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心聲】
願做一顆種子,遇雨則生,不懼冬雪
講述人: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農學專業2018級本科生 韋秘
小時候跟爺爺走過下雨的田埂,雨滴輕輕打在草帽上,新出的稻穗越發嫩黃……有關田園的一切,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斑斑色彩。
“袁隆平爺爺是我們的老學長啊”,這是我對農學專業的第一印象。有時跟同學聊天,我會半開玩笑地告訴他們,“農學專業就是種地的,你們以後要吃我種的米”。
遺傳學課上,基因的組合與變化讓我感嘆生命的奇妙;植物生理學課本中,植物似乎有着人一般的意識,蓬勃生長,追逐陽光;作物育種課,把一株野生植物被馴化的故事娓娓道來,告訴我們該如何去“改造”作物……從宏觀世界到微觀生物,從性狀到基因,植物生長奧秘的寶庫滋養着我們,也令人深思:我們該如何做,讓它們造福華夏?當在實驗室提取的DNA輕輕浮動,當玉米粒中的澱粉遇碘變成深邃的藍色,當培養瓶中的一團細胞分化出淺綠的新芽……這些與生命和分子的奇妙邂逅,就是農業科學給我們的驚喜與感動。
作物學實踐課與其他課程區別很大。在這門課上,我們能切身感受到作物生命的綻放。我們用軟盤培育煙草和玉米,輕輕剪下甘薯藤蔓移栽到大田,認真打好窩,再放入馬鈴薯切塊。漸漸地,馬鈴薯開出白色小花,玉米莖稈長得比人還高,收穫的甘薯被烤成橘紅色,散着暖烘烘的香氣。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門課,可以用觸覺親近自然,用心感受土地的深沉。
今年暑假,我與爺爺聊天,他笑着問我:水稻什麼時候開花,玉米怎麼結出籽粒?他還用一口鄉音,緩緩念出“立夏不下,鏵口高掛”“秧奔小滿谷奔秋”“秋前田無谷,秋後滿田出”等簡短上口的農諺。這是他勞作一生的經驗,也是莊稼人對土地樸實的愛。
袁隆平老學長曾寄語我們,“知識是基礎,汗水要實踐”。在三年學習中,曾經迷茫的我變得越來越堅定,對農學的熱情日益增加,也深深明白了農學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作為新時代農學人,科研接力棒已經交到我們手中,等待我們去發現自然更深的秘密,用不斷創新讓中國人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讓民族的脊樑更加挺拔。
站在這片田野上,腳下是祖祖輩輩揮灑汗水的田地,風中飄來前人的聲聲叮嚀;眼前則是一大片青澀的稻子,從泥土深處不斷汲取養分。我願做萬千種子中的一顆,遇雨則生,見光則長,不懼冬雪。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張勝、陸健、高建進、任爽、楊珏、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謝尚國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24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