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1987年初,當為了配合金沙鐵路的修建,湖北荊門包山大冢開始發掘。可是探鏟剛打到槨板,便有氣體從探洞內冒出來,瞬間被外面的火星點燃,燒了一個現場工作人員的眉毛和頭髮。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1986年2月28日,荊沙鐵路正式動工。王場村一座名叫包山的小土丘成為了鐵路建設需要剷平的工程。可包山卻不是普通的土堆,而是戰國時期楚國顯貴的墓葬封土,於是搶救性發掘被提上日程。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包山殘存的封土直徑有54米,高近6米,周長近200多米,這樣大的一座封土堆,下面埋葬的人等級一定不會低。那麼,它的主人究竟是誰呢?是怎麼樣一個大人物才能匹配如此巨型的墓葬呢?

在當地有很多傳説,有人説這是申包胥的墓。有的人甚至繪聲繪色地説自己早年進到過墓底,裏面就像宮殿一樣,有房子,還有很多磚石。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申包胥是一個歷史上十分有名的人物。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率兵攻破郢都城,將楚平王掘墓鞭屍。申包胥跑至秦國求援,被秦王拒絕。結果他連續嚎哭了7天7夜,終於感動了秦國君臣,同意派援兵救楚,這一段典故史稱“哭秦庭”。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如果如人們傳言所説,墓葬主人是申包胥的話,那地下的陪葬品應該不少。如果已經有人走進去過,那這種墓葬應該是已經被盜得七八八了。而墓室內有磚,這個不符合楚墓的形制,倒像是漢代的墓葬。可傳説不可不信,也不可盡信,在墓葬被最終打開之前,這些傳言也只能聽聽而已。

墓葬的前期勘察工作緊張而有序的進行,可進展並不順利。很快考古人員發現了三個大小不一的盜洞,最大的盜洞直徑居然達到了三米。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經過專業儀器掃描分析土層結構,該墓葬為一個巨大的甲字型土坑豎穴墓,並沒有人們傳説中的磚塊。墓坑的開口長和寬都達到了30米,墓道的長度有19米,確實是一座超大型的楚國墓葬,也是到目前為止,在湖北境內發掘的最大楚墓。

要清理這樣一座超級大墓,工程量可不小。僅僅是槨室上方需要清理的土方,用5噸的卡車裝載就需要12萬車次。這是一個十分令人震驚的數據,而最終經過統計,參與此次考古發掘的人員居然突破了2萬人。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之前發現的那三個盜洞,到底有沒有打穿槨室呢?通過使用專業的儀器勘探,其中有兩個盜洞,挖到10米的深度就停止了。而最大的那一個盜洞卻一直延伸了下去。考古人員的心又懸了起來。

後來專家們用吊鏟的方式看看墓室深度,鏟子一直進到地下16米深的地方,帶出來的泥土中有新鮮的蔑席,看這情況,墓葬的密封性還是有保證的。大家的心裏面一陣興奮。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可就在這時,一件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剛才吊鏟的探洞傳來了一陣奇怪的聲響,只聽見噗噗噗的聲音,瞬間有一股氣體竄出來。剛好有一位考古隊員正在抽煙,從地下噴湧而出的氣體瞬間被點燃,燒着了這位隊員的頭髮和眉毛。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周圍的同事們慌成一團,趕緊七手八腳的把洞口堵堵住。等大家終於平靜下來之後,喜悦之心悄悄的湧上了心頭。墓葬還能從底下噴出可燃性氣體,一定是密封得極其完好才可以。看來那個大的盜洞並沒有打穿墓室,而這座墓葬很有可能是之前從沒有見過的防盜技術,極其高超的“伏火墓”。

伏火墓又稱火坑墓,這種墓葬裏面沒有積水,而且密封性極好。如果文物保存在這樣乾燥的密閉火坑墓之中,保存狀況一定是十分完好的。如果這座墓葬確實是氣密性極其良好的火坑墓,那它的考古意義將非同凡響。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隨着發掘的繼續進行,考古隊員們的心又緊懸了起來,原來那個盜洞一直在往下延伸。直到地下15米處,盜洞突然拐彎,拐了大概有一米的距離,又折回。在距離槨室一米左右的位置上停住了。在第一個轉角處有幾件青銅的盜墓工具,還有一具人的骸骨,顯而易見是當年盜墓者中的一員。

挖到地下16米處,整個槨室終於呈現出來。槨室長6.32米,寬6.26米,高3.1米,近123立方米的空間被分成了5個分室,上面被巨大的槨蓋板蓋住,並加蓋了8牀蔑席。蔑席仍然保持着彈性,還可以捲曲。每根槨蓋板截面成方形,重達兩噸。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當專家們將槨蓋板掀開的時候,着實被嚇了一跳。墓葬並不是火坑墓,也是傳統的水坑墓。內壁鮮紅的髹漆光彩奪目,十分的晃眼,彷彿才剛剛加工完成。可不一會兒,紅色就漸漸的開始消退,慢慢地變成了暗紅色。

原來,這就是考古學裏面所説的“時間沙漏”現象:很多歷史古物,在一種穩定的隔絕不變的埋藏環境下,可以保存得很好,但只要接觸了空氣,很快就會氧化腐朽。像時間的沙漏停滯了千百年,在出土的那一刻,突然就加快了流逝,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氧化。這也就是文物考古部門為什麼不主張主動發掘地下遺存的原因之一。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最終經過統計,包山大冢出土文物共計1935件。除了。常規所見的一些青銅器,漆器和陶器等,還出土了大量的簡牘(後來被譽為“楚國百科全書”)。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通過對簡牘文字的讀取,終於破解了墓主人的身份。包山大冢墓主人為楚國宗室昭力它,生前擔任楚國左尹。下葬於公元前316年,楚歷六月二十五日,當時統治楚國的是楚懷王,而楚國正是國力強盛之時。此後,楚國由盛而衰,不足百年,楚滅。#歷史#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49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了請他出土,足足動用了2萬餘人,墓葬中出土文物驚豔世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