前帶月台,圍以石欄,結構嚴謹,寬敞宏大,為江南珍貴的明代殿宇。殿內展出蘇州碑刻拓片,分為人物、歷史、 古蹟、書法4類,反映了蘇州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館中供着孔孟像,廊中嵌着名家碑,這樣的館藏之地是敬着着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
宋代石刻四圖《平江圖》、《天文圖》、《地理圖》和《帝王紹運圖》,蘇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發達,其碑刻之盛,名冠江南。宋元以來傳世名碑甚多。
蘇州碑刻博物館是一座收藏、陳列、研究和展覽碑刻、拓片資料的地方專業博物館,坐落在蘇州人民路三元坊府學文廟內。
08.
蘇州絲綢博物館
感受織物的美
蘇州織造、杭州織造、江寧織造並稱江南三織造,是清朝專辦宮廷御用和官用各類紡織品的皇商。
歷史上,蘇州不僅是一座園林之城,而且也是一座絲綢之府。唐宋時期,蘇州就是全國絲綢中心;明清時代,皇家高級絲綢織品也大多出自蘇州織工之手。
在絲綢博物館中央石壁上刻着“蠶、桑、絲、帛”4個甲骨文字,簡潔地概括了蘇州絲綢博物館的全部內容。
有歷代絲綢文物、絲織機械陳列室、桑蠶人家場景還原等。抬頭仰望,頂上無數乳白色的半透明蠶繭形吊燈,將人們帶入古代的蠶桑世界。
漫步於絲綢博物館,在一經一緯、 一絲一縷 、一針一線之中感受織物的美。
09.
蘇州圖書館
感受織物的美
蘇州圖書館始建於1914年,是在清末正誼書院學古堂基礎上建立的,曾為“江蘇省立第二圖書館”,是我國創辦較早的公共圖書館之一。時藏書七萬餘卷,二萬六千餘冊。
於2001年6月18日落成開放的新館坐落於人民路858號,佔地16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25000平方米,是一座以“建築風格園林化、內部功能現代化”為特點的國家 文化部命名的一級公共圖書館。
蘇州圖書館總體佈局分成北、中、南三大區域。北區主樓為文獻借閲區。
中區有古籍館和近代園林建築——“天香小築”,以古文獻閲覽和讀者休閒、貴賓接待為主;南區有2400平方米的知識廣場,環列學術報告廳、展覽廳、社會教育培訓中心、少兒館等。
10.
北塔報恩寺
一座別有洞天的寺院
報恩寺俗稱北寺,是蘇州最古老的佛寺,位於蘇州古城北隅,距今已1700多年。最初為三國東吳赤烏年間(238-251)孫權為報母恩所建。
寺院大門不大,裏面卻是別有洞天。進門後可以免費領取三炷香。這是個很大的院子,院子後面可以看到報恩塔,報恩塔前參天古樹環繞着一座彌勒佛。
佛前有香爐,香爐前是寬敞大道。而院子左側有長長的走廊,走廊牆壁上的《姑蘇繁華圖》長達32米,高2米,繪盡清代乾隆盛世時蘇州的繁華,讓人驚歎。
彌勒佛塑像慈眉善目,樂呵呵地看着過往眾生。周圍假山上已經有了些許青苔。這座雕像在周圍古樹的映襯下,竟然有種超越時空的感覺,給人震撼,卻又讓人平靜。
中國的寺廟太多,奢華的也很多,佈置起來無不是金光閃閃。倒不如眼前這座返璞歸真,更有時間的氣息。
塔後東側有罕見的元代石雕“張士誠紀功碑”。塔南東側陳列着目前國內最大的巨型漆雕“盛世滋生圖”也稱‘姑蘇繁華圖”。
也需有一天,賞遍園林的繁華,想感受不一樣的蘇州風情,來到這裏,也會喜歡上這樣的清幽。
11.
蘇州崑劇院
感受文脈的傳承
句俗話説“寧聽蘇州人吵架,不聽寧波人説話“。聽一口優雅軟糯的蘇州腔,確實稱得上是一種享受。這種江南雅音也有着“吳儂軟語”之美稱。
而説到蘇州話和蘇州文化,就不得不提到崑曲。唱腔華麗婉轉、唸白儒雅、表演細膩、舞蹈飄逸的崑曲,不僅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還在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而蘇州崑劇院便是傳承這份珍貴文化瑰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