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賢:薊州行吟
李秀賢:薊州行吟
“五一”假期,受廣州校友會之託,尋找景觀之石,用於校園文化建設。在天津逗留之日,告假獲准,前往天津市薊州區,遊覽久仰的古城薊州。薊州,春秋時期稱無終子國,戰國時稱無終邑,秦代屬右北平郡,隋朝改名為漁陽,唐朝設薊州。新中國成立後,屬河北省下轄縣,後劃歸天津市。
薊州旅遊景點很多,但因時間有限,我只遊覽黃崖關長城、獨樂寺、盤山。遊興未盡,感慨良多,行吟記事,抒發心境。
一、遊黃崖關長城
薊州黃崖關長城始建於北齊天寶七年(556年),因關城東側山崖的岩石多為黃褐色,夕陽映照,金碧輝煌,素有“晚照黃崖”之稱,關城因此得名。唐代,安祿山在此駐軍並加以修築,此事《方輿紀要》有記載:“雄武城在州東北,唐天寶六載(747年)安祿山築。”杜甫《漁陽》詩中寫道:“祿山北築雄武城,舊防敗走歸其營。系書請問燕耆舊,今日何須十萬兵。”明代,戚繼光為薊遼總兵時,重修黃崖關長城,增建鳳凰樓、八卦街和許多樓台。明永樂年建黃崖口關,成化二年建太平寨,後經隆慶、萬曆年大修,建成設施完備的防禦工程體系。清康熙《薊州志》記載:“黃崖關邊牆九十三里,東起攔馬峪,西至松棚頂,樓台四十五座,墩台八座,邊儲屯糧地三頃四十九畝七分。”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多次修復黃崖關長城並重點開放黃崖關和太平寨兩個景點。
我們早上九點鐘從天津出發,路上嚴重堵車,但假日裏心情的放鬆,讓我們有足夠的耐心慢車前行。趕到黃崖關長城腳下時,已是下午三點多鐘,此時,人多車多,熱鬧非凡,但匆匆的是西下的夕陽,而不是登古長城的人們。我遠望崇山峻嶺中的長城,眼中浮現戰爭的熊熊烈火;登上高矗的關隘口,放眼四周,卻是一派祥和的景象。我們遊覽太平寨,在小甕城前廣場上瞻仰明末戍邊修城名將、薊州總兵戚繼光的花崗岩塑像,又進入八卦城裏觀賞墨跡碑林。此時此景,詩興大發,有感而吟:
黃崖險隘接天鄰,適意登臨景象新。
麗日青雲皆耀眼,崇山峻嶺總迷人。
太平寨口將軍在,八卦城中墨跡真。
一派祥和歌盛世,古關晚照沐陽春。
二、夜宿薊州城
從黃崖關長城趕到薊州城時,已是傍晚7點多鐘。有點累,但車子進入薊州城時我卻心曠神怡,興奮不已。我想到夜宿薊州城,撫古思今,一定令人胸舒意展。
薊州城不大,夜間的城區風貌不是很繁華,與天津市區相比,有燈火零落之感。但是,它畢竟歷史悠久,春秋戰國之時就立國建邑,因此透過夜幕還感覺到濃郁的古香古色。車子路過的街道,藉着路燈還見到一些古建築,有白塔、鼓樓、寺廟、古城台、古橋等等。
薊州的朋友準備了特色酒菜,為我們接風洗塵。酒後,入住賓館,更累了,但也睡不着。我靠窗遠眺,想起唐代沈佺期的詩《夜宿七盤嶺》:“獨遊千里外,高卧七盤西。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這是詩人抒發惆悵不寐的愁緒,表達自己被流放他鄉的哀苦心情。我當然沒有沈佺期的惆悵心境,但也反覆吟詠:“曉月臨窗近,天河入户低”“浮客空留聽,褒城聞曙雞”。
可是,此地不是七盤嶺,此時也沒有“曉月臨窗近”的情景,我也沒有“浮客空留聽”的感覺。我在聽着風兒訴説,我知道風兒吹來的是遠古的楚韻聲,在訴説一個個遠古的傳奇故事。我念念有詞,口占五絕一首:
夜宿薊州城,風吹楚韻聲。
誰人同入夢,共論古今情。
三、謁獨樂寺
昨晚酒桌上,朋友建議我去看一看千年名剎獨樂寺,説是獨樂寺的建築風格令人震撼。這點我也久有所聞,因此,第二天早起,吃了薊州的特色早餐——羊肉湯,就趕到獨樂寺。
獨樂寺裏最古老的建築是山門和觀音閣,均為遼代所建,現存建築的木質結構部分為當時所建的原物。 山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廡殿頂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中間是穿堂,正脊兩端的鴟吻造型生動古樸。山門樑柱粗壯,斗拱雄碩,“升起”和“側腳”很明顯,進入山門,就讓人有巍峨雄壯,莊嚴瑰麗的感覺。觀音閣的建築風格更加獨特,真的是令人震撼。據有關資料介紹,觀音閣用二十八根立柱,裏外兩圈升起,用梁桁斗拱聯結成一個整體。斗拱繁簡各異,共計24種,152朵,使建築既莊嚴凝重,又挺拔軒昂。三層樓閣,中間做成暗層,省去一層瓦檐,避免了擁簇之感,暗層處裏外修迴轉平台,供人禮佛和憑欄遠眺。
我想起了明代詩人唐之淳的五言律詩《登獨樂寺觀音閣得聞字》:“層級帶城雲,仙凡此地分。野花為佛供,庭柏當爐燻。雨壞檐前鐸,蝸添石上文。憑虛應領妙,亦足破聲聞。”我憑藉清晨彩霞的映射,尋找古建築的藝術光芒,也想象“憑虛應領妙,亦足破聲聞”的感覺。但是,我的心底始終處於渺茫之中,因為沒有專業的素養體會梁思成所稱讚獨樂寺那種“上承唐代遺風,下啓宋式營造”的建築風格。
但是,我從獨樂寺建築格局和風貌,感受到獨樂寺滿載的歷史滄桑和詮釋的歷史音符,體會到時光的荏苒和歲月的變遷。當年安祿山“起兵反唐”時,在此誓師,提出“思獨樂而不與民同樂”,這是“獨樂寺”寺名的由來。就這一個荒唐的“號令”,註定安祿山的失敗。江山是人民的,歷史也是人民的,獨樂不同民樂,能擁有美好的江山和輝煌的歷史嗎?《孟子.梁惠王下》説:“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當然是“不若與人”樂。范仲淹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才是為政者應有的憂國憂民情懷。
獨樂寺已有一千來年的歷史了,目前還保持初建時的基本風貌。它不是安祿山的“獨樂寺”,而是人民大眾的“共樂寺”,必然會永久昌盛。感懷之時,吟詩七絕一首:
凝重莊嚴雖渺茫,千年屹立且濃妝。
悠然共樂不獨樂,國泰民安必大昌。
四、登盤山
盤山始記於漢,興於唐,極盛於清。相傳東漢末年,無終名士田疇不受獻帝封賞而隱居於此,因此人稱此山為田盤山,簡稱盤山。
現在的盤山,已成為自然山水與名勝古蹟並著、佛教文化與皇家文化相融的旅遊休閒勝地。最吸引人的是薊州打出了一張旅遊名片,説乾隆皇帝先後巡幸盤山32次,留下了很多詩作和墨寶,發出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嘆。
假日的盤山景區,人山人海,非常擁擠。步行登山,因路陡會很艱難,耗時也會多,我們只好乘坐觀光索道車上山遊覽。盤山風景獨好,索道遊覽車緩慢地穿過崇山峻嶺,近可觀賞怪石奇松的雅緻,遠可以眺望山嶺靈秀壯美的恢宏,處處是天成的畫卷。登上山頂,甚覺悠然,心情坦蕩,腦袋靈光,眼界開闊。但是,清代詩人弘曆詩中“寺樓坐空翠,天籟披瀟灑”的意境,我感受不到;古詩“山色葱蘢入勝境,空谷低迴溪流聲”所描寫的佛教淨地的空靈,我也很難體會。
顯然,我沒有禪心、禪意,不能入禪。但是我有詩意,下山之時,我口占七絕,並反覆地吟詠:
山間怪石伴奇松,日照葱蘢映水淙。
入境不遊空谷處,擔心失慎毀仙蹤。
2021年5月於海南儋州
作者簡介
李秀賢,字開璜,男,海南省儋州市人。現為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海南省作家協會會員、“知者理事”撰稿人。一直從事學校的管理工作,閒時勤於讀寫。出版的著作:《口占成詩》(湖南人民出版社)、《隨心説事》(香港新聞出版社)等。
作者 李秀賢 責編 常小靠 審核 古廣祥