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梨花,人生看得幾清明,這裏的“清明”是指梨花還是節氣?


蘇東坡清明梨花美詩賞析: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宋蘇軾《和孔密州五絕 東欄梨花》


蘇軾的梨花,人生看得幾清明,這裏的“清明”是指梨花還是節氣?
41歲的蘇東坡離開山東密州到徐州赴任。難得的接任他密州職務的是孔子後裔孔宗翰,兩個人年齡相隔不遠。蘇東坡比孔宗翰早登進士兩年。比起新官舊吏那種官場互相提防,蘇軾和孔宗翰簡直就是一對相見恨晚的官場朋友。

蘇軾初到密州時,這裏蝗災旱災,民不聊生,經過三年治理,百姓安居樂業,花滿城池,而孔宗翰那時正在江西虔州,帶領人民抗洪治水,經過六七年治理,虔州之美,讓人留連。但是調令如山,兩個人不得告別自己奮鬥過的地方,這種感情只有深深投入過的人才懂。

蘇軾和孔宗翰都是有為的官員而不是浮泛逐利的政客。孔宗翰和蘇軾的相會,是在密州,孔宗翰拿出自己描繪的《虔州八境圖》給蘇軾看,一方面是告訴蘇軾,我的用心治理,不會讓你的密州淪為苦境,另一方面,他也是請時名大震的蘇東坡,為他的圖畫題詩,這是誠懇知己的作為。

蘇軾非常的感慨,當時就提詩。孔宗翰將蘇軾的詩寄回虔州,鐫刻在虔州石樓下。


蘇軾的梨花,人生看得幾清明,這裏的“清明”是指梨花還是節氣?
他們私人的感情也得到進一步加深和昇華。蘇東坡離開密州之後,孔宗翰時有詩信和書信,兩人互相唱和,互相溝通。這組絕句有五首,都是蘇東坡酬和孔宗翰的作品。孔宗翰將密州的西園,梨花,牡丹寫成詩,觸動了蘇軾的回憶和感情。

是真知己,自然無需要刻意修飾和迴避。

而東欄正是密州官衙的那樹梨花,蘇軾曾見過,現在輪到孔宗翰見證。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我記憶中的梨花,此時是淡白的顏色,在滿城青深的楊柳裏。柳絮飛花的時節,也是梨花滿城飄落的季節。從這裏可以知道,密州的梨花是一景,或是之前就有,或是蘇東坡治理下栽桃種梨,實現密州經濟價值最大化的一個成果。


蘇軾的梨花,人生看得幾清明,這裏的“清明”是指梨花還是節氣?
“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這句詩就頗有意味。詩裏的清明是什麼含義呢?

一是梨花清白明淨。

這是蘇東坡惆悵自己已經離任,再也看不到曾經朝夕相處的梨花。那樹梨花之美,清明俊爽,花落如雪,自己在密州短短三年,再怎麼喜歡也只有三年而已。

二是對應節氣。

梨花是清明時節的花事,又本身花色清明雪淨,用梨花巧對清明,既點出了節氣,又分明瞭梨花之清之明。

三是喻人。

是對這樹官衙梨花的讚美,也是對自己和孔宗翰梨花人品的互喻。

四是隱喻官場的局面。

孔宗翰當然明白,他又不是糊塗官,身為孔家傳人,清正廉潔,做官為民,其間的甘苦和流連,他和蘇東坡心情相照。他不也懷念他為之奮鬥的“虔州”嗎?像他和蘇東坡這樣的清正努力為民的官員,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大家都忙着站隊,忙着巴結,有幾個是真正做實事,達到清明治理效果和境界的官員?

如果蘇東坡是梨花,那麼孔宗翰同樣是梨花。只是對於那一樹官衙梨花來講,蘇軾和孔宗翰都是過客。這點,我相信孔宗翰也是懂的。


蘇軾的梨花,人生看得幾清明,這裏的“清明”是指梨花還是節氣?
但這首詩又別有關於人生和清明的感懷。

蘇軾雖然早年成名,但是父親母親妻子都已經過世,而且他的官路也不順,他對王安石的變法政見不和,很難有所作為,才自請調任地方,雖然政績卓著,但是內心那種蒼茫和蒼涼,已經滲透到詩詞裏。

他曾經屢次想調到和弟弟臨近的地方做官,對於生死的感嘆和親情的珍惜,也讓他分外覺得人生時光的倉促。

人生就算是一樹梨花,但是人生不滿百,又能看見多少次梨花與清明?或者是花在人去,或者是人在花謝。

當然最含蓄,也是最讓人琢磨的是,這個“清明”,是否有其它的含義呢?王安石的改革從歷史後果上來看,的確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但是王安石的變法,暴風驟雨,朝堂震盪,有人看到了希望,有人感受到的是混亂,蘇東坡理想的清明之治,在局中是很難看到結果的,而他本身就是受衝擊者,一言不合,朝廷無地立身。

不知道後來烏台詩案會不會連這樣一首,也被好事者給繞了進去。

但是不得不説,這首詩短小而韻深,讓人有無盡感慨和聯想。


蘇軾的梨花,人生看得幾清明,這裏的“清明”是指梨花還是節氣?
梨花是在蘇東坡的這首《東欄梨花》之後,成為文字文學裏特殊的清明之花。在他之前,梨花雖然應對春分寒食,但是沒有這麼鮮明的顯示出自己的地位。雖然宋朝丞相晏殊有“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的美句,但是寫梨花與清明的詩詞集中在蘇軾之後。

“不下珠簾怕燕瞋。旋移芳檻引流鶯。

春光卻早又中分。杏火無煙然綠暗。

梨雲如雪冷清明。冶遊天氣冶遊心。“宋朝周密《浣溪沙》

周密比蘇軾晚百年,梨花對應清明節而不是寒食。有着梨花和清明的清冷美感。

“花聞花落總無情,贏得詩人百感生。

今日東蘭看梨雪,坡仙去後歲清明。”宋朝 《陸文圭清明》

清明靜賞梨花,是蘇東坡帶給後人的特殊審美。看見梨花,也就想到清明,想到蘇東坡的那樹梨花雪。這是文學的心理效應。

“夢隨蝴蝶飄零後,尚依依、

花月關心。惆悵一株梨雪,

明年甚處清明。”宋朝張炎《風入松·一春不是不尋春》

“北山梨花千樹栽,年年清明花正開。

薛君好事兩邀我,騎馬看花攜酒來。”明朝楊基《北山梨花(有序)》

明清朝之後,清明是大節,所以梨花開時應清明,讓清明節更有一種清朗明麗的美,更何況那千樹萬樹之梨花,如同春雪,快人心目。


蘇軾的梨花,人生看得幾清明,這裏的“清明”是指梨花還是節氣?
蘇東坡這首詩的“清明”是梨花,是清明節,也是人生清明雪亮,如花如樹,是蒼茫裏的清麗,是感嘆時光,也是珍愛流年。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85 字。

轉載請註明: 蘇軾的梨花,人生看得幾清明,這裏的“清明”是指梨花還是節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